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神奇,新入职一个月后,2018年的第一周,周三,是回到公司上班的日子。早上九点多,部门领导就找我说,我们部门每个月都有内部培训,有的时候是我有的时候是部门同事。我以为是人力资源相关的培训,虽然没有系统,至少应该是社保相关的培训吧,但是入职第三天,领导你已经给我进行过单独培训了呀。在我心思转来转去的时候,领导说:“当初面试的时候,听你说过趁早,这个我觉得很不错,所以我建议你来给大家做一次培训,时间上一个多小时左右。部门同事吃完饭后大家去会议室,你来讲讲就好了。”内心是激动的,因为我最爱的趁早竟然可以分享给公司同事,但又是惶恐的,因为我从来没有上台做这么长的演讲或是分享。
就算是大学里面,做课题或是小组活动,我讲PPT也不超过十分钟。记得大三上《社会保障学》的时候,我们小组抽到谷歌这个课题,轮到我来讲解,既然是福利嘛,从创始人到发展历程,从各项发明到他的影响力,当然偏重福利,谷歌的福利在PPT上面展示了很多张。吃的喝的玩的工作环境员工关怀到养老退休统统图片展示,真的,当时做这个PPT我花了很长时间,各种主题试用,最终用了一版浅色系,最后一页的“谢谢”简直了,很有年代感。说了这么多,我上台给班级小伙伴们讲述的时候,心路坎坷。因为老师在我讲到第3页PPT的时候,进展还在创始人是谁谁谁,和哪位小伙伴怎样创立了谷歌,直接打断说,主要向同学们介绍谷歌公司的福利,你在这里讲述创始人与公司发展,这样是不行的。就像你们大四要写的毕业论文一样,这样给我的感觉就是头重脚轻,一篇论文的摘要或是前言,就是你这篇文章的主要思想。论文的主体才是篇幅最多值得你去写的,不要掺杂太多无关紧要的东西,简洁大方,你做的PPT也是一样,讲解主要内容,次要的我们可以一笔带过,或是简单的叙述一下就可以了。好了你继续吧。当时脸真的红透,好吧,继续讲解,给同学们看各项福利,多棒多好也不是我们的,希望大家能够进入到像谷歌这样的一家企业。谢谢大家。
记忆中去讲台的次数好像并不多,一般都是小组类型推选代表,我当然不是代表哈哈。但是单人的还是有一些,比如永远逃不过的毕业论文答辩。噢,还有,英语方面,一般的班级内部小组活动,演讲的代表是我。也没有过几次,提前写稿子,背呀背,站上台,声音抖呀抖。毕业答辩也是,情景模拟很多次,终于上战场了,被评阅组老师问的哑口无言。深深记得:既然你选择了迪尔综合激励模型,为什么对象要选择销售人员,为什么不选择其他的员工类型?为什么呢?我站在台上思维混乱,我为什么选择销售人员啊?其实很简单因为我在易车实习啊,最多的员工类型就是销售人员啊,他们可以帮我填问卷啊,数据的来源准确性高啊,。就这样很简单的问题我都没有回答出来。所以我又上台恐惧症。我认为。
关于部门分享会这件事,我要好好琢磨琢磨。文字写得真的是胡写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