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分个人打分:2.8分
今天上午刚刚拿到这本在当当网上卖了100多万套的书,不得不说到手时颇有些失望,四本精装本加在一起,壳子都比内容要厚。翻开书,虽然绘本的色调、画风颇有特色,但是人物画图可以说得上是草率了,与精美的封面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细看内容,更觉得实在是不能叫做“绘本”。首先故事性极差,内容不连贯。除了开头交代了主人公“牙牙”来到山东住上一段时间的时间背景外,其他地方看起来似乎与“牙牙”没有任何关系。其次,作为科普性的读物,名词琐碎,内容不成系统十分杂乱,看起来更像是把百度百科上的关键词串了一串。这样的一本书,实在是不能称之为一本好书,好绘本。
假设在此书出版之前,我们就下了这样一番定论,那么它之后的销量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打脸”。幸而拿到这本书时,它的销量已成定局。不管怎样,作为读者自是能有一番评论的,那么我们就来谈谈为何这样一本书,能卖出百万的销量?
我认为此书的成功,离不开以下三点心理。
一、现代人对自然亲近的渴求心理
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脚步。据统计,2016年我国城镇化率达57.35%,城镇常住人口已达79298万人。人是大自然的杰作,从诞生之初就是在自然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在城镇化率越来越高这样的背景下,现代人对于久违的自然会自发产生一种的渴求心理。
我们不难看到,如今的农家乐越来越多,城镇郊区的果蔬农园里,最常见到的已不再是农民伯伯挥锄头种地的场景了,一群群的城市人来到城郊,通过体验种植、采摘农作物的过程,与自然亲近着。
成年人还可自己想办法接近自然,可是儿童该怎么办呢?现代儿童的升学压力大,很多小朋友从幼稚园起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不仅要上学,还要上各种补习班。连学习的时间尚且不足,家长哪还会主动带孩子出门到城郊玩耍。
除此之外,高科技的发展使得互联网移动端走近了每个人的家中。我们越来越少看到有小朋友愿意走出家门去捉去取、打泥巴仗、跳跳绳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冰冷荧屏之后,玩着眼花缭乱的手机游戏,比如王者荣耀。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会引发一种担忧感,我们是自然之子,如何能不了解自然?
这本书恰好应势而生。
二十四节气是什么?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华儿女千百年来与自然的相处、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不管是书名还是绘本的插图绘制,一种清新的自然之风随之而来,书中不仅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等名词的释义,更包含了对许多风俗、自然现象的解释。对于家长们来说,这正是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了解自然、接触自然最好的作品。
二、国人对文化自信的心理诉求
自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对外来文化“西学东用”的思想一直占据在国人心中,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也正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如果说一百年前,中国百年受辱史带给国人的是文化严重不自信,那么现在,也正是我们强调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现在,国人亟需的,便是对自身几千年历史文化的认同,我们称之为文化自信。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在不断上升,跻身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而与这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一同成长起来的,正是我们的80后、90后,相对60后、70后来说,他们更加开放、自信,也更乐于承认并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的伟大之处。
于是我们看到了种种支持国产的头条:无论是书籍、电影、电视剧甚至是动漫、游戏。越来越多的国产制品开始强调国风、强调中国化元素,以此激发出一种对文化、对国家的认同之情,博得网友好感,赢得口碑与赞誉。就拿最能见到利润分成的电影市场来说,不管是今年狂揽50亿的《战狼》还是去年的《大鱼海棠》又或是前年的《大圣归来》,都是基于“国产”、“国风”、“传统”的外壳之下的。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也正是当前此种文化氛围下的产物。出版方清楚地意识到,这批与共和国经济一起成长的80后、90后,也正是现在最年轻的的父母们,牢牢掌握着网络话语权。同时自小被强调“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他们,不仅认同国风的理念,更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有一种类似使命感的情怀。如果在书名与包装上下功夫,推出一套充满着“中国味儿”的绘本,不仅能在网络平台上得到这些群体的赞誉,满足他们对儿女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的强烈诉求,更能引发他们潜在的巨大购买力。于是,《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就这样被推出了。
三、绘本知识的严重缺乏
如果是一个长期对国内外优秀绘本有所接触的图书人来说,《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可以说完全是不能被称作是“绘本”的。
长期以来,国内的不少读者都对“绘本”还产生着偏见,认为其是图画书,就是一副画上配点文字解释说明。对于绘本文字要求的故事性、贴合性、连贯性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认识。
于是,尽管会对此书的厚度作吐槽,但是论起内容来,却很少有人会提出这本书故事的连贯性、逻辑都存在着严重问题,甚至连最基本的绘画插图,都没有做到精美。
不得不说,出版方还是挺机智的,明确地知道家长购书目的是什么,于是在科普性名词上掩盖似地加以文字构成故事,在各个节气后增加了唐诗宋词的版块,使书完美地达到家长们“既希望能够放松孩子,又能从中学到知识”的购书心理。
当然一本书如果光是虚有其表,那么一定是会被市场所抛弃的。这本书能畅销百万套,不仅是各大网络平台在大面积推送的。从一定程度上讲,不管是对儿童视野的开拓,还是对家长心理诉求的满足,它的功能性可以基本达到及格线以上,不至于被狠批为“坏书”、“烂书”。
只是,这样粗制滥造绘本的方式,又到底能延续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