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和一位在我这里做咨询的小朋友聊天,小学四年级。小朋友告诉我,第二天他们要进行数学小测验,我问他,“对于这次考试有信心吗?”孩子回答我,“没有信心。”
“为什么没有信心呢?你最近学习进步很大呀!”
“哎,我每次考试都是那样,不像我同桌,每次考试都能拿满分。”
“哦,那你有信心能拿90分吗?”
“没有。”
“为什么?”
“因为我每次考试都上不了80分,70分多一些,唉,怎么努力好像都是那样,爸妈也不觉得我数学能考的很好,我也不觉得。”
孩子为什么对这次的数学测验没有信心?尽管他最近的数学学习表现不错,但是他还是担心自己这次又考不好。
孩子为什么还没有参加考试就认为自己考不好呢?第一,以他平时考试的经验来说,他没有上过80分,所以,这次考试可能也不会是例外;第二,父母也不觉得他能把数学学的很好。
还没有考试,就觉得自己一定考不好,如同,还没有比赛就认定自己一定会输的运动员一样,这样的孩子,就是自我价值感有些低的孩子,有些缺乏自我认同感,换句话说,孩子与内在自我的链接不是太好。
自我价值感是个什么玩意?
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体看重自己,觉得自己的才能和人格受到社会重视,在团体中享有一定地位和声誉,并有良好的社会评价时所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自我价值感比较高的体验者,通常会表现的自信、自尊和自强;反之,则容易产生自卑感,自暴自弃。
实际上,自人类诞生的那时起至农业社会崛起,数百万年以来,生存都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除了可供采摘和狩猎的资源是有限的之外,每一个出生的婴儿实际上都可以算是一个早产儿,哪怕他是足月出生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和鹿、马等动物相比较,它们刚出生的宝宝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就可以自行站立、奔跑,甚至觅食,但是人类的孩子不可以,他们要经过四个月的时间才会爬行,十二个月左右的时间才会直立行走,必须要经过成年人十数年的抚养才能够独立生存。
所以,这就造就出在每一个婴儿身上都具有的心理特点——不安全感。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不安全感,小婴儿才会去寻找安全,才会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察言观色,讨父母的欢心……而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个,“让自己存活下去”。但是,在这种资源有限的、不确定性很大的生存环境中,不是每一个生命都有资格存活下来。只有那些健康的,能被成年人认可的,有生存价值的和生育价值的人才有资格活下来,否则就会被群体所抛弃,而如果被群体所抛弃,那么他在这样恶劣的客观生存环境中面对的就只有死亡。所以,几百万年的这种生存选择,使得每一个人,不管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生成了一种能够被群体所接纳的自适应装置——每一个人无时无刻的都会不断地自我反馈:我是否可以生存?我是否可以被他人所接受?我是不是具有价值?是否具有生存的价值?如果没有,我该怎么做?如果不能被他人所认同,我该怎么做?
所以,问题出现了,“我是否具有生存的价值?”,“我是否能被他人所认同?”,“我是否能够生存在这个群体中?”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谁给定的?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吗?
没有。没有标准。我们能否被这个群体所接受,我们是否具有生存的价值,不是公平、公正的考核出来的,没有考试,有的仅仅是身边权威者的评定。远古时期,部落的酋长、巫师、智者、朋友、亲人,他们的评定直接决定了一个人是不是可以继续生活在这个群体中,是不是应该被放逐,是不是应该被消亡。时至今日,本能驱使着我们继续承载着,包括父母、老师、领导,甚至是除了“我自己”之外的所有人的评价。尽管这些评价可能是偏颇的,可能是错误的,可能评价的人也没啥水平,可能评价的标准也不完全相同,但是,就是这些评价,让我们自己无时无刻的不断自我反馈:我是否可以生存?我是否可以被他人所接受?我是不是具有价值?是否具有生存的价值?如果没有,我该怎么做?如果不能被他人所认同,我该怎么做?
这些人对“我”的看法,决定了“我”是否拥有生存的价值,我是否可以被群体所接受。如果他们的看法是在不断地否定我,那么我的生存价值就会降低,我可能就会出现两种反馈模型:
其一,你们说的对,我就是这样的,我不配,我为了生存,我就必须要不断地去讨好身边的每一个人。
所以,你就能理解下面的这些现象了。
(1)有个孩子告诉我,“我不配学习好,因为我是猪脑子,满脑子都是浆糊,学什么都学不明白”;
(2)有个孩子告诉我,“我是班级里的差生,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知道我每门功课都很差,我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我的成绩就那样,我怎么可能学的好?再努力也是没有用的,学不好的,别说别人,我自己都不相信”;
(3)有个孩子站在楼顶,大声地喊,“我不配活着,妈妈说我不配活着,爸爸也说我不配活着,我,为什么还要活着?”
其二,不,你们说的不是“我”,我要抗争,我要讨回公道,我要证明我自己是有价值的。
所以,你就能理解下面的这些现象了。
(1)当我的孩子考试没有及格、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各种原因犯错误请家长的时候,我很容易情绪崩溃。不是因为我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而是因为这个成绩证明了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证明我能力不行,没有价值;
(2)当我的孩子当着很多朋友的面顶撞我,不听我控制的时候,我很容易变得歇斯底里。不是因为我的脾气不好,而是他这样做,证明了我没有能力控制很多局面,其实就是证明我能力不行,没有价值;
(3)当我的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的时候,我一定会找一万个理由来证明不是我的错,甚至我会选择和老师对骂、动手、跳楼。不是我不懂道理,而是老师这样做证明了我不是一个好学生,证明我没有能力,没有价值;
(4)……
我相信,你一定会十分认同我的这些感受,因为,很可能你在这种情况下,十有八九也会有如此的反应。毕竟我们都是人,都遗传了几百万年来应对现实挑战的各种生存策略……
我也相信,现在你也一定能分析出下面这个案例的成因了:
因为一篇《三打白骨精读后感》,五年级的女孩缪可馨在作文课后,走出教室、爬上栏杆、从4楼跳下,仅仅10岁的生命就在这一刻终结。
老师的批改评语
在信息真实度不完全确定的情况下,我们不对老师做任何评论。但,仅从评语的五个大字来看,孩子要拥有正能量吗?当然要。但要求孩子时时刻刻都“表达正能量”,稍有偏差就要进行否定,这是不合理的。
幸运的是,有一位语文老师就提出了很棒的观点:“我们告诉孩子要勇敢,要乐观,要传递正能量,但我们不去了解他们为什么不乐观,不正能量,不陪伴他们去战胜心灵的黑暗,只站在作业的背后拿着红笔去评判他们表现出来的结果。每一个真正爱孩子的老师和家长,都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正直向上。但这种‘正能量’的价值观,不是由教育者强行附加的,而是孩子自己形成的。要让孩子形成,首先要让他们感觉到这个世界的善意与关怀,而不是强制和羞辱。要给他们时间去成长,不要急于否定。”
“正能量”不是话术,不是高分,而是对这个世界的善意和关怀。
这就是今天的主题,有关如何架构孩子与内在自我的链接的第一部分的内容:什么是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下次我们来具体讲述“如何架构孩子与内在自我的链接”的具体方法,我是麒麟爸爸,曾经在一线教书十余年,现在侧重于精研未成年孩子心理因素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转发或者收藏,关注亦无不可,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