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对城关二中八五班的学生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他们的作文集《初见》在学校的军训成果汇报演出后举行了捐赠仪式。刘畅放学回家就迫不及待地给我分享了他的喜悦:“哈哈,我们出书了!”
“在旬阳我们学生第一个出书吧?”
言语间满是骄傲。
(一)
拿到《初见》一书已是开学后,封面上的“我那么爱你,你尽可注视别人的脸,但请信任我这颗心”的句子吸引着我。让我如孩子般地如饥似渴——谁最可爱,孩子最可爱,孩子的习作最美。
读完卷首,读后记,再读正文,是我这么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后记中,欣媛妈妈的“文字为证,我们相伴成长”触动了我的心。“现在偷的懒,就是给将来挖的坑”,老师班会上的话让我心梗了一下,想起了自己一直在努力弥补知识的艰辛,想起女儿招考上班后说的话——过去玩的时间现在还得一一补回来,985、211毕业的学生就是有实力——现在不努力,以后的生活让你加倍的偿还。
作为家长我是“自私”的,看完卷首和后记,迫不及待地找刘畅的习作,虽然早已看过多遍,但变成铅字后,禁不住捧在手心里一读再读,当妈的骄傲无以言表。看完刘畅的,我又开始了“自私”行为,找寻熟悉孩儿们的习作——
最喜欢宇轩成长日记那篇“同桌,你怎么能这样”,看完后我笑的直不起腰,那个小同桌就是当年的我呀,文章让我穿越到30多年前。同桌那委屈的眼神,愤怒的脸,一跺脚转身离去的背影,还有我那不可一世的骄傲。
谢谢轩轩,让老姨心动了N次,回到那少年时代,心又被岁月的琴弦拨动。
想你们了,我的同学,你们都好吗?
子浩的习作“美篇制作妈妈帮”,看妈妈写给儿子的信,告诉孩子自己的成长经历,小小年纪打工,不被尊重,很心酸。子浩在文中问“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农民和工人做出来的,他们应该不会再那样做了?”这一问,让我这个成人感到汗颜。好在妈妈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子浩的成长创造了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子浩妈妈,忘掉过去吧,你的勤劳、忍耐子浩明白,孩子会越来越优秀的。
(二)
看着孩子们的习作,心中满满的感动,想到了刘畅,心中感慨万千。
畅儿到二中刚好一学期,变了,一直烦乱忧郁的脸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从前低头走路的他变得抬头挺胸迈开大步了。
作为家长我是失职的,我知道孩子的压抑,频临崩溃的边缘,自己却无法控制火爆的脾气,经常发生战争。我俩都不服输,想赢,吵架时,才思敏捷、刻薄的语言喷薄而出!
我们的战争在孩子的叛逆期里迅速升级!
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他鬼扯,直接动用妈妈的权力,拳脚相向。儿子怒目而视、铁拳紧握,狠狠的地说:“你以为我不可以打你吗?”老公拦在我们中间,紧急斡旋,阻止一触即发的“核战”。儿子坐地大哭,“我就是没有用,你把我打死算了”,我颓废的回到卧室,心如刀绞……
说好的不再动手呢?
多少次我无法入眠,多少次和老公争吵,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休学。我们给孩子,也给自己按下了暂停键。
第一次见到郑老师,是老公送孩子到二中插班时在教师墙上拍的照片,认识了她那张阳光自信的脸。
第一次聊天是在微信上,她问孩子的优缺点,当老师让说说孩子的优点时,我有点发愣、迟疑,满脑子都被他的缺点占据。郑老师看出了我的焦虑,帮我分析了孩子的性格特点,教我怎样去引导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悬着的心稍稍有了点儿安慰。
对待孩子的教育,我不懂,对他爱极、恨极。
我固执地以为,付出就要有汇报。对孩子的愿望无条件满足,孩子必须还一个成绩的对等!然而,我的希翼被孩子一次一次折翅,失望、焦虑,一度时间我都有了轻度的抑郁。
在我的世界里,没有过渡色,不白就黑。对孩子要求严,根本没有想过去倾听他的心声,没有耐心和方法与他交流,老师不断地和我交谈,平抚我的情绪,借以修正自己引导孩子。
我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偶尔看看朋友圈,郑老师的文章吸引了我和老公,那欢畅的语言,幽默的话语、“语文湿地”的丰采,带给我这个文艺老青年莫大的享受!
老公把郑老师的很多文章搜索出来发到自己空间里,他说看了郑老师写的“牛角沟”,他想到了自己的老家,那曾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自己是那么的欣慰,我笑他“是不是有点衣锦还乡的味道?”
