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前提:昨天的教练会谈。
昨天进行了教练会谈,我最初带去的话题是“行动力不足”——我常忘记要做什么,然后什么也没做。通过教练引导,我发现“掌控自己的生活”是我想要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我有计划,也去做了。再到后来,我发现“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是我想要的。这种生命状态和单子上的事情不一定完全等同。所以我不能把眼光盯在自己是否完成清单上的事情,而是“我是否保持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这个问题上需要自我觉察。我决定每天觉察一次,在教练的建议下,尝试去一天多次觉察。一天中至少有三次时间用来问自己:刚刚身边发生了什么,我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这个状态是我想要的吗?可不可以就这样子。如果我认同自己的行为,就会获得能量,否则就会意识到要调整。昨天的教练会谈,我收获了惊喜:方法很简单,觉察而已,我能做到。当然啦,教练,观摩的屈老师,还有李艳教练都觉得我是一个智慧、自我觉察能力超强的人,“淑丽是自我教练的高手”。听到这样的评价,感觉还是很开心,后面任何问题我都要去这样子静下心来觉察自己。
实践:四次觉察
今天早上有些起不来床,直到7:20才真正起床,因此错过学校早餐。早自习,学生们在读书背课文,我在办公室吃苹果,喝牛奶,当时我对自己进行了第一次主动且刻意的觉察。我发现自己因为起床的晚,所以耽误了事儿,这是不应该的,幸好现在还只是早晨,后面还有一天的时间。
中午12:50我对自己进行了第二次刻意的觉察。上午自己虽然只有两节课,但大部分时间都在有条不紊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尽管中途也会和同事闲聊,但这很正常。
上午最意外的环节是思考班规部分,我总觉得班规出了问题,最开始同学们对班规充满敬畏,但后来他们发现触犯班规,也就是读几遍而已,似乎越来越不“怕”了。我想思考“如何让同学们对班规充满敬畏”,我问自己为什么对法律有敬畏感,“因为有代价”,但我不能让同学们付出太大代价。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不伤害学生的,能够温和而坚定执行的,学生害怕失去的惩罚/代价。具体一下,班规中,只有“每天的作业必须完成”和“”要自觉带红领巾”这两项是同学们做不到的。再具体一下,完不成作业的人,主要是呙建雄和刘诗语。呙建雄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在学校都挺好,回家就不是那么回事,总的来说是家庭出现了问题,他需要有人监督,但没有人去监督他,然后我给他爸爸打了电话,我们商量出了一个具体的解决办法,我不知道有没有用,但如果家里能够好好配合,这个问题完全能解决。刘诗语这个孩子比较爱面子,自尊心有点强,只要私底下跟他好好聊聊这个事情,分析利弊,再陪她想些办法克服拖延,降低难度,应该也能解决问题。不戴红领巾的同学比较多,采访后发现,他们不觉得戴红领巾有意义,不过是检查时不扣分而已,我决定去找一部与此相关的影片,希望能够感动到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红领巾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样做应该会有效果,要求是影片得选好。
思考这事花了一个小时,这段时间我比较专注,最终效果也较好。在此过程中,我获得一种感悟:要学会把朦胧的大问题具体下来,具体的行为,具体的人,具体的情景……把这些问题变得具体,问题也就能解决。这真应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
第三次刻意觉察发生在下午6:40,是看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间歇。我发现下午自己做完眼前的事情后,总有些无所事事,看了这一周的目标,知道有事做,但不知从哪儿开始,那一刻,我决定从明天起还是要做一下每日的小清单,至少把目标分解,会更有动力些,会更明白自己可以干什么。
第四次觉察发生在晚上的8:40,这一次是不自觉发生的。当时我在看书,也就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已经两小时了,我突然间想到今天的“日有所记”还没写,“再这样看下去,就算是处于掌控不了自己的状态,这样不好”。我果断放下手机,开始今天的记录。然后就有了这些内容。
今天这一天,我体会到了自我觉察的魔力,并决定后面都这样做。只要知道自己要什么,并做到坚持自我觉察,也就成功一大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