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有一件"小事"上了微博热搜,大致是某学生的家人去世,向老师请假服丧,该老师以不符合校规为由,拒绝了学生的要求。
为什么称其为一件"小事"?因为这种事在我们的体制教育下,是太过普遍的现象,完全不值得稀奇。
此事能被网友们拿出来讨论,正说明年轻一代的自我意识正在觉醒。
常理来说,小孩子应该是最富有灵气的,但接受了所谓的"教导"之后,大都变得循规蹈矩和不爱说话了。
从这个角度观察,我们的教育呈现出了一种规模化的失败。
新东方的创始人说,国内的体制分类最为齐全、方法最为客观,却未能达到其该有的效果: 常常是成功地让学生厌恶上了学习。
个人看来,教育是一个非常之神圣的行业,所谓科学和客观的方式是极为不靠谱的,应该用"主观"的方式取而代之。
也就是说,教育者必须具备与孩子共情的能力,否则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之前《狗十三》的上映,曾引发不少人的讨论,里边的一些情节大致如此:
1、十来岁的女主李玩喜欢物理学,经常琢磨"平行宇宙"之类的东西,大人以学习成绩为由,逼迫着她学了英语。
2、李玩的狗被爷爷弄丢了,大人买了一条新狗,告诉她这就是原来的狗,并安慰她要"懂事、听话"。
3、在父亲组织的一桌饭局上,李玩说最爱读的书是《时间简史》,大人们说那是小孩子看的东西,应该多读老子的"治国之道"。
站在孩子也就是李玩的角度上,面对发生的这三个情节,她的主观感受是什么:
1、被迫做了不喜欢的事,自己的独立人格没有得到尊重。
2、弄一条新狗糊弄自己是原来的狗,感觉智商收到了羞辱。谎言比真相更重要。
3、原来研究科学是低级的兴趣,升官发财才是所谓"正道"。
潜移默化中,她向大人们妥协了,懂事了,也听话了。同样地,她也学会了不平等的人格关系,学会了虚构谎言,学会了追求世俗和苟同。
这部电影在豆瓣上引起不小的争论,有的人觉得李玩太矫情了,有的人则对其境遇感同身受。
其实不外乎主观和客观这两个视角,即站女儿,还是站父亲。这里不想讨论父亲为了家庭多么辛苦,只分析教育对孩子本身的影响。
大人普遍倾向于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工具",即便他们大多时候不承认。因为孩子的人格不受尊重,是一种完全不对等的关系。
孩子虽然年龄尚小,力量和经验都不及大人,但却是有一个完整的自我的——心理层面的"自我"。
大人对待孩子的方式,是有一个前提假设的,那就是"小孩还小,是不懂什么好与坏的",即默认了孩子"无我"。
殊不知,孩子是有自己一整套完整的感知的,即便是大多数的成年人,能做到"无我"都寥寥无几。
于是,大人便可以肆无忌惮地对待小孩,践踏着他们的尊严,玩弄着他们的情感。反正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记不住,而事实上,他们都记住了。
《狗十三》的片名意译过来,就是一句导演的脏话,"狗B"。个人觉得拍得也算相当克制了,依然被禁播了五年,依然被很多人说"矫情"。
到底什么是共情能力?即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人所感,去想人所想。
时至今日,最害怕听到同龄人的一句话,就是"你这些经历没什么,惨的人多的是";最害怕听到老师的一些话,就是"为什么别人都一样,就你不一样"。
因为自己还不够惨,因为自己与别人不同,就可以轻易忽略掉当事者的感受,告诉他"别找借口,继续前进"——这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
如果这些假设成立,那么幼儿园老师就可以为所欲为,"女德班"继续堂而皇之,电王杨永信更不必受到质疑——因为大人总是对的,孩子什么都不懂。
我们的教育里,最忌讳孩子说的几个字是"我觉得",因为不够理性,不科学,不客观;因为写论文的标准,就是别出现"我"和"你"的字样;因为"你"算老几,谁会关心这些"你"的想法。
但个人看来,这世间最美丽的词语,就是"我觉得",和"你怎么看"。
我们的教育恐怕是对科学、对客观有什么误读。因为没有哲学,就导不出科学;没有主观的感受,客观也失去了意义。
如果一些人只是为谋个饭碗去当老师,去做教育,那么请慎重。因为大部分的父母和老师,都谈不上"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