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与自我否定中,昨天发现有本书叫《被讨厌的勇气》看看简介讲述的就是如何看待人际关系,如何看待人生,如何获得幸福,似乎是很空泛的议题,管他呢,反正给了我一个不学习的借口,花了一整天看完了,好像想明白了什么,好像又什么都没明白,可能我水平太低看不懂哲学吧,至少我不再痛苦了。
先简述一下我的收获。过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现在的影响不过是“现在的我”赋予了它主观性解释,而未来也不是“现在的我”需要去考虑的,我只要与现在“理想的自己”比较,做好“此时此刻”就行;我应该学会分离人生课题,如何努力是我的课题,别人如何对待我的努力是别人的课题,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让别人干涉我的课题,那么人生就会简单起来;一切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一切幸福也来自人际关系,要学会从人际关系中自立出来,被人讨厌也是一种自由,也要学会和谐的与人相处,获得幸福感,提升自我价值,需要先接纳“满是缺点的自己”,然后认真做些会让自己有“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受的事情;人生不存在普遍性的意义,我真的不应该再去纠结活着的意义了。
一、现在的境况与过去毫无关系?
原因论: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末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目的论:先有了一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或恐惧之类的情绪。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目的论”。
这一点虽然违反我的思维顺序,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
文中用多年躲在自己房间闭门不出的男子为例,原因论强调现在的结果是由过去决定,男子不出门可能是由于在父母虐待中长大,但如果不是所有受到父母虐待的人都闭门不出,那就不能说原因决定结果,过去决定现在。按照目的论来分析,男子不出门,那么男子的父母将会特别担心特别在乎他,这便是他不出门的目的,他为了达到“不出门”的目的自己制造出不安或恐惧的情绪,也许听起来很假,他好像在装病,在无病呻吟,但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
其二,我们并不是因为愤怒才大声呵斥别人,而是因为大声呵斥能震慑别人,更容易让别人顺从自己,所以便制造出愤怒的情绪,实际上愤怒是捏造的,正如训斥女儿的母亲接到女儿班主任的电话,可以和和气气交流五分钟,挂断电话又可以重新拿起愤怒的姿态,这种可收可放的状态我同意是主观可控的。
采用目的论来思考问题是值得学习的,我最近陷在痛苦的情绪中难以自拔其实是为了“不学习”这一目的,从内心深处在逃避学习,逃避数学而制造出痛苦情绪。我也总是想着以前的过错,因为以前的影响,导致我觉得人生一片灰暗没有希望,这是不是也是为了逃避努力、不想改变而找的借口呢?
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现在的境况真的完全与过去无关么?过去的影响不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着么?还是说,其实这个影响也只是我主观赋予的,其实过去的事件不过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就像井水一直18度,但我们却觉得冬暖夏凉一样,都是“现在”的主观感觉而已。
把人生当作故事是很有趣的事情。但是,在故事的前面部分就能看到“模糊的将来”;并且,人们还会想要按照这个故事去生活。我的人生就是这样,所以我只能照此生活,错不在我而在于过去和环境。这里搬出来的过去无非是一种免罪符,是人生的谎言。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
我们沉湎于过去,总是抓着过去不放,认为过去对自己的影响太大了,觉得未来都毫无希望可言,人生早就注定,这样的想法实际上是为了达到现在“不努力”这个目的而主观制造的,自己不想改变、安于现状就拿过去说事,那些你所认为的极大的不幸实际上也只是你自己赋予的,可以说是你自己选择了它是“不幸的”,来达到“努力没有意义了”这一目的。沉浸过去的不幸也许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通过自己的不幸遭遇让别人同情自己,在任何事情上对自己“特别对待”,以此达到操控别人的目的。
二、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
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如果对方为自己做了什么一一即使那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事情——自己也必须给予报答。这其实并非是不辜负好意,而仅仅是受回报思想的束缚。无论对方做什么,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做的都应该是自己。
如果对方过得幸福,那就能够真诚地去祝福,这就是爱。相互束缚的关系很快就会破裂。
