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题目中“新得”比“心得”这个词有意思。首先得解释一下这两个词吧。
“心得”指的是读这本书的时候情绪上的波动,让心理上觉得自己很有收获的感觉,多数指第一次的心得。
“新得”指的是重复做某件事情上比上一次重新获的东西,不仅在心理层面觉得收获,更多的是在认知上面发生一些迭代更新。
第一次读稻盛和夫的《干法》是好奇,而且当时自己选择了明知道不太喜欢却暂时又没办法改变工作环境的工作。我想读点别人的故事也许可以找到突破口,或者改变对目前囧境的困惑。这是我跟这本书的缘分。
说实话,《干法》这本书第一次看确实没有让我很兴奋,稻盛和夫就是个朴实的实干家,就是埋头一心想着干,想着怎么干好,对工作的投入比一般人都要专注,源于他没有退路。当时从稻盛和夫身上就看到一个“干”字,蛮干,实干,不停地干。
那我当时没有选择也只能干。这是第一次读这本书的心得,没有办法,就是干吧,断开其它念想,先干吧。
这一次是听樊登解读《干法》,果然当别人解读的时候才发现这本书真的不止教你干的。
这一次我简单整理下给我触动的点,绘成思维导图,如下:
这一次才发现,稻盛和夫确实不简单,他年轻也不是听话的孩子,也不是运气很好的人,也没有遇到一个好公司,但是最后他创造了好公司,实现了自己在工作上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稻盛和夫的一些思维品质可以学习:他毕业之后遇到一家不好的公司,想要离职转行,可是他被断了退路,他被迫留在京瓷上班,只能干了。但他不是随便随便说说的,说干就干,就真的全力以赴的投入干,没有别的想法,一个难题接一个的攻克。
学到的第一点:要么你就干,全身心干,没有杂念;要么就走,找到你愿意付诸一切的工作投入干。
其次,人家之所以有如此成就,离不开他迅速的觉醒和高认知。稻盛和夫想离开京瓷,被表哥骂了,就觉醒,决心要干,就马上干起来了。人生觉醒的时候就是很重要命运转折的时候了。另外,稻盛和夫的工作观也跟我们不一样,他是这样看待工作的。
1、工作不是不得不干的必要之恶。
2、工作是万病之良药。(稻盛和夫先生患了胃癌,切了2/3的胃,72岁还接手日航,一年扭转盈亏,现在90多岁还活的好好的)
3、不要跟工作对立起来,工作是一场修行,可以塑造人格,磨砺心性。
正是因为稻盛和夫先生的觉悟能力和高认知,让他很快从排斥工作转变到工作很好玩的频率上,从此在工作上的热爱日益高涨。可这些我都没有,我们固执的认为自己就是这样,跟工作就是八字不合,不管别人怎么说,就是活在自我束缚中不愿离去。在《逆商》这本书上有说过自我觉醒没有时间规定的,可以是一瞬间,也可以是一辈子,就看这个人愿不愿意觉醒。现在想想:改变就在一瞬间,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之前确实不是很理解,为什么一瞬间就能改变。
最后,稻盛和夫先生的干法秘籍4条:
1、不断树立高目标。
稻盛和夫先生第一个目标就是干,等他做到了,再给自己树立比第一次更高的目标,这样不断地刷新目标,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先做到了第一个目标才有第二甚至更高目标的建立,而不是一下子给自己树立至高无上的遥不可及的目标。
2、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这个都要努力的,只是努力程度不同。我自认为自己是个努力的人,只是自己的努力层面就是尽力而为。还没有到和夫先生的全力以赴,并且都有神的庇佑。
3、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这一条真的非常赞同。其实公司职场不允许传播负能量,是担心负面情绪引起的负面言论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感染力,像细菌一样侵蚀着意志不坚定的员工。比如我就是其中一名感染者。这种感性的烦恼,比如说“这个领导脾气真的很大,看她不爽,总要我们这样那样,烦死了,不想干了……同事都不帮我,问他也不教,真不想在这样的环境待下去……”诸如此类的。其实有时候我并没有觉得这些人有这些问题,但是如果一旦在工作上产生一丝离职念头,曾经被传染的感性烦恼的病毒就会在身体起作用,加强离职念头的产生,并最后认定对,她们就是这样的,离职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一旦这样的行为想法在脑子里面根深蒂固,不管去到哪,病毒依然在身上,同样会发作。解决之道就是:不要有感性的烦恼,也要识破别人感性烦恼以免感染自己。
4、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自律)
严格要求自己前提就是有目标,甚至更高的目标,就会驱动自己变成一个自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