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和读者交流,最让我开心的是,很多人看过我的文章后,开始逐渐关注自己的成长了。通过文字让一些人变得更好,我想这就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吧。
和很多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在开始关注自己成长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大多都是“要多读书了”。可是大家在读书这个问题上似乎掉进了许多“坑”中,所以有必要来一起更新关于读书的认知了。
和菜头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大家觉得读书了不起,是因为受到学校、传媒的影响,而学校和传媒都是读书人开办的……读书能增长智慧、开拓眼界大多都是宣传广告,绝大部分的情况下,读书只是在打发时间而已……
这种说法看起来很偏激,但我确实很赞同。读书不一定是拓展认知的最好方式,稍有不慎还会阻碍一个人成长。
讨论书,不如讨论“内容”
事实上,书只是一种内容的载体,读书就是在消费作者和编辑为你精心打磨出来的内容。所以我们要关注的其实是内容,而内容印在哪里不重要,装帧排版更是次要的。互联网上的一篇精彩文章,不知能胜过多少精装的纸质书。所以请先放弃读书的优越感,来关注一下你要消费的内容是什么。
由此可见,单纯讨论读书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我们下面要讨论的是内容。内容载体并不重要,可能是一本书,也可能是一篇文章,甚至可能只是一句话。可能是印在纸上,也可能显示在屏幕上,甚至是在声音里。
弄清内容的分类是关键
我个人总结了一套内容分类法则,一般用两个维度来分类内容:一是内容对认知的“正负效应”(提升、拓展认知的是正效应;遮蔽、扭曲认知的是负效应),另一个维度是对认知的改变速度(速度快的是省时间的内容,速度慢的是杀时间或者说是打发时间的内容)。
这两个维度正交以后就形成了一个四象限图。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放进这个图里面。
正效应、省时间的内容:一般为快速提升认知的非虚构类内容,如学术性内容、严肃的科普性内容、纪实性内容等。
正效应、杀时间的内容:一般为优秀的虚构类内容和纯文学类作品,如优秀的小说、散文、诗歌、游记等。
负效应、省时间的内容:一般为扭曲认知的内容,如赞扬厚黑学、阴谋论和炒作一些概念的内容等。
负效应、杀时间的内容:一般为遮蔽认知的内容,如鸡汤(即使三观很正)、无病呻吟的文学作品等。
结论显而易见了: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正效应、省时间的内容上;适度消费正效应、杀时间的内容。远离负效应内容。
对认知产生负效应的内容总能带给人成长的错觉,觉得自己知道了别人不知道的“秘籍”,或者读到让人“幸福”的鸡汤故事……这类内容轻则遮蔽认知,让人忘记成长,重则扭曲认知,让人在投机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我相信这时你会有疑问:如何判断一个内容属于哪个区间?这个话题先按下不表,一会儿会聊些挑选内容的套路。我们先接着上面的话题继续说说为什么要把注意力尽量放在省时间的内容上?
请更多关注省时间的内容
省时间的内容本质上是高效获取知识的解决方案;杀时间的内容本质上是个人冗余时间的解决方案。
所以消费小说这类虚构类内容,和消费电影、剧集本质上没什么区别——让你冗余的时间过得更舒服更有意义。这类内容就是杀时间的内容。这类内容的特点就是消费起来相对轻松,甚至引人入胜,让八个小时过得就像一个小时那么快。所以对待这类杀时间的内容,应该和对待电影一样,当做一种适当的放松方式。
可是,我调查发现,大多数人都把大量时间消费在了杀时间的内容上。所以很多人明明读了很多书,却成长不明显。举个例子,当你想提升对诗歌创作的认知时,读了十本诗集后依然不会写诗,因为你忘了读一本剖析诗歌的学术著作,前者是在享受诗歌,而后者是在研究诗歌。
当然,你读100本诗集后也会无师自通,但作为一个关注自身成长的人,时间总是非常宝贵,所以只有大量消费省时间的内容才能快速成长。这类内容的特点就是读起来比较困难,需要全身心投入,让一个小时过得就像八个小时一般艰难,但是吸收之后感觉脱胎换骨,认知水平飞速提高。(是不是看高数教材就有这种感觉?)
下面我来盘点一下,省时间的内容一般都有哪些?