一篇文章能给人带来安慰、产生共鸣,无疑,作者是成功的,走进了另一个人的心中。
看见好的文章我也写写随笔,老公既是我的第一读者也是我的指导老师。老公的指导让我进步很大,我妈说我是“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恶鬼杠家神。”哈哈,我妈说的,好玩吧。
老公的主业是写新闻,对散文随笔,只是喜欢。像我一样的喜欢。我喜欢写,但苦无老师指点。总是写好了搁置,隔段时间再看,仍是停滞不前,遭遇写作瓶颈,要是有个老师指导,该有多好。
多年的等待,老师来了,怀着忐忑的心留言,当个插班生请老师指导我,和同学们一起写《遇见》,没想到老师答应了。
“想有人提意见、找毛病,老师是最好的人选。”我好高兴,我和儿子是同学了。
(三)
和孩子一起写《遇见》,我其实有很大的压力。他们的文章我仔细的读过,他们制作的“美篇”文字优美、感情真挚,拍照的角度有的选的非常好,我无法企及。输一点不怕,但害怕输得很难看。
孩子们,老姨是不是太要面子了?不是呀,我不能输给刘畅,那样我就没有地位了。
《遇见》第一篇约稿发给老师,老师要求再改改。刘畅见后得意地说:“我的就没有返回来,看吧,你不如我!”我硬着头皮说,文章越改越好,老师喜欢我,对我要求严呗。
那一刻我很高兴,刘畅有自信了,我可以提高了。两个月的暑假很快过去,开学了,我长长松一口气,刘畅到校上学,我就有大把的时间看书写随笔。
假期为了更好的完成孩子作业,同时给我们放个大假,一家人团聚在关中。我一直崇拜的女神就在唐代,我想去看看那功过任后人评说的“无字碑”。这次难得的出游,刘畅写了三篇游记,篇篇出彩。我写了一篇《历史的叹息》,郑老师细细指导,耐心地帮我找出了问题所在,让我醍醐灌顶。
整个假期,刘畅写了10篇习作,我只写好了3篇,另外三篇没有出稿。和其中一个孩儿们25篇1.4万字的初稿相比,我这个大同学实在羞愧呀!
从孩儿们的《初见》看孩子的水平,孩子们的潜力无限,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个“千里马”,就等着郑老师这个伯乐把他们一个一个牵出来。不过我不嫉妒你们,老师说了我也是千里马,我知道老师安慰我这个老学生,但我高兴,我也喜欢老师鼓励,也想和你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四)
开学前几天,刘畅第一次说,在家没有意思,想上学。
我很欣慰。孩子一天在校有老师管教,我有时间干点自己的事情。每天我和往常一样,看看八五班的微信群,看到有孩子问老师好的吗,觉得奇怪。问才知道老师脚受伤了。
开学几天了,我这个粗心的孩子啊,你的老师受伤住院都不知道。郑老师一如既往地的在群里发孩子们在校的消息,发布作业、提醒注意事项,没有一点异常,难怪好多家长不知道。
后来,在郑老师朋友圈里发出的只言片语中,知道了事情的整个过程,心中难过又感动,写下一则短消息《坚强 敬业 爱》。老师一人在家,脚受伤住院没有床位,房主爽约退租搬家,新房子没有装修好……拄拐艰难上6楼,一地鸡毛。后来从老师的圈中得知孩儿们去看老师,蚂蚁搬家一样把东西运出。我在想,看着孩子们纯真的脸,老师也是笑着的吧。
要做手术了,她不能继续在病床上开展网络课堂,担心自己不能及时点评孩子们采写的新闻。手写了一份组长名单,安排四个审核人员,担心质量可以外聘。外聘人员不能及时点评时,手术后的她通过语音指导。这个同学的新闻缺事件,那个同学缺人物等等,孩子们在手机上改,再发给老师,老师都用极快的速度、专业的语言适时指导。术后的她要忍受多大的痛苦,隔着屏幕就能感受到她的坚强、专注、敬业和对学生的爱。
做过手术的人都知道,术后几小时是最疼痛的,隔着屏幕学生看不见,但她这种精神穿过屏幕带给学生无形的力量催他们成长,变得坚强。她做为一面镜子,一个榜样,默默地影响着学生,感动着家长、老师们。遇见这样的老师真是学生之幸、家长之幸。
谢谢,我的小同学们,让我遇见你们,我愿和你们一起长大;谢谢手拿戒尺的老师,让我今生遇见你,愿你永远有一双放光的眼睛,在我心里,你最可爱!
亮子说:作者畅妈,真名梁宏爱,农业局上班。正如她文中所写,因为孩子,我们结缘,因为文字,我们投缘。和这班孩子相处才一年时间,就感觉我们在彼此生命中已许久许久。若说要感谢,就感谢我们一起成长的缘。
感谢遇见,加倍珍惜,努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