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你是否经常觉得自己的才华得不到老板的赏识?那你对下面这段抱怨应该很感同身受。
一位身在硅谷的中国工程师抱怨:
“我干一天就能完成的活儿,美国人做完要3天,印度人做完要6天——他们今天去和老板汇报一下计划,明天去向老板抱怨一下难度,后天向老板炫耀一下成果……然后,老板就会觉得,哇你的事情好重要好曲折难度好高哦,于是最后,他们就成了老板最赏识的人!”
看完后我就笑了,这不就是“嘴笨”星人的真实写照嘛。仔细想想又觉得挺悲哀的,沟通能力这么重要的技能却从来没出现在我们的教育系统中,踏入社会后这个能力也是靠个人自行体悟。
沟通能力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像老美老印那样懂得在老板面前邀功表现的人,沟通能力就很好?这里有个误区,表达能力只是沟通过程的其中一环。举个大家都知道的经典案例,孙悟空在三打白骨精的时候,无论怎么解释自己打死的是妖怪而非凡人,唐僧都不信他,最终对孙悟空念了紧箍咒,把他赶回了花果山。所以“倾听”才是沟通的关键,很多时候,决定沟通能否成功的是“听者”而非“说者”。
解决了认知偏差后,接下来我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这本书——《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真正的有效沟通应该同时照顾到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看完后如果你按照书上的方法实践,会让你在收发信息时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沟通圣经》最大的亮点在于,强调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这是平常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地方。作者尼基·斯坦顿提出“行胜于言,重点不是对方说了什么,而是他怎么说。”所以当“非语言沟通”与“语言沟通”产生矛盾时,我们通常会相信“非语言沟通”所表达的意义。
为什么说这本书适合职场小白看呢?因为这本书本身就是沟通学的教科书,畅销英国30年。
作者尼基·斯坦顿是一位杰出的咨询顾问,涉及的领域包括管理、沟通、商业英语、领导和团队发展,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他一直从事有关沟通能力培训的工作,并于校园里教授沟通课程,所以书中还贴心的设置了自我检查、练习和作业几个版块,用来帮助大家观察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熟练程度。
有效沟通的第一条定律就是“三思而后行”。作者提出考虑五方面的问题(原因、对象、时间地点、内容、方式)进行“三思”。
为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你还需要懂得一些沟通技巧。
《沟通圣经》的重点内容就是讲解沟通技巧和如何在工作中应用这些技巧。
沟通技巧
详细讲述了语言类(说、听、读)及非语言类(沉默、时间、肢体)的沟通技巧。另外作者尼基·斯坦顿把视觉沟通作为语言类沟通的辅助技巧,介绍了一些视觉沟通的辅助工具及如何制作各类图表。
沟通应用
描述了如何在具体场景中运用上述沟通技巧。场景主要分为口头沟通(打电话、面谈、开会、演讲)。书面沟通(撰写求职信、商务信件、报告及备忘录、传真、邮件等其他文书)。作者还详细比较了这两类沟通情境的优缺点。
作为刚进入职场的新人,最怕的恐怕就是“文山会海”。如何能在海量的信息中抓住重点?书中提到的两点内容对此十分有帮助。
1. SQ3R阅读法提高阅读效率
《沟通圣经》将阅读目的分成三类:
消遣、 收集信息、批判性阅读
我之前的阅读主要以消遣为目的,学生时代的知识摄取,主要靠老师讲解以及考前在教科书上划重点。这种“投喂”式的知识获取方式,极其不利于建立自主学习的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终生学习能力变得越来越迫切及必要。如果不能从书本上汲取知识信息,那知识的获得渠道将会变得非常狭隘!
记得在刚入职场的时候,我经常面对着海量阅读资料无从下手,一会儿是员工手册,一会儿又是培训资料,邮箱里还有上百封的未读邮件,同事还会不时扔点文件过来要求及时处理。每一份文件看上去都是很紧急的样子,常常搞得我错过饭点。究其原因就是没有阅读效率。
对此《沟通圣经》中给出的建议是:首先要把全部书面文件浏览一边,目的是把信息分类
必要的 需要仔细阅读
有用的 读完必要的内容后,其余有时间再阅读
不重要的 那就丢去做纸类回收
如果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并在阅读后依然记得需要记住的部分。你需要用到SQ3R阅读法。方法如下:
先纵览(Survey):浏览书的目录部分找到特定的章节,或者用略读的方法略读整份文件。
思考问题(Question):这份内容的主题到底是什么?作者用了哪些论据支持他的论点?
