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马勒遗孀的阿尔玛再也不想要找一个像马勒一样禁锢她的人。
她放弃了自己的音乐才华。"到了这个地步我已不能重新学走路",才三十一岁的阿尔玛,必须要面对下一段人生。她选择永远放弃音乐,也许是因为她永远不会再允许另一个男人像马勒那样监管她。
1912年,继父安排著名的表现主义画家柯柯斯卡(Oskar Kokoschka)给阿尔玛画像,在见面画像的第一天,比阿尔玛小7岁柯柯斯卡就爱上了阿尔玛并向她递上了表白的情书。
“他带来几张毛糙的画纸来作画。过了一会儿,我告诉他,我不能就这样被盯着让他画,要求我是否可以在他画的时候弹弹钢琴。他开始画了,总是咳嗽,每次都把沾有血迹的手帕藏起来。他的鞋子撕裂了,他的外衣也破了。我们几乎不说话,但他仍然无法着笔...他停了下来...突然剧烈地抱住了我。我觉得这种拥抱很奇特……我没有明确的反应,似乎是已经使他受到了感动...他急忙冲了出去,不到一小时,就有一封最美妙的求爱信在我手里了。”
这是阿尔玛对初次见面的回忆。
柯柯斯卡也宣称见到她就爱上她了。
有人认为柯柯斯卡看中了阿尔玛的身份和圈子资源,但无论如何,阿尔玛在柯柯斯卡身上看到了才华。
他们很快在一起。
不过阿尔玛一直小心谨慎地保持独立性。她既不想踏入婚姻,也不想过于沉溺她与柯柯斯卡的感情。
阿尔玛赋予了柯柯斯卡无穷的创作灵感。从第一幅画像开始,到1915年两人的结束感情,共有450幅左右的作品,主题都是他与阿尔玛的爱情。而柯柯斯卡的代表作《风中新娘》,表现的就是阿尔玛和柯柯斯卡相依躺在海难中的一艘小船上。
柯柯斯卡希望阿尔玛能够嫁给他,如果有个孩子那就更完美,阿尔玛怀孕了,她偷偷的打掉了孩子。也许第一次婚姻或者大女儿的离世给她造成很大的阴影,也许她觉得柯柯斯卡不是合适的结婚人选。柯柯斯卡确实不是合适的结婚人选,他很有才华,同时也非常疯狂。
因为阿尔玛打掉了孩子,柯柯斯卡背起行囊,去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而此时的阿尔玛,选择了格罗皮乌斯结婚。
一战后,柯柯斯卡得知阿尔玛已结婚。悲痛欲绝。
他找人制作了一个全真阿尔玛人偶,当作他的妻子一起生活,甚至带她去看戏。
大家都认为柯柯斯卡疯了。朋友开始不断的劝解和嘲讽,终于有一天,柯柯斯卡清醒了,他决定离开这个假的阿尔玛,获得精神的自由与解脱。
在与人偶阿尔玛生活一年之后,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柯柯斯卡拿出一把大刀,砍掉了人偶的头,并把她埋葬了。从此开始了新生活。柯柯斯卡后来去了捷克,纳粹入侵捷克后流亡英国, 1956年移居瑞士, 1980年死于瑞士。
柯柯斯卡也许是最疯狂的情人。1964年2月,阿尔玛死前10个月,柯克西卡拍了一封电报给她:“我最亲爱的阿尔玛,在巴塞尔的《风的新娘》,把我们永远结合在一起。” 这是他写给阿尔玛的最后的情书。
这段人生,被拍成电影《风中新娘》。
不知道为什么阿尔玛与格罗皮乌斯的婚姻也以失败告终。1917年11月,阿尔玛认识了捷克诗人、作家弗兰兹·威弗尔(Franz Werfel,1890—1945)。
与马勒一样,威弗尔也是一个犹太人。阿尔玛与威弗尔有一个孩子,十个月时夭折。1920年阿尔玛和格罗皮厄斯于离婚,和威弗尔同居。1929年阿尔玛50岁和威弗尔开始了第三段婚姻。
1938年希特勒吞并奥地利,犹太人威弗尔和阿尔玛逃往法国。1940年德国入侵法国,阿尔玛和威弗尔开始新一段逃亡。
这是一段艰苦的历程。
他们避开由德军占领的“维希法国”的疆界,徒步穿越比利牛斯山,经西班牙到葡萄牙,然后渡船到纽约,最后在洛杉矶定居。
很多人说阿尔玛不安分、不忠于爱情。然而实际上马勒的十年,特别是生病后,阿尔玛一直都陪伴在他身边。而对于威弗尔的犹太人身份,阿尔玛也是可以做出另一种选择的。
1942年威弗尔的《贝尔娜黛特之歌》连续13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1943年被美国导演乔治·西顿搬上银幕。电影版的《贝尔娜黛特之歌》在1942年获得了五项奥斯卡奖。
1945年,魏菲尔在好莱坞去世。
"婚姻常常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在女人身上取代她的自我",阿尔玛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对我来说各种才华都不过是我所需要的稻草……对我的窝来说是一点战利品。""我有过一个美好的生活,""任何人可以干任何事,但他也得准备应付一切。"
1964年阿尔玛离开人世,享年85岁。墓碑上刻着的名字是阿尔玛·马勒·魏菲尔。
阿尔玛,在生活与时代面前,她不但是一个美女,更是一个强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