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时期,在燕南赵北之间,即在今河北省中南部,有一个由狄族建立的“侯国”,在七国争雄的夹缝中,还存在着一个中山国。
中山国从公元前506年立国到前296年被赵国彻底灭掉,共存世210年,演绎了几度灭国、几度复国的历史活剧,一度发展为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其国土疆域扩大到“方五百里”,创造了辉耀战国历史的华彩篇章。
然而,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国老八”,世人却知之甚少,以致长期以来被学术界称为“神秘王国”。考古人员又进行了大规模的田野调查,发现此处都是夯土层,断面有夯土层,地面有陶片,还发现陶窑的遗址。除了在古墓附近发现的大片夯土建筑区遗址,还发现了铸造钱币和烧制陶器的手工业作坊遗址。这些遗迹的出现十分符合一个城市区域划分的格局。
1974年,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在平山县上三汲村一带,勘察了中山灵寿故城遗址,之后发掘了中山王墓,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为研究中山国历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实物资料。中山灵寿故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3月,被评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现藏于河北博物馆的“刻铭铁足铜鼎”、“夔龙纹铜方壶”、“铜圆壶”等,三件重器分别刻有469字、450字和204字铭文,为研究中山世系和中山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刻铭铁足铜鼎”又称王鼎,。中山国的玉器雕件,以其新颖的纹饰和技法,毫不雷同的艺术造型和图案纹样,鲜明地反映出中山国玉器的独特风格,反映出中山国玉工鬼斧神工的琢玉技巧。
它的国都还曾一度作过另一个由少数民族白狄人建立的中山国的国都。这个中山国管辖面积比汉朝中山国大得多,传国时间更长,历史上影响更大。是个曾经在战国时期大放异彩,创造了灿烂文明,扮演过重要脚色的国家。
然而,如此重要的一个国家,不仅我们对它少有了解,就是漫长的中国历史也好像有意在遗忘它。比如,汗牛充栋的中国史书表现得极其吝啬,所给与它的仅仅是片言只语的待遇,偶尔提到,还常常带有嘲笑和不屑色彩。各种编年书籍,比它小的国家都名列其上,就是没有它的位置。这是导致这个曾经长期存在于保定土地上的国家,至今在人们印象中若隐若现,扑朔迷离,就连保定人自己都感到神秘和陌生的主要原因。
中山国人只要国家稍有安定,就想关着门过享乐日子。安定时间稍长,高层也就没了血与火的智慧,对国内国际形势产生误判,大敌当前全然放松警惕。尤其是忘了过去为了生存,他们在向南部进发时多次与周边国家发生的交恶,会使对方怀恨在心。事实上他们确实与中原各国曾结下深仇大恨,早是周边国家的心头之患,促使中原民族更加对他们这一来自北边的少数民族的敌视和不能容忍。
比如,南边非常强盛的赵国,因早年中山国曾武力侵占过它的地盘,一直怀恨在心。赵武灵王便偷偷在国内实行“胡服骑射”改革,大力整军备战,决心以强凌弱,消灭中山国。到公元307年时机成熟,赵国就向中山发起了全面进攻。前后历时八年,战争打得极其惨烈。中山国人虽然做了拚死抵抗,“衣铁甲操铁杖以战,而所击无所不碎,所冲无不陷,以车投车,以人投人”。但终因长期拼消耗拼不过赵国,力量不支,遂于公元前299年被赵国占领。
从血雨腥风的公元前296年那一刻起,世世代代生活在河北这块土地上的几十万白狄人,从此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祖国,也告别了自己民族那峥嵘的岁月,结束了几百年辉煌的历史。后来渐渐连自己的民族称谓都失去了,他们散落在保定石家庄一带,与其他民族一起,开始了无声无息的生息繁衍,世代不已。他们有的可能就是今天部分保定人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