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
有朋友说希望捐助两个学生。我对他说:“你献爱心的动机是好的,但要注意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如果只是想出点钱,请慎重。”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的学生W。W是一个单亲孩子,家庭的不幸让凡是教过他的老师都心生恻隐之心。因为和女儿同龄同级的原因吧,我很早就认识这个孩子,也知道他的不幸,也知道老师们都在帮助他。
每年,当救助贫困生的名额下来后,经常听到老师们议论说:“哪怕有一个名额,也要给他。”
每当名单报上去,负责这项工作的老师也会关照地询问:“有**吗?他太不幸了,对于他来说,这笔钱真的很重要。”
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他接受捐助的累计数额也不会是个小数字了。社会对他的关爱,如果他能感受到,那肯定是一笔很厚重的财富,远比几千块钱重要得多。
当W还小的时候,是个挺腼腆的孩子。他见人时,一副挺害怕的样子,眼睛时常不安地看着地面,说话也语无伦次的。我知道,不幸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往往是过早的学会了察言观色。也许,大人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就会影响到他,同龄孩子一句不在意的玩笑也会影响到他,甚至于一块小小的面包、一粒好吃的糖果,一双新鞋子,一件新衣服都会影响到他。他学习成绩一般,也许,从小就没有良好学习环境的他根本就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每次见他的时候,他总会怯怯地喊我一声:“老师。”便默默地走开了。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七年级。
八年级的时候,他开始活跃起来了。在走廊内,经常见到他与别的男生打闹的身影,直到有一次,有同学反映,W打架了。我到办公室的时候,他正与同学L站在我办公桌旁边,红涨着脸,喘着粗气。问其原因,他说两个人不小心撞了一下,就打起来了。在学校,这样的事是经常有的,由于言语不和或其它原因,这些处在青春期的孩子通常会用拳头解决争端。看到事情并不严重,我教育了他俩两句就让他们回到教室。
星期五下午放学的时候,L气喘吁吁地跑到办公室,说W从九年级叫来人,在校门口等着他,要教训他一顿。我发现事态严重了,因为以前他们两个打架,只是两个人的事,现在牵扯到别人,就成了聚众斗殴,这样性质就变了,是决不能允许的。我立刻下楼,在校门口找到W,并把他带回办公室。
“为什么还想打架?而且是聚众斗殴。”我声音非常严厉。
“我那次吃亏了,我不服,就想报复。”过了挺长时间,他才这样说。
“W,你知道吗?最该学习的人就是你,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你不是不懂,可为什么不去认真学习呢?”说完这些话,我发现W并没有低下头,而是把头拧向一边。我意识到我错了,也许我的话是有道理的,但有道理的话并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从W表情看来,他厌烦我对他说的话,也许这就是他变化的内在原因。从他的经历来看,因为穷困,他是很自卑的。每年捐助款下来后,人们便会不自觉的把目光投向他,碰到对他不熟的老师,同学们也会推荐他。现在想想,在我们社会向他献出爱心的时候,我们也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他的感受,如同不少家长一样,对待孩子就是想让他吃好喝好穿好,就想当然的认为孩子一切都好了。其实这里面,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与孩子进行心灵的对话,做孩子生活的引领者,对他们进行情感帮扶。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我们的帮扶太注重物质的输送,并没有引导贫困生走出自卑的阴影。每一个孩子,不管他如何的幼小,都有着我们难以想象的自尊,当这种由本能产生的自尊的不到正确的引导时,就有可能演变成为畸形的自尊,在遇到突发事情的时候,他就会想法设法的去维护自己所谓的尊严。W进入八年级的时候,自我意识觉醒促使着他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他知道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没办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欣赏,于是只能用打闹的方式进行宣泄。我不否认社会各界多次的帮助过他,可社会的救助只是解决他一时的物质上的困难,而没有唤起他本该有的自强自立意识。
八年级过去了,现在的W已进入九年级。他越来越叛逆,越来越不羁。走廊内,教室中经常传出他吵闹的声音,也经常看到打斗的身影。有一天自习课,他当所有的学生面,若无其事的与另一个学生对骂。
他最终会走向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