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 第一部分
的读书笔记,提纲挈领地概括本书第一部分的内容,本书引用的书中也不乏佳作。
初读这本书时,感觉编排和叙述方式上很像《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深度工作是 xxx 这种章节命名方式类似于卓有成效是 xxx,也同样是用大量例证和步步递进的说明方式去说服读者接受一种观点,进而掌握一套方法论。深入读来感觉还是要比《卓有成效》讲道理的方式青涩一些,作者似乎太想把这种极好的思想推荐,甚至是灌输给读者,用语上给人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但这并不影响《深度工作》成为一本叙述清楚、立意深刻的好书,并且深度工作这项技能真的是太实用、太好了!
毕业工作后很快就接触了 GTD 的概念,工具也用了很多,确实受益匪浅。然而近年来越来越觉得仅仅是每天拉清单、完成、Review 不再能满足工作和成长的要求,尤其是参与管理工作之后,事情多、变化快到疲于应对,一方面肯定是自己学艺不精,对 GTD 的理论没有很好的利用,另一方面至少从我的理解来看:GTD 确实只能保证 Get Things Done,但是不能保证 Do the Right Things。于是,当我看到朋友介绍推荐这本书时就想试着读一下(我并不是一个很有精力读很多书的人),而当我读了此书的一小部分后则被其中的道理深深的吸引,心想:哇!这不就是我心心念念解决困苦的良药吗?这不就是我苦苦求索的成长之道吗?
《深度工作》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讲了 Why,第二部分讲了 How。其中不仅有丰富翔实的例证,也不乏对很多领域颇为深刻的见解。
Why 的部分分别从深度工作对知识工作者的价值、互联网时代人们深度工作能力的逐渐丧失两方面说明深度工作的技能在当今时代可以使你的工作事半功倍,使你在同行中脱颖而出;而后又分别从生物(神经学)、心理学、哲学三个角度论证了深度工作的意义,还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深度智人(Homo Sapiens Deepensis)。
作者全书的切入点十分巧妙,一开始不是讲深度工作的价值,而是利用自己深入的见解阐述了在新时代什么样的人才能获得成功。数字科技的崛起使我们的劳动力市场以一种未曾预想的方式发生转变,我们正处于大重组的阵痛期。``我们的科技日新月异,但是我们的很多技能和组织却严重落后。
因此在智能机器时代下,有三类人处于获利的一方,收获巨大的价值:
- 高级技术工人:这些人能够快速学习和掌握智能机器,为其所用把工作做得漂亮并具有创造性;
- 超级明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才市场逐渐可以全球共享,市场顶端的人将会取得成功,越来越多的个体要与行业中的超级明星竞争;
- 资本所有者:有资本可以投入新科技、促成大重组的人。
原书中这里提到
Stata
这个很流行的数据分析系统,由StataCorp
公司研发。
对于上文中的第三种人,这本书余下的内容或许已经不适合他们,因此作者重点为如何成为前两种人定义了两项关键的核心能力:
- 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智能机器往往很难掌握、同时科技变化很快,你必须能够快速学习领悟,一次又一次;
- 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掌握相关技能是必须的,但并不够。之后你必须将潜能转化为人们珍视的实在成果。
读到此处相信都是你我认同的观点,而此时作者才抛出本书第一部分的核心思想:获得上述两项关键能力依赖于一个人进行深度工作的能力。接下来很自然的开始分析深度工作如何帮助获得上述两项能力,“汇聚专注之光”,文中提到“刻意练习”的概念,进而论证学习是一种深度工作行为
,而掌握复杂工具正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掌握复杂工具后,想要得到精英级产出就需要:在长时间无干扰的状态下,批量解决困难却重要的智力工作。
这里提到一个概念“注意力残留”,即当你从某项任务 A 转移到人物 B 时,你的注意力并没后即时转移,你的注意力残留仍然在思考原始任务。
此后,作者又解释了深度工作不适用的职场类型:公司高管、部分类型的销售人员、说客,好在我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类人。
这里有一段对 Scrum 的描述对我有所启发:Scrum 避免了过多的即时消息,取而代之的是更规律、高度结构化、极端高效的情况会议(站会)。
过去我总以为 Scrum 带来的更多是敏捷开发流程结构,却从未想过这个流程帮助我们节省了什么。
