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
思维定式决定着我们的生活,是根基,行动和态度是枝叶,抓住根本才能让生活出现实质性的进展。
原则是灯塔,是人类行为的指南针,是不容动摇的自然法则。我们要培养以原则为中心的思维定式。
习惯是知识、技巧、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知识是理论范畴,指点“做什么”及“为何做”,技巧告诉我们“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
七个习惯是提高效能的习惯。真正的效能基于符合自然规律的永恒不变的原则,其基础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
习惯一 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
人性最根本的原则,即在刺激与回应之间,有选择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包括人类特有的四种天赋,即“自我意识”,“想象力”,即超越当前现实而在头脑中进行创造的能力,“良知”,即明辨是非,坚持行为原则、判断思想、行为正确与否的能力,“独立意志”,即基于自我意识、不受外力影响而自行其是的能力。
积极主动的做法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习惯二 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先有目标后有行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入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
“以终为始”有两个原则基础,一是“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即先在头脑中构思,然后付诸实践;二是自我领导,“即思考我想成就什么样的事业”,而不是管理,领导先于管理。
我们务必盯紧真正重要的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习惯三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实质的创造是梦想的组织与实践,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位。
有效管理是把握重点的管理,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它们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
要建立以要事为中心的思维定式,进而就可以提高安排生活的能力,能够真正做到要事为先,言出必行。
习惯四 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分享更多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敌对式竞争。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信任,双赢是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人人都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之失。只有双赢才是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中唯一可行的交往模式。
习惯五 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首先寻求去理解别人,然后再争取让对方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不在急切回答,改以诚心去了解、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
习惯六 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创造第三种选择,即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创造第三种更好的办法。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体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益处不大,要有分歧才有收获。
习惯七 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
磨刀不误砍柴工,即要在四个生活基本面(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中,不断更新自己。
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七个习惯之间的关系
越是积极主动(习惯一),就越能在生活中有效的实施自我领导(习惯二)和管理(习惯三);越是有效管理自己的生活(习惯三),就能从事越多的第二类事务的更新活动(习惯七),越能先理解别人(习惯五),就越能找到统合综效的双赢解决方案(习惯四、六);越是在培养独立性的习惯方面加以改进(习惯一、二、三),就越能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下提高效能(习惯四、五、六);而自我更新则是强化所有这些习惯的过程(习惯七)。
七个习惯浇灌出来的最高级、最美好和最甘甜的果实就是齐心协力,就是把自己、爱人、朋友和同事合而为一。
参考书籍: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