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海德格尔、狄尔泰与历史主义的危机》
作者:查尔斯·巴姆巴赫 / 豆瓣评分:7.8 / 评价人数:11人
本书是倪梁康、卓立主编的“历史现象学研究丛书”中的第一本,由查尔斯·巴姆巴赫著,书中对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的所谓“历史主义的危机”进行了解释。他将历史主义的危机简要概括为:许多德意志知识分子在1900年代对历史研究中之方法和对象的过多关注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他尤其强调两种影响:一是相对主义对绝对价值的解构,二是专注于过去而对当下的解构。全书分以下几章:科学主义与历史主义夹缝中的德国哲学;文德尔班的科学分类学;海因里希·李凯尔特的历史科学知识论;威廉·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时间的断裂”:青年海德格尔对历史主义的解构。
02
—
《关灯就睡觉》
作者:[英]格雷格·D.贾克布 / 豆瓣评分:8.7 / 评价人数:145人
格雷格博士首创的六星期失眠疗法能够不用药物就能帮助失眠者重拾睡眠,被证明比安眠药更有效。在本书中,格雷格利用不同案例和互动练习,清楚、具体地告诉你为了战胜失眠,你需要做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去做。本书的出版使世界各地饱受失眠折磨的患者受益,首次引入中国。
为什么该疗法与众不同
我的失眠疗法之所以成绩斐然,是因为它是基于一项简单却强大的概念:治标先治本。在大多数情况下,失眠的原因通常是一些后天养成且可以后天去除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包括:
●关于睡眠的态度和想法;
●对于失眠的消极想法和紧张感;
●对失眠的失控感;
●锻炼不足或接触阳光过少;
●上床过早或睡得太晚;
●努力控制睡眠而不是顺其自然;
●对压力的消极应对;
●躺在床上睡不着时,感到挫败和紧张;
03
—
《睡吧,芙洛,睡吧》
作者:[加]张翎 / 豆瓣评分:8.6 / 评价人数:12人
真正的勇者,纵使深陷泥沼,亦可于尘世高歌,在绝望中开出一朵芳香馥郁的花。
-
19世纪60年代,中国江汉平原十七岁的少女刘小河,被父亲用两袋土豆的价格卖给了人贩子。
人贩子把小河转卖给了加拿大巴克维尔镇里的一个中国男子为妻。
巴克维尔镇两端分别住着白人和中国人。两个族裔由于互不了解而产生隔阂,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而这个改名为芙洛的中国女人,使镇上的风气发生了变化,两个族裔开始了小心翼翼的沟通。
勤劳的女人芙洛,每天是镇上起得最早的女人。
她死的时候,全镇的人给她立了一座墓碑“睡吧,芙洛,睡吧”——因为她终于可以安稳地歇息了。
-
【编辑推荐】
● 作者著述颇丰,有口皆碑。
张翎系海外华文作家领军人物,其作品先后斩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奖、红楼梦奖(又名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专家推荐奖等重要文学奖项,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发行,在国际赢得广泛赞誉。
● 长篇作品集,专有授权。
张翎进行文学创作以来所著全部长篇作品(全九册)——《阵痛》《望月》《金山》《劳燕》《余震》《邮购新娘》《流年物语》《交错的彼岸》《睡吧,芙洛,睡吧》结集出版,重新修订,重磅上市。
● 真情版序言。
张翎作新序全面回顾二十余年文学创作历程。读者从中得以管窥其不为人知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
04
—
《凶马:谋后之谋》
作者:磨剑少爷 / 豆瓣评分:7.2 / 评价人数:66人
《未证之证》《谋后之谋》《明案之暗》
大神级作家磨剑少爷社会写实派悬疑小说代表作震撼出版!
一匹马制造的连环血案,折射出社会许多无奈的现实!
马如何杀人?马为何杀人?天才刑警李八斗为何在这一系列案件中屡屡失手?
操控政商两界、贯穿黑白两道的集团,竟然崩溃于一匹马!
本书引发我们的不仅仅是好奇,更是反思!
愤怒的香蕉(代表作《赘婿》)、妖夜(代表作《焚天之怒》)、蔡必贵(代表作《烧烤怪谈》)、流浪的军刀(代表作《终身制职业》)撰写荐语,微博微信推书!
【卖点推荐】
1、一部令人震撼的社会写实派悬疑小说。不仅仅有烧脑式的悬疑侦破,更有对社会现象、社会关系、人性心理的深入挖掘。揭示了当前房地产、煤炭、黄金、高利贷、夜总会等具有时代标签的暴利行业乱象,讲述了畸形的经济开发,导致了一个家庭的变故,改变了一对母子命运的故事。而以这对母子作为群体的典型,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从农村到城镇的社会变化,提出了对社会问题以及生态问题的深度关切与思考。很接地气,很有现实意义。
2、一桩不可思议的“马杀人”诡案,让零失手的天才刑警长时间游离在真相之外,所发现的“线索”,竟是凶手故意为之的步步为营,让读者惊叹凶手之强,更期待后续较量。当眼看着真相要浮出水面时,案件却又一再反转,看似真相,却又并非真相,让读者犹如坐过山车,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3、残酷中不乏温情,人性的黑暗和光辉交织闪现。用什么来守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性的基本善良?值得大家思考。
05
—
《争夺记忆》
作者:吴琦 / 豆瓣评分:7.5 / 评价人数:798人
一场2020年的记忆争夺战,一部记录当下的现实书。
一系列社会与环境危机不断累积、爆发,让2020年的特殊性被一再凸显。从岁初到年末,《单读》向海内外的作者、合作伙伴以及读者发起广泛征文,收集世界各地关于这一年的记录。最终,来自18个国家、34位创作者的24组纪实作品被汇集于此。《单读25·争夺记忆》在结构上打破了过去按照文体分类的方式,以“世界—自我—附近”三组关键词作线索,让诗歌成为另一条起承转合的线索;封面再做创新,以拼贴和重叠作为对纷乱记忆的表意;正书加别册的出版尝试,将是未来《单读》的新方向。
在闪烁其词和置若罔闻大行其道的如今,持续的记录与反思,是我们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