非虚构类书籍(Non Fiction)
非虚构类书籍的优势是能非常系统、深度地剖析问题。由于非虚构类书籍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读者迅速掌握知识,所以消费这类内容能让自己更快地提升和拓展认知。于此不同的是虚构类书籍(Fiction),比如小说等文学作品。
浓缩书、解读书
将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整理成一篇“干货版”,让几个小时才能读完的书变得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就能读完,可见这类内容比书更省时间。“得到”App、“新生大学”等产品里有提供。但这类内容不能替代书,可以作为你读一本书的“导读”或“总结”让你更快理解书的内容。如果有些书只需了解核心内容,也可以通过这类内容来获取。
深度非虚构文章
包括学术论文、严肃的专栏文章(公众号、简书)、专业的知乎回答等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书太大了,也许并不是最好的阅读载体;书也太慢了,原本新鲜的都陈旧了。而在各种阅读终端都能迅速获取的文章能更省时间。不过要注意的是,文章要真实和有深度剖析才行。(我就在努力写这种文章)
一些音频、视频内容
例如有声书和《罗辑思维》、《樊登读书会》等内容产品。其实内容和上面几个差不多,只是表现形式不是文字而是是音频或视频。这类内容的好处在于吃饭、健身、通勤等不方便看文字的场景下也可以快速获取知识。
可见,单纯关注内容后,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有更多好的内容载体也许比书更适合你,也比读书更省时间。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被盲目的“读书崇拜”影响,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消费方式。
挑选内容,有些套路……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挑选适合自己的内容实属不易。如果没挑好,浪费钱是小事,更重要的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甚至会被垃圾内容污染了大脑……可见“选择内容”非常重要,否则省时间可能就变成了费时间。
刚刚虽然明确了要大量消费正效应、省时间的内容,但是这类内容如何进行区分其实有一些套路的。比如同样是有关个人成长的内容,我写的内容是在科学理论的支撑下,用尽量平实易懂的语言总结给大家一些价值观和方法论,所以我的内容属于科普类内容。而有的文章则是讲虚构的故事,然后得出许多“正确的废话”,这类文章读起来正能量满满,但几乎毫无指导意义,这就是三观正的鸡汤文,这种内容我现在随手就能写一个:
小明去一家大公司面试,路上碰到了一个人车坏了,小明为了帮助那个人修车而面试迟到了。没想到那个车坏了的人就是这家公司的老板,小明被顺利录用……以后看到这种内容还是远离吧,你已经不是小学生了。
选择好内容的套路很多,受篇幅所限,这里只分享一个我个人认为最靠谱的方法:追内容的生产者和服务者。
关注生产正效应、省时间的内容生产者和服务者,可以节省你大量的时间。举两个我个人的例子吧。
内容生产者:我今年年初看过万维刚写的几篇文章后,感觉非常符合我的胃口,于是我就立刻把他出的两本书读了,发现果然有很大的帮助。后来看到他出了一个199元的专栏,立马就买了下来读,现在已经根本离不开了……
内容服务者:罗辑思维出了一款App叫“得到”,提供了很多优质的省时间的内容。我用过一段时间后感觉非常喜欢,所以上面的专栏作者和书籍,我都会去关注,果然都很符合我的胃口。
所以我现在根本不需要花时间去找优质内容,只要关注几个符合我胃口的内容生产者和服务者就好了。我自己就是一个内容生产者,所以我深知,持续保证内容的质量是一个好作者的基本原则,所以我永远都不会去写鸡汤文(有没有发现我从来不写小故事?)。而且胃口相对的人,三观也基本相符,很容易与作者产生思维的连接。
要注意的是,内容也是商品,所以免不了商家的营销。所以一定要理性去选择,不要太听信商家的宣传。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看内容的提供者和服务者比较靠谱。就像买实体商品,买你信赖的品牌更可靠,也更能节省你挑选的时间。
自己挑选适合自己的内容是一个人很重要的能力,更何况目前只有你自己最了解你自己(未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普及也许会改变这个现状)。所以我不建议大家轻易听信某人的推荐,更不要直接照着某个书单去读,而是努力锻炼自己挑内容的能力。有了这个能力之后,你简单看一眼内容就知道有没有价值了。所以我不想在这里给大家列出太多的推荐,还是希望大家自己去挖掘。当然我以后会在公众号和读者群中推荐一些好的内容,不过大家也要经过判断后再做出决定。
我可以介绍一些帮助你筛选内容的工具:
豆瓣评分还是比较靠谱的,8分以上、评论较多、受众偏知识分子的书一般都值得好好读一读。
知乎上的一些推荐和讨论可以给你许多有价值的参考。
微博、微信上有许多知识达人会推荐一些靠谱的内容,当然前提是这个推荐者是个靠谱的人。
读书这个话题到这里还没完,我们目前只更新了一个认知:花大量时间去消费正效应、省时间的内容。
不过还差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没搞明白:我们如何消费这些省时间的内容才能真的为我们省时间?
学习路径是怎样的?
