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复习:
1. 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1949年至1966年的文学。
2.《创业史》的最大成就,不是塑造了梁生宝这个崭新的青年农民英雄形象,而是最突出地表现在落后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塑造上。
3.“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浩然的《艳阳天》等。
4、十七年期间曾产生了许多文学经典,如著名的“三红一创”,它们分别指 《红日》、《红旗谱》、《红岩》、《创业史》。
5、新时期,高晓声的以《陈奂生出国》、《 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 “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作品,继承了鲁迅的遗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6.《红旗谱》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的故事为线索。
7.陈忠实的《白鹿原》和王安忆的《长恨歌》,一部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一部是都市文学的名篇。
8.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沙家浜》。
9、80年代初,王蒙的《春之声》、《夜的眼》、《蝴蝶》等作品以意识流手法为特征,突出表现人的意识活动,发展了中国小说的创作,形成了一种文学时尚。
10.80年代初期的实验戏剧(或称“试验性话剧”)主要有谢民的《我为什么死了》、马中骏等的《屋外有热流》、高行健、刘会远的《绝对信号》、高行健的《车站》、马中骏等的《路》、刘树纲的《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和《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等。
11.郭小川的组诗《致青年公民》、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为当代政治抒情诗开了一代诗风。
12.闻捷的《天山牧歌》、公刘的《在北方》、梁上泉的《云南的云》等,描绘了以新的劳动生活为主体的富于浓郁地方民族色彩的时代风景画。
13、 韩少功 的文化寻根小说《爸爸爸》具有整体的象征意味,主要是他采用了 魔幻现实主义 的表现手法。
14.朦胧诗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15.在改革开放后的30余年间,从莫言的《红高粱》、贾平凹的《浮躁》、张炜《古船》和陈忠实的《白鹿原》等乡土文学作品,标志着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16、艾青重返诗坛的第一部诗集是 《归来的歌》
17.新时期初期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主要有何士光的《乡场上》、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叶蔚林的《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等。
18.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贾平凹的《秦腔》、周大新的《湖光山色》、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作品。
19.莫言以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一举成名,而真正奠定他在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的则是《红高粱》。
20.五六十年代,女作家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鹃的《百合花》、杨沫的《青春之歌》、宗璞的《红豆》等。
21.舒婷的成名作是1979年的《致橡树》。
22.王安忆的“三恋”是《荒山之恋》、《小城之恋》和《锦绣谷之恋》。
23.莫言以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一举成名,而真正奠定他在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的则是《红高粱》。
24.宗璞的《我是谁》、戴厚英的《人啊,人》、王蒙的《蝴蝶》、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都是有关存在主题的书写。
25.王安忆的《荒山之恋》讲述了一个大提琴手的婚外恋的悲剧故事。
26.宗璞的《我是谁》、戴厚英的《人啊,人》、王蒙的《蝴蝶》、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都是有关存在主题的书写。
27.汪曾祺在《受戒》和《大淖记事》等就以反戏剧化、非情节化和淡化人物典型性格的叙事技巧,丰富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
28.90年代后,余华创作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小说主题也历经了一个从先锋到世俗的巨大嬗变。
29.“反思文学”的主要作品有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王蒙的《蝴蝶》、古华的《芙蓉镇》等。
30.“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柯云路的《新星》、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等。
31.1981—1984年间,张承志的《黑骏马》、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邓友梅的《烟壶》、冯骥才的《神鞭》、阿城的《棋王》等,这些作品共同汇成了“文化寻根”的浪潮。
32.受“寻根文学”影响的作品主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韩少功的《爸爸爸》等。
33.巴金散文创作最高水平的代表是1978年底开始创作的五卷本《随想录》。
34.最能代表贾平凹散文成就的是《无味巷》、《黄土高原》、《入川小记》等地域风情散文,尤其是与小说同名的《秦腔》。
35.余秋雨出版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_》、《霜冷长河》、《千年一叹》、《文明的碎片》等散文集。
