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1877年(清光绪三年旧历丁丑)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州城。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浙江省海宁州人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王国维的童年、青少年时期主要是在海宁故乡度过的。在他四岁时,母亲去世,他和姐姐蕴玉的生活主要由叔祖母照顾,受到其父的影响,开启了他的读书生涯。王国维的父亲名王乃誉,字与言,号莼斋,早年读书并精通茶漆肆等,做贸易之余,王乃誉还精通书画、篆刻、诗古文辞,博学多才,治学精进不穷,尤其擅长书法、著作颇丰。可以看出,王国维生活在一个富有文化修养的家庭里,而他从小也聪颖好学。1883年,他七岁起,先后入邻塾就读,师从潘紫贵及陈寿田先生,接受塾师的启蒙教育,并在父亲王乃誉的指导下博览群书,涉猎了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并初步接触到近代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维新思想,开始形成了读书的志向和兴趣。
1892年,王国维开始入州学,同年赴杭州应府试未被录取。1893年,又赴杭州应科试不第,1894年再赴杭州考入崇文书院。他自从考入州学后,并未用主要精力准备应试,而是从博览群书中产生了对史学、校勘、考据之学及新学的兴趣。1894年甲午战争以后,大量的西方文化科学向中国输入,王国维开始接触到新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追求新学的强烈愿望。虽然因为家贫不能以资供其外出游学,他仍关心时事,研读国外政书。1897年,他在同邑陈枚肃家中任塾师,而他不甘于在家乡为人作家庭教师,在父亲帮助下留洋学堂,向往出国留学。
1898年正月,王国维由父亲王乃誉亲自陪送,踏上了赴上海求学的航程,入上海《时务报》馆。同年二月,入罗振玉所办的东文学社。同年戊戍变法爆发,六君子遇害,王国维深感不平,感叹“颇有扼腕槌胸、搔首问天之慨”。1900年春,王国维为参加出洋考试及安排赴日留学事奔波,在罗振玉的资助及藤田、田岗两位日本教师的帮助下,在1900年12月赴日本东京物理学校学习。因病于次年由东京返国抵沪,返家养病。
王国维的编译工作,始自东文学社时期,日本留学后,他又在罗振玉办的《教育世界》发表了大量译作,并加以自己的论述,介绍了大量近代西方学人及国外科学、哲学、教育学、美学、文学等领域的先进思想。他从1898年到上海,至1906年期间,他以攻哲学为主,研究了康德、叔本华、尼采哲学,兼英法诸家,结合先秦诸子及宋代理学,又攻西方伦理学、心理学、美学、逻辑学、教育学,所译心理学、逻辑学名著有开拓之功。他自称这一时期为,“兼通世界之学术”之“独学”时期。
在三十岁以后,转治文学。他第一次全面地向国人介绍了俄罗斯文学家托尔斯泰,并对莎士比亚、但丁、歌德等进行介绍和比较,介绍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名著及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等人。同时,王国维还对美学、词学进行研究,写出了著名的《人间词话》,对中国戏曲史进行研究,撰有《曲录》等多部著作,为《宋元戏曲考》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王国维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上最著名的就是我们熟知的 《人间词》与《人间词话》,这两者又构成互相印证的关系。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经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王国维认为: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王国维别具匠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王国维又把这三境界说成"三种之阶级"。并说:"未有不阅第一第二阶级而能遽跻第三阶级者,文学亦然,此有文学上之天才者,所以又需莫大之修养也。",我们今天常用这"三重境界"来诠释爱情离合、仕途升迁、财运得失等等。王国维的阐释与这俗世的轮回的确是不谋而合的,这也是他的经典之处。读懂了这三重境界,或许就更能明白: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读懂了这三重境界,或许就更能明白奋斗的意义和成功的奥秘。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解体,王国维携全家随罗振玉东渡日本,在日本侨居四年。此期间,王国维在罗振玉的帮助下,可以静下心来做学问,研究方向转向经史、小学等。他与罗振玉一家是邻居,平时互相切磋,并协助罗振玉整理了大云书库藏书,并与日本学者进行了广泛交流。由于专力于研究新发现的史料,并能以古文字学为基础,研究古史,从古器物到古代书册、服装、建筑,所涉甚广,著述甚丰。此外,王国维在戏曲研究方面也有重大突破,所著《宋元戏曲考》,被誉之为“戏曲史研究上一部带有总结性的巨著”。
1923年春,当时溥仪的“小朝廷”要选海内硕学之士,王国维经升允推荐,到北京担任溥仪的南书房行走。按清代惯例,在南书房工作,大都应是进士、翰林以上学问渊博的著名人物,王国维虽只是布衣出身,但以他的学识,与杨钟羲、景方、温肃三人同时入南书房工作,有幸得窥大内所藏,曾检理景阳宫藏书。次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王国维引以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因家人劝阻而未果。“南书房行走”的工作也由此结束。
1925年,胡适、顾颉刚等人因崇仰王国维的学问,推荐他担任新成立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王国维推而不就院长的职务,而是仅任教职,讲授《古史新证》及《说文》、《尚书》等课程,从事《水经注》校勘及蒙古史、元史研究,此时他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他以其精深的学识、笃实的学风、科学的治学方法和朴素的生活影响了清华学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方面的专家学者,桃李门生、私淑弟子遍充几代中国史学界。同时他自身的学术也更加精进,学术成果丰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对古代历史古代地理等研究做出重大贡献,博得海内外学人的推崇和尊敬。
1927年6月2日,国民革命军北上时,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地再辱”的遗书,在颐和园鱼藻轩的昆明湖投湖自尽,在他五十岁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留下了最具悲剧色彩的“谜案”。8月14日葬于清华园。清华大学后设王国维纪念碑,至今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