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杭州不像长沙的闷热,而是空气中弥漫着潮湿,像来自钱塘江。
本来计划打车去西湖边吃午饭,司机心地非常善良,说不要到什么楼外楼,哪些都是给外地人吃饭的地方,要吃就去吃当地人开的土菜馆,这些信息对于一个吃货来讲是何等的重要,于是果断的肯定司机大哥的话,来到他所说的龙井产地,土菜馆聚集地,大哥说这里可以下车了,你看看这几个都可以,里面还有。这几个就是路边的,门口已经很多车,而里面的,一眼望去已经是茶树深处的几户人家,想必这里才是真正食客要找的地方吧。
常喝龙井,确没见过真的龙井树,这次看到漫山遍野的茶树绿油油的,而阳光正好,蓝天白云,热已经补贪吃乞盼的胃给打败了。
有好几户都是品茶人家,但不见饭店,终于走到路的尽头,发现了钱师付茶莊,想想碰一下运气吧,还真不错,午时十一点半,一吃白掛衣服一眼能看出是厨师的人正在门口屋,躺着休息,问后说正常营业,但客人无,既来之则安之吧,来到后面,原来这后面就是茶山旁边,这里放眼再看遍地的龙井,竟然莫名的感叹,原来这里就是源头,前台两位大姐看起来不是专业的餐饮人,没有寒暄没有职业的笑容,反正纯朴地问你吃什么,递过来菜谱,让你座在风扇下,递过来老板娘从泰国背回来的防蚊药膏,说是专为自家人和客人使用,点了两道菜,开聊。
终于知道点菜大姐,也就是老板娘,姓朱,家里姊妹五个,有两个做茶,走路过来这几户都是她们的亲属,因为是杭普,所以我听得有些吃力,但是还是大部分能听懂的,朱姐说,老头喜欢弄茶,就是谢师付,这房子当年有人买也没有卖,虽然说可能卖个千八百万的,但是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这茶树都上百年了,谢师付喜欢自给自足的生活,更享受爱茶的人没事来座座,大家一吃聊聊天,热闹,大姐也说很多当地的老奶奶们,把孙辈人送上学后,白天就来到她家,一座就是一天,喝茶聊天,到了晚上再把孩子们从学校接回家。大姐有退休金,家里3亩茶,弄个吃饭的地儿,因为不做广告也没有幌子,所以来吃饭的都是熟客,甚至有上海的老朋友专程来吃饭,这茶山也是全部手工炒制,讲了她和老谢的分工,讲了采茶的艰辛。
因为在开聊前我是主动的问起了这龙井的事儿,所以大姐才拿出她家现存的两个白布袋子,放在餐桌上,指给我看,这大一些饱满的是2600一斤的,也是改良品种,这看起来顏色更深一些的,叶片小一点的老树的,1200一斤,其实差不多,我说哪就来两个杯子,沏两杯对比一下,大姐有点靦腆地说,如果你真买,品是没有关系的,我马上说,对比一下决定买哪一袋里的,大姐就用自家暧壶水,沏了两杯。
这两杯茶啊,水倒下去,香气也就出来了,先闻是必要的功课,从心里讲,这低价位的确实更清香一点,是哪种泌人心脾的香,淡且耐品,而这贵一点的,有些平常,是好茶但平常的哪种,因为我喝过当地人邮给我的所谓的狮峰明前,所以心里还是有数的。
再看叶片漫漫展开,这时有水已经慢慢的绿了起来,雀舌的概念大姐竟然没听过,也是啊,采茶做茶还仍旧是茶农,而贩茶的却是商,无商不奸,于是就有故事,但是大姐纯朴的可爱,跟我讲起这茶事来,滔滔不绝,采茶时是非常辛苦的,雇来的人都好多是老朋友了,不但管吃还有好言伺侯,不然人家可能就不要你家里干跑去别人家。
这茶树是特意让他长不高的,采茶的哪几天要把握好时间和节奏,区别叶片大小,保证茶树成长得规律,大姐说手炒茶都是谢师付亲自来,她负责前期的工作,温度200度的手工炒制,她的手都会长厚厚的糨子,这行的辛苦,所以做的人少了,连自家的亲属都把茶山包了出去,而她们还在这里坚守,大姐带我去看了她们的炒茶的地方,见识了很多好物件,大姐说现在年轻人不得懂,大姐唯一的儿子,去学了设计,大姐说是盖博物院哪种公装的,平常也不回来,30岁好几的人也不结婚,我劝她年轻人都这样,像我40几岁就知道啥是重要的了,应该过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大姐说是,走了一圈还是要回来,以前这里没有建这条路里,也就是没有这两排树,西湖就在边上,一眼就可以看到,现在不行了,守得这里的树啊,老宅还是有感情的,过得是个人气,我很认同大姐说的话。
菜上来了,非常好吃,大姐说,食材是新鲜的,这鸭和猪蹄一起吃是她们独创的,要慢炖一上午才入味软烂不失嚼头,这就是做菜的火侯吧,鱼肉也细腻,菜香引得大姐家里呛毛呛吃的一只狗一只猫都出来寻味,我也就分了一点给它们,看它们满足的慵懒着,心生很多的感慨,这大概就是生活的味道吧。
最后买两了两份,一份二两,自用和送人一份,这里是可以再来的,不为别的,大姐说的话我信,人我喜欢,茶好喝菜好吃而已。最后发现这里是:双峰里鸡笼山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