首先必须要理清楚掌握一门知识的路径:接收、理解、使用、内化、践行。
你上小学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2+1=3”这式子,你工整地写在了本子上,这就是接收知识。然后老师用苹果做比喻:“你有两个苹果了,再给你一个,你就有三个了”,这时你明白了这个式子的意思,这就是理解知识。然后回到家后,发现作业有2+1=?的题,你写上了3这个数字,这就是使用知识。因为后来反复做过这道题,又明白了3-1=2的意思,这时2+1=3已经深扎在你的知识体系中,这就是内化知识。一次,你妈妈让你买3元钱的苹果,你发现自己只有1元钱,这时候你去找妈妈要缺少的2元钱,这就是践行知识。
我们上面讨论过了,以成长为目的内容消费,要去消费正效应、省时间的内容。而这只能帮助你筛选出你应该大量习得的内容,这个内容如果没有经历以上五个步骤,就很难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接下来,我们就以上五个步骤为纲,来聊一聊如何消费省时间的内容才能真的省时间。由于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更新关于读书的认知,给出一个学习方向,所以我只简述要点,大家感兴趣可以自行查阅资料补充。以后我也会分别对以下内容进行扩写的。
先让自己在“学习区”吧
在心理学研究中,把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分为了三个区域:
舒适区(comfort zone):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
恐慌区(stress zone):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
学习区(stretch zone):介于恐慌区和舒适区中间。
比如看书,读一本你已经熟知的、完全符合你已有观念的书是在“舒适区”;读一本你根本无法理解的书是在“恐慌区”;读一本与你原本观念不符,但思考后可以理解并接受的书,就是在“学习区”。在“舒适区”是生活,在“恐慌区”是自虐,在“学习区”才是学习。
所以,在你进行接下来的五个步骤过程中,请一直保持在“学习区”内:根据自身能力,不要徘徊在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中“假装学习”,也不要挑战高难度知识以“追求逼格”。
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听说看美剧能学习英语……可是看了好几部,花了大量的时间,怎么只学会了十几句常用语?那是因为你被剧情吸引了,不看字幕听不懂,只能盯着字幕看……而真正学英语的人,会选择稍微简单(虽然剧情可能无聊)的剧看,遮住字幕,拿着本子,把遇见的生词、用法都记录在本子上,所以每集都要反复看好几遍才行……
所以,我觉得“寓教于乐”是不能高效学习的,更不会有什么学习的捷径可以走,因为学习从来都不是轻松的,当你觉得自己学得轻松了,要么是你学的内容太简单了,要么就是你学的方法不对。前者可以按照我上篇文章的原则重新选择内容,后者就要严肃态度,重新找方法了,否则就是在浪费你学习的时间,还不如去休息。
明白了以上的原则,并下定决心成为学习的“苦行僧”,我们就可以来聊一聊认知路径的第一步了——接收知识。
接收知识,你需要勤奋
你每天会接触到大量的知识。比如看书看到了某个有用的概念,比如聊天中听到了某个有趣的案例,比如看文章看到了某个新奇的观点……绝大部分的信息都无法被你当场吸收,所以你只能先接收下来。
我们来看一下人类大脑的“遗忘曲线”吧:
这个图很直观地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人脑的记忆力是非常不靠谱的,即使当时记住了,过段时间就会变得模糊甚至全部忘记。所以单纯用大脑接收知识是无效的接收。
还好人类聪明,发明了“第二大脑”来帮助我们记忆。所谓的“第二大脑”就是记录信息的外在工具,比如笔记本、卡片、甚至只是符号……那么我们如何使用这个“第二大脑”呢?
