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就对了》后有感
关键词:完美主义、行动、复利、链接、状态
昨晚上读了《做,就对了》,其中的大半篇幅都在反复强调以行动取代无休止思考的方法和收益。我虽然中枪无数,但也绝非个例,所以咱还是一起疗伤吧。
一、计划是大脑的游戏
作者最反对的就是精密的、长期的计划:从宏大的长期目标、一次成功的期待、无死角的考虑到多样的选择,这些看似高端的东西往往正在摧毁我们的热情和行动力。它们被证明是大脑的自娱自乐。
究其原因,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然而问题是无限的;任何一个小意外都可能毁掉纸面上的完美计划,而这个计划已经耗光了我们的精力。大家都知道计算机程序会出bug,工程设计会有变更,这些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敌不过实践的检验,更不用说我们的个人能力了。
当然周密计划也有成功的例子,比如菲尔普斯就喜欢在脑子里模拟游泳比赛中的每一个动作,并且借此夺冠。问题是,为了把这套动作练成了固定的程序,他做的比想的更多。
二、解药一:与人和事物建立链接
上文提到的菲尔普斯都离不开教练,不是因为他水平更高,而是因为他能提供视野、反馈以及交际的快乐。
这三种好处在生活中受到广泛的应用,比如最近流行的“跨界”,就是利用不同行业的视角来化解业内的思维盲区(其实即便是相似的人做一样的事,也会大大降低犯错的概率——假如两个人犯错的概率都是0.3,那么都错的概率就剩0.09了);政府通过网络放出调整政策的消息,以便快速地获得民意的反馈,从而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与人交流、链接本身就能带来好的情绪和状态,这样的记忆往往比自己对着书和电脑苦思冥想更加深刻(后者往往容易使人消沉)。
除了与人链接,我们还要体验各种事物,这样才能排除大脑中的刻板印象,接近真相(如果菲尔普斯一直想象游泳的动作,却不下水……)。用亲身的体验取代臆想,正如用别人的反馈纠正自己。以剽悍一只猫为代表的众多自由职业者,都是通过不断尝试不同的工作而变得游刃有余,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我们既然已经看到了这些好处,就应该抱着开放的态度大胆尝试。
三、解药二:提高频率
书中反复提到一些精益计划、努力、快速试错、化大目标为小目标、步步为“赢”之类的理念,其实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复利效应。当利率(反馈、修正)一定时,计息期越短,收益越大。其中的精益计划很有意思,它在借助他人智慧的同时,还减少了失败时的沉默成本,有助于我们果断放弃,重新开始——前文提到的政府在网上公布草案和猫叔们的频繁试错,大概也是这样一种应用。
此外,高频而及时的行动,有助于我们保持好奇并活动身心,从而大幅提升自己的状态,用积累的勇气和信心挺过最困难时期,迎来胜利的曙光。
四、行动的阻力背后,可能是“全能自恋”
书中有个没说透的地方,就是我们迷恋完美计划而不行动的原因。阻碍我们的恐怕不止是惰性或者“抵制情绪”这么简单。
按书中的说法,只要开始行动,就等于放下了眼前的抵制情绪;只要做到了关键步骤,就已经接近成功。而事实上,卡住我们的恰恰是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
不知大家是否碰到过类似的情况:比如我年初打算定投基金,于是花了几百块钱买课程,花了7、8个小时学习,花了3个小时从家里往返至证券公司注册账号,又转了5000块钱上去,然后在最后一步的投资上卡了两个多月。我早就干掉了关键问题,站在了成功的跳板上,却终究没跳下去。
按书中的说法,这说明我就是不想要钱,然而我的内心毫无波动。难道我就是习惯了贫穷而不敢改变吗?为什么这些观念的力量会强到这种地步?
背后的答案可能是与大脑相伴而生的“全能自恋”。
某些心理学家认为,人天生是渴望与人链接的,但是这种尝试一旦失败,就会感受到世界的深深恶意,从而使人退缩。这种感觉在婴儿时期尤为明显。另一方面,婴儿或许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会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连妈妈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照顾自己的——这种想法就叫做“全能自恋”,它靠大脑维持(详见下文)。
如果人从小一直没有充分感受到链接的温暖,就不得不保持这种“全能自恋”的状态,换言之就是退回自己的大脑里,从而闭塞了与人建立链接的通道,正如那些整天闭门谋划的人难以认识真实的世界。即便是那些更加成熟的人,一旦受到了严重打击都可能退回全能自恋的状态当中。久而久之,能陪伴自己的,就只剩下了大脑。
大脑会通过各种幻想来维持一个人的全能感:我是完美的,我全知全能,我一次就要做好,我不会失败,全局尽在掌握,我能一眼看穿别人,不用表达别人也能了解自己的心意,我甚至不用做就能成功,甚至根本不需要别人……看到这里,大家就能找见完美主义、拖延症和头脑计划的原因了吧?一旦真的行动了,全能感就会遭到破坏!一旦离开了大脑,自己将成为“弃儿”!
而我,可能一直活在自己的脑洞里,从而容易受制于某些顽固的观念。
五、然而还是要从眼前开始
“全能自恋”虽然是个复杂的问题,却非不治之症。与其独自面对这个深渊,不如把它化成容易达到的目标,比如多学习、多干活、多交流、多写作、多试错;既然自己能力有限,就从简单的事情开始,从眼前的开始,甚至是从错误的开始。一旦行动开始了,与大家建立链接的机会也就多了,身心也就打开了。这样一来,我们就可能逐步摆脱大脑的控制,拥抱真实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