36.60年代后,金庸小说进入台湾时,因当局的限制,只好以“司马翎”的名义出版。
37.在改革开放后的30余年间,从莫言的《红高粱》、贾平凹的《浮躁》、张炜《古船》和陈忠实的《白鹿原》等乡土文学作品,标志着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38、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为代表。
39.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诗坛上的现代主义文学社团主要有现代诗社、蓝星诗社、创世纪诗社等。
40.余光中《乡愁》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但它在表层结构上存在着模仿南宋词人蒋捷《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一词的痕迹。
41.莫言的成名作是(《透明的红萝卜》)。
42.残雪先锋创作的起点是(《山上的小屋》)。
43.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1987年发表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45.在“文化寻根”的浪潮中,阿城的名篇是(《棋王》)。
46.潦倒的钱夫人去台北参加窦夫人的盛宴华筵。宴终席散,昔日的风云人物只能站在窦夫人的院子中可怜兮兮地等着窦夫人的小轿车折返回来送自己。这个内容出自小说(《游园惊梦》)。
47.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当代文学。
48.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伤痕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反思文学。
49.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当代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力作,在社会中引起轰动,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50.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的年轻人》是“干预生活”类小说中的代表作。女作家茹志娟擅长以细节、侧面描绘反映生活风貌,代表作《百合花》便是围绕借被子表现军民之情。
51.新时期,高晓声的以我们已学过的小说《陈奂生上城》、《陈奂生出国》为代表的“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作品,继承了鲁迅的遗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52.巴金的散文集《随想录》被称为一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于说真话。
53.“伤痕小说”因卢新华的《伤痕》而得名,而最早的“伤痕小说”是刘心武的《班主任》,作品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是宋宝琦和谢惠敏。
54.在新时期初期的“意识流”小说创作中,王蒙的“老六篇”即《蝴蝶》、《布礼》、《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和《风筝飘带》最为典型。
55.中国作协铁凝的短篇小说《哦,香雪》, 描写了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第二大部分复习:
改革文学: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一股文学潮流,以《乔厂长上任记》开先河。从总体上看,改革文学侧重反映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人”的观念、人与人关系包括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形象的塑造。代表作还有《新星》、《花园街五号》、《沉重的翅膀》等。
《随想录》:是一本散文集,作者是巴金。巴金在晚年写下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如果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深刻反思,完成了最真实人格的塑造。
“陈奂生系列”:指的是高晓声在八十年代以来创作的以陈奂生为主人公形象的一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战术》、《陈奂生出国》等,以此反映了农民陈奂生的人生历程。陈奂生的身上带有明显的阿Q气,陈奂生所生活的时代虽然已经改变,但新的时代下的国民性却并非完美,陈奂生们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他们的性格里残留的封建主义君权思想、忠恕观念等陈腐的东西是他们身上所蕴含的悲剧性根源。陈奂生们的悲剧在于:“他们生活在做主人的时代,却不是做主人的材料。”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的第一股文学潮流。它得名于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为伤痕文学的开端之作。这股文学思潮是在文革结束后的拨乱反正的政治背景下出现的。文革结束后,一大批揭露批判文革和四人帮的极左路线与封建法西斯专制主义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它们纷纷揭露“文革”极左路线给民众所带来的心灵创伤。如宗璞的《我是谁?》,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陈国凯的《我该怎么办?》,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郑义的《枫》,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伤痕文学”在思想上开启了人道主义的回归浪潮,在艺术上以强烈的现实精神和批判色彩促进了现实主义的回归,但由于主观控诉色彩过于强烈,导致了作品思想比较平面化和艺术表现方式的单一化。
