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
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
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
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
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
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
描写的是当时的时间、地点和事件。夕阳西落,古城脚下,杯酒送行。
但和以往的送行不同,这次是“劝君留”,也就是劝对方不要走,不要踏上这仕途征程。
是不是很不一般?
而且理由似乎也很充分呢。先来看看战国时苏秦的例子。苏秦学成以后,将自己精心包装,穿了崭新的貂皮大衣,怀揣黄金百斤,周游列国各处游说。结果却是钱财用尽,不得志而归。回到家也很不受待见。
“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
去长安(指入朝为官)的路这么远,你干什么还要一路大风大雪地过去,像苏秦一样最终把貂皮大衣也穿坏了。
“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
初步理解的意思是,把钱都花完了,也不管妻子有多少埋怨(“秦楼”指代家中女子闺阁。)像苏秦一样被妻子和家人冷落。
“归计狎沙鸥”
对于这一句,我有些纠结它的意味。最顺理成章的理解可能是劝友人不要走了,不如归隐,和鱼鸟相乐。
但这一句显然和“不管秦楼人怨”是一个整体的片段,那么它在意思上就应该对上句有一个承接。所以我想,也许“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不能理解成做官不成、潦倒而归之后被妻子埋怨,而应理解成不管妻子抱怨,仍决意弃官归隐之意。
然而该走的,还是要走。
“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
“明夜”究竟指第二天晚上,还是指月明之夜,也不那么重要。总之这位朋友乘着扁舟离去了。小船载着月色,也满载离愁。
看着朋友的离去,于是第二段的三句感慨就自然而然出来了。感叹人对于功名的追逐啊,不到老是不会停歇的。
但即便是追名逐利,也须当个贤臣才好!
“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
即是对友人的殷殷期盼。(“古伊周”指两位古代名臣,商朝的伊尹和西周的周公旦。)
后句中“班超投笔”即指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从一介文人,变成威震西域的将领。班超绝对是一代伟人啊。所以“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这几句,只能认为是说反话了。
整一首词,其实都在说着反话。送别的时候劝别人不要去做官,又辛苦又没意思,还可能把一辈子都耗在边疆。
不知情的以为他看淡了所有,谁料这些反话皆出自一颗伤心。要不然,最后两句也不会用表达思念故乡、怀才不遇的《登楼赋》来自况了。
“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读完全词,只觉得有出人意料的平静,平静中又蕴含一股沉郁的力量,不豪不放,也很有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