首先要勤于记录。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立即记录下来,读书的时候要准备笔记本或者读书卡片,不方便的时候用手机记录,“印象笔记”这类软件都非常好用。记录不需要特别详细,只要能还原文中的意思,并让自己明白即可。当然如果阅读电子版内容能复制粘贴的话,可以直接摘录原文。
其次要勤于整理。对内容进行分类整理非常重要,建议全部电子化,录入到“印象笔记”这类软件中,因为整理方便、检索迅速。当你需要调用哪方面的内容,直接用关键词搜索即可。信息整理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以后会再细说,这里只提供一个小技巧——按照使用场景分类。比如开头提到的认知五步骤,我就可以整理到“论证认知”这个分类下,所以当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这方面的内容,再仔细看一遍,既能提供思路,又能避免大脑记忆出现纰漏。
当然,接收知识还包括阅读、聊天的方法和技巧,这里先不做过多的展开了。
理解知识,你要深入思考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看到好的内容就先收藏,然后打算有空去好好研究一下……然而收藏夹里的东西越来越多,而大部分内容连看都没看过一遍。
很多人都有收藏的“快感”,觉得自己收藏了“秘籍”就能拥有“绝世武功”。但别忘了,你收藏的内容并不真的属于你,只有真正去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它。而理解一个知识一方面在于知识的呈现方式,一方面在于自己的思考方法。
好的内容可以加快你理解一个知识的速度和质量。我刚刚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讨论什么是值得大量消费的内容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比如同样是讲经济学的教材,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能在全球广受欢迎,就是因为它把同样的经济学基础知识编排得更利于初学者吸收。所以“理解知识”和“选择好的内容”是有直接关系的。因此上面的内容适合反复阅读,直到彻底理解并去践行。如果某个领域的内容理解不了,不妨换个阅读材料。
正确的思考方法能让你更好地理解知识。很多人都表示自己不会深入思考,看到别人写的分析文章好厉害但是自己却什么也写不出来。其实思考是有方法可寻的。
方法这个话题太大,这里只抛出一个大纲,以后会写文拓展开来:分析思考要注意视角的高度和广度;要主要细节和特点;要注意关联和使用(发展)。所以对一个问题的分析是可以很深度的,可以挖掘出许许多多别人想不到的东西,这个过程就是你深度理解的过程。
这里要注意,很多人都认为思考是纯脑力劳动,所以只需要努力去“想”,而这只是在用蛮力而已……其实人的大脑真的不靠谱,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将思考过程可视化,而这就要借助一些工具了,比如思维导图,比如卡片,比如便利贴……总之,思考的时候一定要多动手绘出思维路径,让自己的思考更高效。
使用知识,写和说可能是最好的方式
使用知识的本质就是在巩固上面的过程:倒逼自己记住和理解知识。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记住和理解知识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这门知识教给别人。反正这招我是屡试不爽。其实在教别人的过程中,就是在反复逼着自己去牢记和深入思考,为了不出洋相,你只能这么做。
事实上,“教”就是将知识输出,可以输出文字,也可以输出话语,所以写和说就是使用知识的最好方式。写,可以写文章,整理自己的思维,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呈现在纸上。说,可以是对话或者演讲,把你刚理解的生疏概念讲给别人听,让人明白了,你自然也就明白了。
可是要注意,这个过程一定要公开,公开代表严肃和压力,这样才能有效逼迫你思考。其实,我逼迫自己每周至少写两篇干货长文,并公开发表,任由大家质疑,就是这个道理。
内化知识,就别怕重复
使用知识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有自己没太懂的细节,比如其他的思考角度,比如和其他知识的关联……所以,你要大量重复使用知识,让它不断完善,在你的知识体系中扎根。
当你反复使用它们的时候就会发现,每次使用都有新的理解,都能找到不一样的角度去解读,最后会用得越来越得心应手,最终形成了你大脑皮层上一条深深地沟壑,这才能真正将其内化。
其实这和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道理,想养成每天跑3公里的习惯,那么就要痛苦地重复几十天。然后你就会发现跑步已经内化成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一天不跑步都会难受……
践行知识,想到就要去做到
其实,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大幅度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这才能体现出知识的最大价值。所以,最后的终极目标就要践行知识,也就是把你已经内化的知识用在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这一点看起来简单,可大多数情况下,事实并非如此。你一定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
你理解了“损失厌恶”这个心理理论后(失去10元的痛苦比得到10元的快乐大2.5倍),但在面对“100%可能性得到100元利润”和“60%可能性得到500元利润”的选择中,还是有很大可能选择前者……
是的,你理解、赞同的知识不一定真的会去践行,而知识不去践行,前面的步骤几乎都失去了意义。践行知识,要有决心:时刻拥有回报后置意识,坚守自己相信的知识并努力地践行,早晚会让你的能力出众,得到应有的回报。哪怕和社会格格不入,哪怕要克服自己本能的排斥反应。
更何况,宏观来看一个人的能力与回报永远是一条“复利曲线”,当你越过那个“临界点”,就知道有多庆幸自己当初的坚持了……
所以读了我的文章后,如果你认可我的部分观点,你能不能去真正践行它呢?
总结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讨论了平时经常忽视的两个问题——“读的内容”和“读的方法”。由于只是和大家一起更新对“读书”的认知,所以细节并没有展开。毕竟读书是个非常非常大的话题,而认知科学更是一个很深很广的领域。所以这个话题虽然在这里先告一段落,不过我以后会努力写文章进行更多扩展。
相信能看到这里的人,都是真正关心自己成长的人,所以请多多关注Glax,我每周都会逼自己认真写两篇干货长文,和大家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