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是指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出现的对建国三十多年来社会发展中的迂回曲折、明进暗退的远因前缘进行冷静思索、重新审视的创作潮流。它兴起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伤痕文学”方兴未艾之际,主要以“反思小说”著称,当时早期的主要小说代表作品有: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刘真的《黑旗》、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等。之后许多作家都“加入”到这一创作潮流之中,比如张贤亮、王蒙、张洁、铁凝、张一弓、李国文、高晓声等。这些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从“文革”前追溯至50年代或者更远,其触及的主要内容范围也更为广泛。反思文学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上都是对“伤痕文学”的一种深化和发展。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方针的确立和实行,改革文学的兴起,反思文学作为一股创作潮流逐渐减弱,但是反思作为一种思考品质却依旧留存在了作家们的创作之中。
私人化写作:又称“个人化写作”,就其广义而言,指的是那种疏离了统一的思想规范和艺术规范,以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自主创作为特征的一种写作方式。这种写作方式是对长期以来遵从一种统一规范的“集体化写作”或“群体化写作”方式的反动。就其狭义而言,是特指90年代兴起的以表现女性的身体隐私和生活隐私为特征的女性创作,是对这一创作现象的命名。这一命名源于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以及其他女作家类似的作品的讨论。
“三红一创”: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罗广斌和杨益言的《红岩》和柳青的《创业史》,被时人称为“三红一创”,它们是“红色经典”的代表作。前三种是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后一种为农业合作化题材的长篇小说。
朦胧诗:是文革结束之后,大约在1980年前后出现的一股诗歌创作潮流,其前身是文革时候的“地下诗歌”,并且在精神性上直接呼应着小说领域内呼唤人性、人道主义的伤痕文学创作。1979年《诗刊》发表的北岛的《回答》可以看作是朦胧诗兴起的标志。除了北岛之外,朦胧诗的代表作家主要还有:舒婷、顾城、江河、杨炼、梁小斌等。朦胧诗的作者是十年动乱中成长起来的一批青年,无论在诗歌内涵还是在艺术观念和艺术手法上,他们的创作都具有相当的超越性。在精神内涵上,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寻求人的自我价值,追求心灵的自由;在艺术上追求朦胧之美,以简洁的暗示代替过去的直接显现,手法上也吸取了西方现代派的艺术特点。朦胧诗出现之后,其影响迅速扩展,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80年代中期,朦胧诗群体也开始分化组合,朦胧诗作为一个诗歌创作潮流被更新的更具有探索和革新渴望的诗歌创作潮流——后新诗潮——所代替。
白洋淀诗群:“白洋淀诗群”是指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一批由北京赴河北水乡白洋淀插队的知青构成的诗歌创作群体。主要成员有芒克、多多、根子、方含、林莽、宋海泉等。此外,还包括虽未到白洋淀插队,但与这些人交往密切,常赴白洋淀以诗会友、交流思想的文学青年,如北岛、严力、江河、郑义、陈凯歌等。
文化散文:出现于90年代的一种散文,一般来说,“文化散文”(“大散文”、“学者散文”)是指那种在创作中注重作品的文化含量,往往取材于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自然事物和人文景观,或通过一些景物人事探究历史文化精神。“文化散文”多以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和对人类生命本体意义的求索为主要内容,以文化氛围的宏大和思想的恣肆为特征,创作上往往呈现出博大、深邃、沉雄、阳刚的气概。这种散文的作者多为一些学者或具有较深文化修养的学者型作家,因而这类散文往往显得视野开阔、气魄宏大,且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代表作家有余秋雨、汪曾祺、张中行、张承志等。
主要代表散文作家有余秋雨、贾平凹、王英琦、周涛、马丽华、张中行等。
寻根小说:1985年前后形成潮涌的小说潮流,它超越社会政治层面,突入到历史与文化的深处,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文化学的思考。其特点是: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主要代表作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等。
新写实小说:80年代后期崛起的文学思潮,其创作特点主要表现在:创作方法虽仍以写实为主,但特别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强调作品中所呈现的现实生活应有一种毛茸茸的原生态的感觉;主题意蕴更多的是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与无奈;大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提倡作家应“退出小说”、“零度介入”,即有意采用一种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等。代表性作家作品有:刘震云《一地鸡毛》、池莉《烦恼人生》、方方《风景》等。
“归来者”诗群:新时期出现的一个诗人群体,得名于艾青《归来的歌》(诗集)、流沙河《归来》(诗)与梁南《归来的时刻》(诗)。其构成包括三部分诗人:一是50年代反右斗争中被打成右派的诗人,如艾青等;二是1955年胡风事件中遭牵连的“七月”派诗人;三是因与政治有关的艺术观念,在50年代陆续退出诗坛的“九叶”诗人。其创作特点:反思历史;关心社会问题,重视诗的社会干预作用。
先锋小说:8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股小说潮流,其创作上的特点主要有:一是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叛与消解;二是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三是文本特征上的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结构更为散乱,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通常采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洪峰《极地之侧》、格非《迷舟》、余华《现实一种》等。
第三大部分:
1.“归来诗人”(或称“复出诗人”)主要指哪些诗人?他们在创作上呈现出哪些共同特点?