阅读(Read):带着问题阅读。略读与精读相结合,找出每一段的主旨,并寻找支持论点的细节。
回忆(Recall):用回忆的方式做笔记,如果想不起来刚刚读过什么,那只能说明阅读还不够有效率。回头再试一次。
检查(Review):检查有无遗漏什么重要内容。
我在刚开始练习此方法的时候会觉得有些别扭,可能过于在意技巧运用,不记得读了些什么。但练习多次以后你就会养成下意识的习惯,不会再去刻意回想那些步骤,结果还是非常值得的。
2. 新晋成员如何有效参与会议
每家公司都会有例行会议。作为新来的员工,开会时总是有所顾忌的,不了解同事的背景,不清楚领导的风格,开会时难免畏首畏尾。
职场小白的内心戏:
发言就怕说多错多,不发言又觉得错过了表现的机会,想给领导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又怕留下的是深刻的负面印象。简直头发都要愁白了。到底要怎么做呢?
《沟通圣经》这本书里是这么建议的:身为会议成员的首要责任之一,就是对开会有健康积极的态度,开放心胸,体谅他人。
要知道一个人的态度也是会通过肢体语言反映出来的,如果你的领导足够留心注意,那么你表现出的那种“不感兴趣”或者“不在乎”的态度是逃不过他的眼睛的。
想要在开会过程中给别人留下“工作积极分子”的形象,你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①准备
大多数会议都不是临时产生的,在开会前必须考虑“三思”的五个问题
原因:会议的目的是传播信息还是制定决策?
对象:了解团队的运作方式
时间和地点:不要迟到,不要走错会场
内容:阅读相关的资料、领导者所面对的问题
方式:当面开会?视频会议还是电话会议?
②做一个专心、积极的倾听者
作为一名新人,开会时认真倾听,对你非常有好处。
你可以从他人的知识和看法中受益
了解同事的背景和经历
了解与你工作直接相关的决策
从他人的角度检视自己的看法、信念和态度。
这里特别需要注意倾听的技巧。
听的时候要心胸开阔,不要预设答案和轻易评价。时刻保持警惕,区分证据和理由,注意辨认信息结构。别人说话时候要带着中立的态度衡量证据的价值及逻辑是否通顺。记下最后的决议及后续要采取的行动
③发言
在开会中什么时候可以发言呢?
发言的时机最好是挑大家对你的想法会感兴趣时。内容要中肯,不要以偏概全,切记不要为了说话而说话。表情要自然放松,如果太紧张可以在发言前做几次深呼吸。说话时要有眼神接触,移动目光,轮流看着每一个人。
每次发言说个一到两分钟,宁愿多发言几次,也不要一次就把想说的话全说完,变成那种喋喋不休的人。
在说话特质方面要做到:灵活、悦耳、清晰、富有感情。这个怎么理解呢?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描述女主角黛西的声音时说到 “那声音总是吸引人听得全神贯注,好像她每句话都是只演奏一次的音符”,这就是良好的声音品质给的感觉。
开会中发言与倾听同样重要,如果光听不说,别人怎么会知道你脑中的宝贵意见呢?所以该开口时就开口,千万别不好意思。
从上述“阅读”与“开会”中的沟通技巧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将沟通过程中“表达”与“接收”时需要注意的细节,考虑的很全面。如果你能针对自己在沟通中的短板,把《沟通圣经》中讲述的相关沟通技巧都做到最优,你就会发现自己整个沟通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中说到:“在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假如我们将自己孤立,我们必将自取灭亡。”
与他人取得联系应该是我们人类生存的本能。从感情上来讲,人与人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你的想法能得到共振与反馈,必将觉得倍感欣慰,反之如果无法与外界建立有效联系,人的内心会产生很大的失落与恐慌。
《沟通圣经》这本书教给了我们与他人产生有效联系的方法。但就和世上其他的技能学习一样,沟通技能也需要不断从实践过程中获得提高,愿我与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