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与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处在同一个空间里,那就根本不可能保持一种自然状态。阿德勒说:”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己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好像有些明白了,我现在的处境都是我自己的原因,是我有着不健康的回报思想,强行的干涉到了他人的生活,甚至是到了想要支配别人的地步,这种受到束缚关系的破裂是必然的结果。我现在有点明白什么叫课题分离了,我看重别人,我信任别人,都是我的课题,别人没必要干涉,但是别人如何对待我的感情,那是别人的课题,我更加无权干涉,我必须要学会如何丢开别人的课题。
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 A 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你先有”要讨厌 A“这个目的,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而这么做是为了逃避与A的人际关系
这是因为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继而正在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那样感觉。
把改变自己当成操纵他人的手段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就像婚姻即将破裂的夫妻,无论对方做什么事无论对方说什么话都觉得讨厌,这是因为已经下定决心“结束这种关系”,继而在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这时候就算有一方在做着挽回的努力也是无济于事的,面对这种情况,分清课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你在努力没错,这是你的课题,但是你绝对不能强求别人会因为你的努力而有所改变,因为如何对待你的努力是他的课题,你无权干涉,强行干涉只是一种支配的欲望,只是一种极度自私的表现,只会适得其反。
三、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如果这个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那么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
原本主张的对错与胜负毫无关系。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句话我是认同的。
如果总是和别人比较,就会有自卑情结或者优越情结出现,那么就会把别人当成竞争对手甚至是敌人看待,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是自己的失败,所以无法衷心的给予祝福,也不能够为他人的幸福而做出积极的贡献,活得伪善又辛苦,实际上他人幸福与否并不会对自己造成影响,但是积极的祝福与行动却是会带来贡献感,这才是增加自我价值的方法。与他人比较会对世界充满戒备,与“理想的自己”比较才能产生正确的助力,会让自己明白自己的缺陷在哪里,问题的关键就变成了如何去弥补这种缺陷,这才是健全的自卑感。
四、不应该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
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标成了“满足别人的期待”,那工作就会变得相当痛苦吧。因为那样就会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这几句话我还是比较认同的,我们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其他人再怎么期待再怎么要求那也是他们的课题,与我无关。同样我如何选择也与他们无关,哪怕是父母、朋友,因为最后承担选择所带来的后果的只是我。别人也不是为了我而活,这点也得强调,那么当别人做出不符合自己期望的选择时我无权干涉,也不应该有愤怒或是埋怨的情绪,这是别人的课题。
五、人与人之间应该是横向关系,不同但平等?
既不表扬也不批评。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
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
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
经济地位跟人的价值毫无关系。公司职员和家庭主妇只是劳动场所和任务不同,完全是”虽不同但平等“。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无论是上司与部下,老师与学生,长辈与晚辈,还是同学之间朋友之间都应该看成横向关系而不是纵向关系
这一点我觉得难以理解但是值得思考,受到表扬会开心,我们大多数情况都希望受到别人的表扬,这是人之常情,文中提到这是看成了一种纵向关系,你自动把自己看得比对方低一个层次,那么才会有被认可的喜悦,人和人虽然有经济地位权势的差异,但是实际上就是平等的,没有人可以对你做出评价,你压根就不是为了获得他的认可而做这个事情的,他也并不比你高层次,哪怕他是上司、老师、长辈。我觉得很难,对上司、老师、长辈我们很自然的会认为自己低一等级,也会想要得到他们的认可,这也关系到今后的发展,这也是没有做到课题分离么?还是说过去决定不了现在,现在也决定不了未来?我能够做的只是今后尽量的不去随意的评价别人,适当的用一些感谢、鼓励性词语或者表达自己心情的词语代替,也许会有所帮助。
六、不要自我肯定而要自我接纳?