“归来”的诗人主要指由于政治等原因自50年代以来陆续离开诗坛,现在又重新回来的诗人,故又称“复出”的诗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在1955年“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中受到牵连的“七月派”诗人,如鲁藜、绿原、牛汉、曾卓、罗洛等;二是在’1957年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的诗人,其中,既有在50年代以前成名的艾青等,也有50年代崭露头角的公刘、邵燕祥、白桦、流沙河、昌耀等;三是在40年代后期与“左翼”诗歌保持批判性距离、在诗歌观念和艺术方法上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九叶派”诗人,如辛笛、穆旦、唐湜、杜运燮、郑敏、陈敬容等。此外,还有自50年代以来屡受批判,不能公开发表作品的蔡其矫等。
“归来”的诗人大多以个人的坎坷经历来印证历史的“曲折”,在创作上呈现出某些共同特点:普遍具有凝聚着历史沧桑感的“归来”主题,带有“自叙传”性质。艾青把自己复出后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命名为《归来的歌》,流沙河和石天河有同题诗作《归来》,梁南也有《归来的时刻》等,这些诗无疑都带有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倾向。20余年的痛苦历程,使诗人们对底层人民的生活有了更为真切的观察、体验和思考,因而其创作也变得深沉和诚挚,更富于理性色彩。
2.简要描述贾平凹《废都》和《秦腔》的主要成就。
90年代的《废都》,写作视角由农村进入城市。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的西京城里,以作家庄之蝶为首的四大文化名人,本是本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但是,金钱和欲望的诱惑,喧嚣红尘的裹挟,让他们放弃操守,也颠覆了他们的文化追求。作品显示出90年代初期市场化浪潮冲击下的文化崩溃,评论界褒贬不一。2008年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秦腔》,以作家的故乡丹凤县小镇棣花街为原型。通过清风街近20年来的演变和街上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如果说《废都》表达了作家对都市生活的没落感和荒诞感,那么,《秦腔》就是一首在外部力量冲击和内在价值瓦解夹击下的乡村生活的挽歌。《秦腔》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去了,以致村子里死了人抬棺材的壮劳力都出现短缺;农民与土地和家乡的疏离,习渐加剧,城镇化建设吞噬着农村耕地,昔日被视为血脉的乡情,也在利益化的时代被消解;在影视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冲击下,曾经被视为秦人心声的传统艺术“秦腔”也日趋没落;世纪之交的乡村,正在遭遇空前的发展危机和精神危机。小说以疯子引生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在写实中增添了些许怪异色彩,于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情境中呈现出清风街的衰败。
3.什么叫"新写实小说"?以具体作品为例说明新写实小说与现实主义小说的区别。
新写实小说作为一面旗帜树立起来,始于《钟山》杂志1989年第3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但从评论界普遍认同的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的创作来看,其源头可以上溯到1986年,"新潮文学"方兴未艾之时。
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刘恒、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等人。他们作品的基本风格被评论界概括为描写"原生态"、"生活流"、"零度情感"。即冷静地"关注人的生命内部奥秘,关注人的生存本体意义"。这样,它实际上已经"与自然主义文学的生殖意识发生暗合"。这样,它就以鲜明的"欲望叙事"而不同于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以"原生态"、"生活流"的琐细笔触而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的"典型化"原则,以"零度情感"而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重情的叙事风格。而它的重要现实意义就在于:关注底层的生存状态,关注欲望在人生悲剧中的意义--它也因此而成为文学"世俗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并一直影响到后来的"底层写作"。
