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的书是《别把撒手不管当成静待花开》,文中小故事都似乎是身边朋友教子育儿的正面反面教材。
因为女儿成绩不是特别理想,再加上体弱多病,所以我总感觉自己不是合格的妈妈。最近变买了好几本关于育儿的书籍来学习学习。
正巧看到一篇爆文《我月入三万,也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我发现像我一样为教育子女迷茫的不止一两个。而我们这些第一次做妈妈的人都是在探索中,摸着石头过河,也不断反思,不断推翻过去自己的判断和做法。
第一、不是为孩子花钱越多,孩子进步就越大,收获就越多。很多人跟我一样,信奉“女儿需要富养,儿子需要穷养”。经常过着“子女如地主,父母如长工”的生活。比如,爆文中的妈妈月入三万,就让孩子暑假去美国游学,用了一两万,类似的消费可以节制。我们要训练孩子,并不是一定要通过多用钱的方式,比如像电视台《变形计》那样带孩子到乡下锻炼,说不定他进步很大,感触更深呢!我们不必“打肿脸充胖子”。我们可以变去泰山旅游到青城山旅游,过适当的调整。孩子一样可以得到锻炼。
第二、我们当父母的难免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有些遗憾。但我们不必沉浸在“后悔”中,我们更多地去改变。现在女儿十岁,觉得她不够好的地方是因为她三到五岁没有重视早教。那就应该想想在十岁时候该培养她一些什么,是该锻炼她做家务呢,还是培养她多运动,还是该规范她的学习习惯……不要等到她十八岁的时候来后悔:她十岁的时候我怎么没有好好教导她呢?每个人今天的气质里都藏着他过去走过的路,看过的书,见过的人。孩子更是如此。她十岁的成绩里藏着她五六岁的努力,而她二十岁的成功里也必然有十岁的勤学苦练,奋力拼搏。对孩子的教育,重要的是把握今天,把握现在,让她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形成优秀的行为模式。
第三、当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则。“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我教育女儿的经验就告诉自己,女儿的优点也是因为父母,缺点也是在于父母。孩子会收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是情绪上的影响,有时是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的。比如,父母热爱阅读,孩子也会热爱阅读;父母随时乐观开朗,心平气和,孩子也会乐观开朗;父母做事有计划,孩子也是有计划的人……有时还可能是父母的培养方式引起的,比如,父母有自制力,孩子就严于律己;父母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孩子便有开拓精神;父母欣赏孩子写作,孩子便写作积极……所以说,是父母的行为习惯和教育方式塑造了孩子。
第四、静待花开,慢火炖汤。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都不要急躁,教育需要从容淡定些,有时,年轻的父母特别喜欢吼吼叫叫,都应该反思反思自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