-1-
《目送》是作家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再推出思考“生死大问”的作品。整本书,是对时间的无言,生命的目送。
龙应台父亲的逝去,给她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面对至亲的离去,她一改犀利的文风,以温情的话语述说着亲情的血浓于水、生命中的悲欢离合,以及亲情离去的无奈与锥心之痛。
她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与失智、儿子的离去、兄弟的携手同行,以及一个人的生活,赏树观花、拍照、走路等。她用不平淡的语气述尽平淡生活的悲与喜、伤与乐。
亲情,是最能引起共鸣的,因为这是我们一生中最无法舍弃的一部分。但对于亲情的理解,因个体差异、家庭因素、年龄段等不同而产生分歧。
书中的情感,我未能悉数理解,以至于整本书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大的震撼,更像是听邻居阿姨把她的故事徐徐道来。我时而安静倾听,时而低头沉默。
-2-
在台湾、香港、海外流传最广的是第一部的《目送》。
华安上小学的第一天,龙应台送他到维多利亚小学,他背着书包前进的同时,总是不断地回头,与母亲的视线隔空交会。后来,十六岁的他到美国做交换生,在机场送别时,他走得那么决然,连消失前的回头一瞥都不曾有。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突然想起,初到大学的那一天,母亲也是这样在车站的另一端看着我,直到我上车启程的那刻。我亦不曾回头望她,一是觉得这样难免显得矫情,二是心中确实没有不舍。
聚少离多也就习惯了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日子,更何况我更喜欢外面的自在生活。可父母呢?他们可会因为我们少有的陪伴而感到落寞?
我们长大的同时,他们正老去。我们终有一天会组建自己的家庭,为人父母,而那时我们不再需要他们的庇护。他们会逐渐退化成老小孩,生活不能自理。
有多少人能像作者一样,每天与母亲通一次电话,一遍遍解释自己就是她的雨(女)儿,去看望她时陪她睡陪她聊,带年迈的她去泡温泉、拍照。我们常常提醒自己对待父母要有耐心,却又常常忘记。对于回家的时间,我们常因为有事耽搁,离开时却那么准时。
龙应台将她与亲人相处的细节记录于此,缅怀过去的同时,更多的是告诉人们亲人的重要和亲情的珍贵。
何须日后报答,珍惜与他们相处的时间,给他们多一点耐心,就是最好的报答。
-3-
另一篇散文《山路》中,在老友蔡琴的演唱会上潸然流泪,心疼好友的同时,由此想到一辈子被称为“才子”的沈君山,一个人在加护病房里。
才子当然心里冰雪般的透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这又何尝不是她的心声?面对儿子的离与父亲的逝,母亲的日益衰老,身边无一个可谈之人。十二月三十一日,朋友相聚在她的山居,饮酒谈天,却要在新年旧年交替的那一刻到来之前赶回家,与家里的那个人相守。徒留她一人在山上。
家是什么?作为被人呵护的子女,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有了儿女后,孩子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可现在她的家呢?父母老去,人,一个个走掉,与伴侣的家也散了,孩子远在国外。
正如她所说,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在大学,独处是必修课。伤心失意时,也曾希望能有人倾听我的心事,但转过头时却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似乎大家都在忙。累了,不如去操场跑两圈,自我调解。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努力学习,将来出人头地。却没人教我们,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达不到所谓的成功标准时,我们该如何排解。
这些我们都没学过。只能一步步摸索,开始修行。但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4-
书中第三部分的十五篇散文,开头无一例外都是龙应台与父亲的日常对话。
“爸爸是我。今天好不好?”
“我说,你今天好—不—好?”
“妈,他说什么?为什么我听不懂他说什么?他怎么了?”
诸如此类,寥寥几句却道出了浓浓的父女情,对父亲日渐老去的无奈。
父亲不说话了,她便叫儿子去开导他说话;父亲不会走路了,她就把父亲当成牙牙学语的孩子,教他一步一步走路。
她以行动证明她的孝,目送着父亲生命的流逝。纵然心中痛苦不已,却也无可奈何。
整本书以龙应台父亲的离世而终结,可生活不会就此结束。她的母亲,也正逐渐老去。
面对时间的无言,我们无能为力。
距离开学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我只想好好陪伴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