原书中这里提到一本书《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
深度工作是少见。公司的开放空间理念和社交媒体对注意力的干扰,当今商业世界的潮流大幅降低了人们深度工作的能力。之前听过一种说法是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已近过去(从各大 Super App 的增长缓慢甚至下滑可见一斑,花钱买用户流量的成本日渐高昂),互联网产业逐渐转向“注意力红利”,近几年碎片化经济、共享经济大行其道,人们在互联网上浏览、消费那些自己也说不清到底对自己有何益处的内容,而各家互联网公司都不再考虑自身产品的实际价值,则无所不用其极的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转化为股东们的利益。
再说回到个体,开放空间理念之所以降低员工深度工作的能力却被 Facebook 等一众公司拥抱的原因,除了便于监管、节省成本外,主要由于当今时代对于知识工作者存在“度量黑洞”。知识工作者无法像体力劳动者那样以简单的标准衡量个人贡献,这一点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也有说明。基于“度量黑洞”的存在,造成了三种广泛存在的商业文化或现象:
第一、最小阻力原则:在工作环境下,若各种行为对于底线的影响没有得到明确的反馈意见,我们倾向于采用当下最简单易行的行为。最小阻力原则免去了我们短期内对保持专注和做计划的忧虑,却牺牲了长期的满足感和真实价值的产出。
一个例子是作者反复抨击的“联结文化”——期望人们能够迅速阅读和回复电邮,对于笔者来讲如今“联结文化”的注意力干扰绝不仅仅是电邮,各种企业级即时通讯工具对员工深度工作能力的恶劣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另一个例子笔者也深有体会:例行会议。例行会议作为一种简单的人员管理形式,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员工不愿自己去管理时间和工作任务,而是让每周迫近的例会逼迫他们在给定项目上采取一些行动,或者提供一种取得进展的可视幻象
。
第二、忙碌代表生产力,很简单,由于“度量黑洞”对于知识工作者自身也存在,在无法衡量自身贡献的时候,往往以可视的方式完成任务,然后去忙活下一件可视的事情,以此来自我认定或者让上司认定自己有“贡献”。
第三、对互联网的顶礼膜拜。这一点可以说是本书的另一主旨:屏蔽互联网。以网络为中心的技术垄断时代严重分散了当代人的注意力——人们利用每一个空闲时间浏览互联网上的内容,甚至在本应深度工作的场景下依然将注意力残留在网络上或者被网络诱惑。笔者在阅读本书之前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此的令人惊愕,原因或许就是“技术垄断并不会使其(网络以外的事务)违法,也不会令其不道德,甚至不会使其不受欢迎。只不过会使它们隐形,因此变得无关紧要”。
此处提到一本书《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哲学》。
作者希望阅读这本书的终极目标:系统的培养个人进行深度工作的能力,并由此获得丰富的成果。前文也提到,第3章从三个角度论证了深度工作的意义,同时这三个角度也分别打破了三个常识。
神经学角度:
与大多数人对自己人生主观经历的认识完全相悖的是,人的注意力决定了一个人的主观感受。
专注的做事可以让人忽略其他不快的感受;心理学角度:“一个人的身体或头脑在自觉努力完成某项艰难且有价值的工作过程中达到极限时,往往是最优体验发生的时候”,这种心理状态称作“心流”。深度工作带来的心流经历可以为你带来深度满足感,而与常识相悖的是
人们在工作时比想象中更愉悦,而在放松实则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乐
;-
哲学角度:人们往往讲
追随你的激情
,以为对职业满足感来说,最重要的是你所选择的工作。
实际情况是具体的工作种类是无关紧要的,你不需要一种稀缺的工作,你需要的是用世间少有的方式完成工作
,也就是说任何职业只要做到了深度工作,都可以带给人满足感,进而成功。这个部分提到两本书:《全神贯注》、《万物闪耀》、《程序员修炼之道》。
第一部分的最后,本书作者提出了“深度智人”的概念,笔者见识浅薄,无法理解到人类的发展方向,然而笃信的一点是一个物种的生存繁衍依靠的是每个个体的危机意识和对知识的深度所求,而非个体独立后的享乐与消费,个人和组织都应该持续不断的创造价值(这也是我认可“知乎”的原因)。创造价值,就离不开深度工作。
原本只是想依习惯记录一篇读书的心得笔记用于自己日后翻看,没想到针对第一部分就写了这么多。本文中尽量不涉及原书中的真实案例,一是为了精简概括,二是希望本文的读者也都回到书的阅读中,感受作者的循循善诱,一步步发自内心的认可深度工作的重要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