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是部编版教材新选的一篇课文,位于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放在一起,组成24课《唐诗二首》,这两首诗同中有异,可在形式、情感、写法等方面做比较阅读。
《卖炭翁》这首反映、关心人民疾苦的叙事诗,选自白居易的组诗《新乐府》。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新乐府”相对于古乐府辞而言,诗人自创新题写社会现实,不必要求合乎音律,形式自由,属古体诗的范畴。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人在担任左拾遗(类似于现在的监察部门)期间,写了“美刺比兴”、“因事立题”的50首诗,合计九千二百五十二个字,编成《新乐府》。“新乐府序文”曰:“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卖炭翁》是第三十二首,作者在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宫”指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皇宫所需物品,本来由官吏负责,到市场采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控制采买权。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和“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这首诗就讲述一个以卖炭为生的老翁辛苦烧制的一车炭,被“宫使”用极低的价钱强行买走的故事。这首诗以七言为主(四三结构),间有三言,节奏感强。诗作连续换韵:“翁、中;色、黑、食;单、寒;雪、辙、歇;谁、儿;敕、北、得、直”,读来朗朗上口,韵律感极强。而七年级学的《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则收录在“梁鼓角横吹曲”中。首句“卖炭翁”作为题目,文末虽没象《新乐府》中有些篇那样卒章显志,但在矛盾冲突的高潮中结尾,这是诗作留下的“补白”,给我们无穷的想象空间。当卖炭翁饿着肚子牵着困牛回终南山时想些什么?他以后的日子该如何过?他的结局会怎样?卖炭翁“苦”:伐薪烧炭苦,生活艰难苦,偏远天寒运输苦,哭诉无门苦。千古名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卖炭翁的矛盾心理将“苦”展现到极致。我们同情卖炭翁的遭遇,不能不憎恶“宫市”的罪恶。而世上不是只有一个“卖炭翁”,这是普遍现象,百姓生活的困苦、统治阶层的压榨就可想而知了。结尾含蓄有力,发人深思。
为了达到这一创作目的,诗作还运用两组对应性描写:一组将卖炭翁和宫使在肖像、动作上对比,一组将“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进行数量上对比,在强烈反差中凸显底层人民的悲苦,宫使的飞扬跋扈、仗势欺人。以上这些可作为教学的点
教学创意:围绕“读”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上的特点。
2、熟读成诵,理解诗作内容,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品味文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心理等描写。
4、比较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在形式、情感和写作方法角度之异同。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熟读成诵,理解诗作内容,体会情感。
2、品味文中精彩的描写。
教学难点:品味文中精彩描写。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
背诵《钱塘湖春行》,诗意概括白居易其人其作,引出课题。
询问学生预习本文时,发现和平时接触的五言、七言诗有何不同。
二、知识卡片
1、“新乐府”(结合课后补白)
2、时代背景:“苦宫市也”。
三、活动一: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骑、将、系
2、读好七言节奏:四三结构
(运用“示例法”)
四、活动二:译读课文
1、结合课下注释直接翻译文本,认识白居易作品通俗易懂特点。(运用“示例法”)
2、概括诗作讲述怎样的故事?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诗人抒发什么情感?
3、朗读文本读好情感,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及和重音。
五、活动三:赏读课文
1、思考:从哪个点来理解、分析诗作内容?学生发言。(据现场状况适当提示故事情节、卖炭翁境况、环境描写、写法等)
2、抓住两组对应性描写:卖炭翁和宫使肖像、动作对比描写,千余斤炭和价钱对比。
六、活动四:比读课文
出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对比表格,概括总结两篇诗作在形式、情感、写法上的异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