之所以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为了达到不要喜欢自己的目的,所以你才只看缺点而不看优点。
你也很害怕被他人否定。害怕被别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心灵受伤。你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也就是说,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这一点我不太认同,我并不害怕与人相处,也没有不与任何人关联,而是在受伤之后我反思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满是缺点,毫无价值,对他人起不了任何的作用,所以现在我确实是有了避免与他人接触的想法,不想再伤到别人,也不想被别人伤到。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而另一方面,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我所说的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接受这个“只有缺点的自己”,接受之后朝着我能做到的方向去努力就好了,这是我的课题,至于努力后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别人会有怎么样的反应,这都不是我需要考虑的,这是他们的课题。
你现在认为“无条件地信赖别人只会遭到背叛”。但是,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这一点就太圣人化了,无条件信赖别人,哪怕被多次背叛也不需理会,那是别人的课题,并且,很少有人能对被自己多次背叛还信任的人继续背叛,这一点只能说可以努力但是做不做得到就不一定了。
七、幸福就是贡献感,我对他人有用?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就可以
把幸福简单的看作是贡献感我也比较疑惑,我做了某件事情,不管这件事情帮没帮到别人,但是我产生了“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那我就有了“贡献感”,有了幸福么?文中提到捡垃圾这件事情,捡了垃圾没有人看到或者即使看到也没有表示感谢,那么以后还捡不捡垃圾呢?如果有了“我对别人有用”这一主观感觉,那么答案毫无疑问是捡,在这过程中也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也就是“贡献感”。
还有一点是获得贡献感的手段之一是获得他人认可,但是不能完全为了他人认可而活着,这就是失去了自由,分不清课题,获得幸福,获得“贡献感”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应该是一个主观感觉,只要我认为我有用就行,至于行为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也与自己无关,因为不是自己的课题了,强调的是主观感觉。
这就叫他者贡献,是在自我接纳之后,接受了“一无是处的自己”后,如何提升自己的价值,如何让自己不再讨厌自己的具体措施。
八、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如果人生是一条线,那么人生规划就有可能。但是,我们的人生只是点的连续。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
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人生真的不是线而是连续的刹那么?计划式的人生毫无意义?
就拿我现在考研来说,考研是我的目标,是我想要登上的山顶,我是在准备着,在努力着,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登上山顶之前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就算我现在放弃了考研,我之前的努力也是我的人生,就像爬山一样,爬上山顶有意义,但沿途的风景同样有意义,即使爬不上山顶也已经收获到了沿途的风景,那么去爬山的这一趟就是有意义的。
“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我所要做的只是专注于“此时此刻”,与“此时此刻”心中“理想的自己”相比较,我的努力只是为了成为那个“当下的理想的自己”,把人生的每一个刹那都当成是一个完结的状态,只要为每一个刹那画上一个完结的状态,那么哪怕我的人生突然中断,那也是完美而没有遗憾的。
九、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真是给了我很大的冲击,我前几天跟哥们谈心,我将自己所有的痛苦诉诸于他后,我问他我这种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活着有什么意义,以前伤害自己,现在恶心朋友,以后注定要让家人失望,那我还活着干嘛,看完这本书好像明白了些什么,人生本就没有普遍性的意义,纠结于意义本身就没有意义,至于朋友难受,家人失望,这些都不是我的课题,都不是我要考虑的事情,我所需要考虑的仅仅只是如何过好“此时此刻”,努力的做些会让我觉得“我对他人有用”的事情,这就可以了,至于我的行为产生了什么结果,影响到了什么人,不是我的课题想了也没有用,这么一想,人生好像也变得简单多了。
十、最后小注
书是讲述阿德勒心理学的,通过哲人与青年的对话引起读者的思考,并不是纯粹的鸡汤,只不过我把我的感受完全写成了鸡汤而已。本来阅读过程中有着很多感触,有很多东西想写,但是一到写起来又什么都想不明白了,以后再补充吧。
每一个标题都打着问号,一个是因为我确实不是很理解这些观点,真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哲人能与我交流解决我心中的诸多疑惑,另一个是因为想表达一下我内心的震撼吧。
虽然很多情况下我都更认同青年的想法一些,但是阿德勒的这种心理学确实值得我去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