4.什么叫“伤痕文学”?什么叫“反思文学”?什么叫“改革文学”?各说出两位作家及作品。
1977年底,刘心武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在文学界乃至全社会激起了强烈的反响。与稍后发表的卢新华的小说《伤痕》、王亚平的小说《神圣的使命》等一批作品一起,暴露了《文革》在人们心中记下的伤痕,史称“伤痕文学”。
以深入反思“文革”以及历次政治运动悲剧为题材的一批优秀作品,如《鲁彦周的中篇小说《天云山传奇》、高晓松的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等,这些作品显示了当代作家在深挖历次政治运动的政治、社会、文化、心理根源方面达到的思想与文学高度,具有深邃的历史感,史称“反思文学”。几乎与“反思文学”崛起的同时,描绘改革风云、塑造改革英雄、记录改革艰难的一批作品也异军突起,如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都因发挥了为推动改革的重要作用,史称《改革文学》。
5.我们学习了八、九十年代小说,代表作家作品很多,也各有各的特点,对作家的代表作品要掌握,重要作家的作品要细读:
(1).细读小说家莫言的作品,掌握莫言的创作风格及作品的艺术特点。
提示:创作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1至1984:《春夜雨霏霏》《民间音乐》等。
第二阶段是1985至1986(爆发期):《透明的红萝卜》《金发婴儿》《红高粱家族》(含5个中篇《红高粱》)等。(反传统,想象奇特)
第三阶段是1987以《红蝗》的发表为标志:《檀香刑》 《丰乳肥臀》 《酒国》 等(兼收并蓄,信马由缰)。
(2).细读小说家余华的作品,掌握余华的创作风格及作品的艺术特色。
提示:创作过程
早期余华对现实的另类理解(死亡血腥暴力荒诞的人类本质)
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我没有自己的名字、我胆小如鼠、战栗等
后期余华从先锋向世俗的转变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3)细读小说家韩少功的作品,掌握韩少功的创作风格及作品的艺术特色。
提示:创作的两个阶段
第一个时期。以《月兰》和《西望茅草地》为代表,属于“伤痕文学”和“知青文学”。这些作品常以一种明朗、激愤、带有鲜明时代色彩的情绪来写“文革”在知青和农村中留下的伤痕,政治批判色彩非常强烈,并具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第二个时期,是最重要也最具有个性的时期,他以一种批判性的审美眼光去寻找民族文化之“根”,写了《爸爸爸》《女女女》《马桥词典》等小说,以其对民族文化的深层内蕴的挖掘和富于现代色彩的艺术手法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6.简要说明杨朔、秦牧与刘白羽散文的不同特点。
杨朔是一位有自觉的文体意识和明确的创作主张的散文家,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诗化散文”的概念,表现出一个艺术家的探索勇气。1956年发表的《香山红叶》标志着他散文创作的成熟,而《雪浪花》、《荔枝蜜》、《茶花赋》《泰山极顶》等名篇则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风格。杨朔散文除了以诗为“神”的特点之外,还突出表现出“通讯化”、“小说化”的特点。虽然他的散文存在着把表现“自我”置换成表现“普通劳动者”的历史局限,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当时众多散文媚上媚俗盛行的情况下,他能以精湛的构思、典雅的格调而“一枝独秀”,无疑已是“荒漠中的一片绿洲”。
秦牧与杨朔享有“北杨南秦”之誉,他的散文知识信息丰富,题材广泛,思路开阔,清新隽永。而平中见奇,夹叙夹议,以富有个性的语言直抒胸臆或发挥议论,也是他散文的特色。另外,他也很注重语言的推敲,善于运用精彩的比喻。但是他这个时期的作品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有些内容有粉饰之嫌,因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浪漫主义气质和革命战争生活经历是刘白羽散文审美品格中的两大重要因素。他在《灯火》、《红玛瑙》、《秋窗偶记》、《雪》等散文中善于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界处思考,构思呈现逆境、顺境的转换,并常用一条回忆的线索串起若干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段,构成一幅历史长卷。另外,他还善于用崇高与辉煌构建起散文形象系统,《长江三日》就是对“革命的、战斗的哲学”和“激流勇进精神”的热情赞美。他的散文多引用古人诗句,借诗的意象表达作者追求时代精神的强烈情感,情感也常常是汹涌奔腾、一泻千里式的浓烈,常常表现出骈散结合和抑扬顿挫的特点。
7.什么叫朦胧诗?从美学风格看,朦胧诗又具有哪些特征?
