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问网
《易经》与儒家
有人说儒家只会关注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而不注重在这些现象背后的哲理,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全面的,因为孔子时代,《易经》就作为六经之一而成为孔门弟子必须要研究学习的书。《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序《篆》《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
孔子到了老年时喜欢上了《易经》,并亲自为《易经》作了注,这十篇注称为《易经》的“十翼”,其中有注解卦名和卦辞的《篆》上下篇,注解卦名和爻辞的《象》上下篇,解释八卦卦象的《说卦》篇,进一步解释乾,坤二卦的《文言》篇等。此外,还有《杂卦》和《序卦》两篇,这两篇则着重讲了六十四卦的理论。孔子是如此喜欢《易经》,竟至于把穿竹筒用的牛皮翻断了好几次。
由于孔子的提倡,儒家一直奉《易经》为根本经典。从汉朝刘音,班固开始,《周易》被奉为儒家六经之首,到了宋朝儒家发展出了一种新的形式,即理学和道学。理学从一开始就是以研究《易经》为契机的,周敦颐作《太极图说》,是理学正式成立的标志;其他代表人物几乎都有关于《易经》的论著,如象数学派的邵雍作的《梅花易数》,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作《周易本义》,说“某不敢教人看《易》,为这物阔大,且不切己”,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对《易经》的误解而为《易经》正名。
《易经》与道教
道教在创立的初期就把《易经》作为经典,道教徒把《易经》的深刻理论吸收,并使其渗透到道教的基本信仰之中。从道教发展史上看,以易解道是一个重要的现象。在道教看来,《易经》中的理论和《老子》中的“道”本质是一致的。北宋初年的华山高道陈传(陈希夷)对《易经》作出了重要发展。
陈传绘制出“太极图”,“先天方圆图”,“八卦生变图”等一系列《易经》图,成为中国太极文化的创始人。陈传还提倡用《易经》原理养生,著有《指玄篇》《观空篇》《胎息诀》和《阴真君还丹歌注》等作品。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易经》思想已经成为道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道教的神仙体系,方术仪轨,丹鼎符篆,还是戒律道德等方面,到处都充满了《易经》思想的影响。
=======育心经典是被报社和名校高中语文老师认可的,最全面、最系统,全国唯一一家有售后服务的经典推广机构。如果您家有孩子,或者您亲戚朋友家有孩子,请加上海雯雯妈QQ为好友:809263949(验证:育儿交流); 亲子教育QQ群:468205103(验证:育儿交流);微信号:13391032358。
一个人会走得很快,一群人会走得很远,期待更多朋友积极参与经典宣传。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
上海宝山公益读经班长期欢迎您和家人前来体验!
http://hunanyuxin.blog.163.com/
2012-5-5 14:51:32阅读1547评论0
2012-5-3 20:18:45阅读5006评论1
2012-5-3 20:28:40阅读2499评论0
2012-5-3 20:32:35阅读5169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