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初是什么样子的?人类是怎么来的?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发生过什么事?每个孩子在学会思考后都会问家长这些问题吧。对于中国孩子来说,我们可能熟悉了自己国家的神话故事。那么别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是怎么解释这些问题的呢?
《世界的第一束光》选取了全世界24种不同地域、民族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关于世界起源的神话传说,将其中有关联的部分巧妙地编织在一起,重新组合成一个跌宕起伏又精彩绝伦的创世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作者用高度简洁、概括的语言,给我们呈现出一个神秘、丰富的史前世界。言简意赅的表象下,是千姿百态的多元文化。亲子阅读过程中,我们既要把书读薄,又要把书读透,这就需要家长多费一点心思了。
化繁为简串故事。我们刚才说过了,这本书选取了24个民族关于世界起源、人类诞生、发展的神话,每个神话的风格和讲述内容是不一样的。作者在组织这些故事的时候特意提到了哪些内容选自哪些国家,这些内容看似零散,实则有内在的联系。我们在看第一遍内容的时候,不妨先和孩子一起把故事的脉络理清楚。家长可以自己说一遍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也可以让孩子说一遍,看孩子是否能把这个故事讲述出来——世界伊始,天地不分,到处都是黑暗,哪里都是水。先是出现了创世界的神(每个国家的神和法力都不同),这个神又给世界带来了光,接着又创造了日月星辰,天地万物,最后创造了人,还教会了人生存的技能。人类犯了错,惹怒了神,神要惩罚人,决定发起大洪水。在洪水来临之前,神选出一对善良的夫妇,教给他们躲避洪水的方法,救了人类。洪水退去,这对夫妇重新回到大地上,开始耕种。于是,新的生命轮回开始了。
这个故事看似熟悉,其实是一个陌生的故事。孩子在讲述过程中可能会讲不清楚,这也没什么。不要随便打断孩子,中断讲述。可以在孩子结束讲述后,和孩子一起翻开书,查找说得不准确的地方,这样去粗取精,去枝留干,化繁为简,可以让孩子对整本书有个整体的印象。
化简为繁丰内容。书中的新故事是在旧故事的基础上重新演绎而来。每一句话都和一个神话故事有关。在了解整个故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书中句子的提示,找出24个甚至更多的神话故事,并找出这些故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背景。
比如,书中的第一页只有一句话:“起初,只有黑暗。”这句话来源于中国。我们据此可以给孩子讲述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相对于中国,挪威的创世神话是怎样的呢?书中也只有一句话:“起初,有冰与火。”这句话背后的故事是这样的:地球出现之前曾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火焰炽热的大陆;一个是冰冻的大陆。当冷冻的冰与炽热之火接触之后,巨人始祖和巨型圣牛奥尔胡玛拉解冻复活过来,圣牛奥尔胡玛拉用牛乳哺育天神鲍尔和他的妻子。
可以看到,关于世界之初,挪威和中国的神话并不相同,分别给予了不同的解释。但随着故事的发展,创世的神开始创造万物。在中国,是盘古大神创造了万物:“他的眼泪变成了江河,骨头变成了岩石,头发变成了草木。”在挪威则是天神鲍尔和他的妻子生育了布里,布里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后来进行叛变并杀死了巨人始祖。始祖死后,他尸体上的肉形成了土地;骨骼形成了山脉;头发形成了树木;血液形成了江河湖泊,巨人始祖被挖空的头骨形成了布满星星的天空。
你看,虽然相隔很远,但中国和挪威关于世界万物的行程都是由于巨人的牺牲,由身体的各部分演化而来。
当然了,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比如,关于人类的诞生,中国是女娲用泥捏出了人类;而在新几内亚岛,人则是藏在棕榈树中,被造物神盖因发现并放了出来。人一出来,就说着不同的语言。
这样一句话一句话地查下去,我们会发现很多好玩的故事。一本薄薄的书也变得厚重、丰富起来。关于这些故事,随书附赠的《创世神话小集锦》也可以帮忙。
读文赏画思启示。读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化繁为简,理出了故事的脉络;又在各个国家的神话中充分领略到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和各自的特点,让读者在三十页的图文中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开阔了眼界,对世界各国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和故事的特点相融合的是这本书特色鲜明的插画。绘者采用明亮的、金黄色的大色块,构造出富有民族风格的形象和场景,旋转的星星和神秘的图案点缀在画面中,很多图腾式的装饰性的图案更增添了异域风情和神秘感。比如,在加蓬这个国家页中,折尺一样的闪电图案中,作者加入了富有非洲雕塑特色的头像;而在莫桑比克国家页中,绘者则用剪纸的形式描绘出人类对动物的杀戮。在墨西哥国家页中,人物的头饰也是非常有标志性的。看这些图画,找出画中的细节秘密也是一件有成就的乐事。
一本书,看着简单,用心查阅之下,却可以无限扩展,丰富多彩;而看似繁杂无章的内容在仔细梳理之下,却有清晰的线索可寻。繁简互相转化,让我们对一本书有了更全面、立体的了解,也让孩子在无形中学到了看书的方法,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