朦胧诗有时也被称为“新诗潮”,这一名词首先出现在1980年一篇名为《令人气闷的“朦胧”》的文章中,之后,这起初带有贬义色彩的“朦胧诗”一词却被作为一个正面概念得到广泛的认同。实际上,“朦胧诗”所指涉的不仅仅是某类诗歌创作,也不仅仅是一个诗人集团,而是一个文学潮流,它的存在意义基本上建立在对于“文化大革命”的质疑和批判之上,因其在艺术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而被成为“朦胧诗”。
朦胧诗成长于“文革”时期,最早可追溯到一群插队在河北安新白洋淀及周围地区的知青诗人组成的“白洋淀诗人群落”的地下创作,诗人有黄翔、食指、芒克、多多、根子等。“文革”结束后,一些和“白洋淀诗人群落”具有相似风格和倾向的诗歌作品开始以零散的形式出现在报刊上。1980年春夏,《福建文学》和《诗刊》等刊物又相继集中发表了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人的诗作,至此,朦胧诗彻底浮出水面,形成了一股创作潮流。
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不再注重于一个场景、一个过程的具体描摹和对一种政治情绪的表现或“升华”,而是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第二,打破过去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方式,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流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散点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在结构上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即外在的形式完全决定于内在情绪的节奏、特征与状态。( 第三,采用近似于早期象征主义的艺术方法,多用象征、暗示、通感等,用意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确性,闪烁的意念、跃性的转递切换、瞬间感伤的捕捉等等,都是其典型特征。
8.以舒婷的诗歌为例谈谈朦胧诗的审美特征:
(1)朦胧诗的思想价值表现为:
首先,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反思与批判。
其次,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主体情感的宣泄,并表现完成这一过程的强烈愿望与信念。体现有一定的自我反思精神。
第三,重建一整套不同于十七年诗创作的价值观。
(2)朦胧诗的艺术特征体现在:
第一,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不再侧重于一个场景、一个过程的具体描摹和对一种政治情绪的表现或“升华”,而是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
第二,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在结构上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即外在的形式完全决定于内在情绪的节奏、特征与状态。
第三,采用近似于早期象征主义的艺术方法,运用象征、通感,抽象词与具象词的巧妙搭配和超现实想象等多种艺术手法,使意象叠合,富于暗示性。
9.简析《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茶馆》是老舍 1957 年创作的话剧杰作。作品借北京城里一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 1898 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 45 年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 19 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在剧本中老舍采用了富于对比色彩的“人像展览”,穿插了喜剧元素,以充分表现特定时代社会的黑暗残酷与荒谬丑恶,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戏剧内涵的历史容量。《茶馆》形神兼备的戏剧对白,也充分现实了老舍深厚的语言功力。《茶馆》对中国后来的话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简述寻根文学产生的背景及其对传统文学的态度。
产生背景:1、文化热的大背景。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文化热潮,尤其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为代表的世界"寻根"潮流,为中国文学寻找文化之根提供了借鉴。2、对各种西方现代思潮涌进中国的积极应对。3、文学自身现代化的要求。文革结束后,中国作家放眼看世界,发现了当代文学的贫困,因而产生了深刻的焦虑,一部分人受自己生活经验和文化热背景的影响,开始尝试以中国文化之根,铺设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对话的桥梁。 对传统文学的态度:寻根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态度是复杂的。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寻根作家以清醒的理性精神来审视民族文化传统,对民族群体存在的历史过程和现实状态进行反思,批判腐朽的封建意识和对人性的压抑,剔除腐朽的劣根。如贾平凹、高晓声等对农民精神弱点的审视等。 寻根作家也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价值选择,以期求在变革的时代大潮中保持民族固有的血脉。郑义的《老井》、王安忆的《小鲍庄》还有贾平凹等作家都对古朴的仁、义、情倾注了更多的热情。寻根文学深化了批判封建主义,弘扬人道主义的时代主题。 其次,在审美意识上,寻根作家对民族艺术精神的认同,对传统的审美经验的重视,复活了我们民族历史中的审美意识,给新时期文学灌注进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美学气韵和情致。
11、比较分析梁生宝与梁三老汉形象塑造上的异同与得失。
要点:(1)梁生宝是一个新英雄人物形象,具备当时新英雄人物的必备的精神品质。(2)梁三老汉是一个“中间人物”的形象,他具有性格的二重性。(3)作者是在对比中来塑造梁生宝和梁三老汉的,相同点在于都是从政治的角度,从阶级性的视角来塑造人物的,但在梁生宝的身上政治的阶级性市郊更加明显和强烈,而在梁三老汉的身上还体现了明显的人性视角和人情味。(4)作者把梁生宝和梁三老汉都是当作典型人物来塑造的,但是在梁生宝身上还有着一定的概念化和理想化的痕迹,而在梁三老汉的身上则几乎没有雕琢之痕,形象鲜活,达到了更高的典型化高度。
12、试论巴金《随想录》的思想艺术特征。
要点:巴金《随想录》的思想艺术特征:首先,思想内涵方面:第一,讲真话,抒真情,袒露赤子之心,勇敢探求真理。第二,强烈的反思意识,以及深刻的反思角度。第三,严格的自剖,将笔端批判的锋芒伸向了自己。 其次,艺术特征方面:第一,艺术上追求朴实无华和浑然天成。第二,形式新颖,不拘格套,笔法灵活,挥洒自如。第三,语言清新自然,于简单中现内涵。
13、谈谈你对小说《白鹿原》的史诗性品格的理解。
1)、把历史事变、历史思潮落实在普通百姓繁衍生存的感性层面,形成混沌而感性的历史意识与历史叙述。小说既充分显示了历史的宏阔性、复杂性,又表达了作者对“本质”历史的怀疑。其历史感性饱满、有血有肉。小说中白鹿两家几代人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权而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话剧。
2)、浓郁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其人物设置和意象描写都具有鲜明的文化象征意义。朱先生是小说中最具文化深度的人物,被喻为济世苍生的白鹿(圣人)。“白鹿村”这一地名则与原始人类文化中的自然神灵和神话传说相连。“白鹿”成为贯穿小说始终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原型,作为原始的神话意象。
3)、丰满鲜明的人物群像,且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白嘉轩是着墨最多的人物。作者从文化着眼,对这个人物做了新开掘,使之成为由小农经济与儒家文化共生的、代表着乡土文明的“白鹿精魂”的具体承担者。他同时又是一个封建正统的卫道士。
4)、艺术探索的气魄和力度。小说总体上体现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但又吸纳了魔幻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几乎被神化了的朱先生,更是似真似幻,仿佛是天地之神能先知先觉,甚至算计到几十年之后红卫兵会挖他的坟。
14、试论余秋雨文化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
要点:余秋雨文化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首先,文化蕴含方面:第一,追索文化生成的奥秘。第二,感叹文化的历史兴衰。第三,对文化缔造者的由衷的礼赞。第四,对文化人的命运的深切关注。第五,发掘一城一池的文化蕴含。其次,艺术特点方面:第一,重文化的感悟而不重过程和细节的描叙。第二,重文化的联想而不重事实的考据。第三,重理性的阐发而不重资料的引证。
15、简述老舍《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茶馆》是老舍 1957 年创作的话剧杰作。作品借北京城里一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 1898 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 45 年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 19 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在剧本中老舍采用了富于对比色彩的“人像展览”,穿插了喜剧元素,以充分表现特定时代社会的黑暗残酷与荒谬丑恶,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戏剧内涵的历史容量。《茶馆》形神兼备的戏剧对白,也充分现实了老舍深厚的语言功力。《茶馆》对中国后来的话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6.比较新现实主义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
参考答案(略)
17.如何理解高加林的人生悲剧?
小说的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颇具新意和深度的人物形象,他那由社会和性格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命运际遇,折射了丰富斑驳的社会生活内容。借助这一人物形象,小说触及了城乡交叉地带的社会的、道德的、心理的各种矛盾,实现了作者“力求真实和本质地反映出作品所涉及的那部分生活内容”的目的。
高加林与传统道德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对爱情是相当严肃的,他对巧珍也有着真实的感情,但在变动着的现实中,在他对城乡生活的差异有了强烈的感受之后,他被实现个人愿望的可能而引起的骚动所折磨:一方面他留恋乡村的淳朴,更留恋与巧珍的感情,另一方面又厌倦农村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向往城市文明,希望能在那里实现自己新的更大的人生价值。最终他把来自内心的良心发现和来自外部的责难全部否定,“为了远大的前程,必须作出牺牲!有时对自己也要残酷一些。”这里个人主义的排他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现,在这一两难选择中,人生的含义终于被他误解,社会变成了一座动物化的竞技场。
但高加林的选择也有其合理因素,高加林的悲剧同样给读者这样的启示:倘若古老而淳朴的乡村文化不能产生更高的物质和精神的要求,倘若刘巧珍诚挚又深沉的爱情始终不能满足高加林个人愿望中的合理部分,那么,传统生活哲学如何说服他、束缚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