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点年纪,什么最让你不能忘记,是亲情,乡情,同学情,战友情,同事情,还是充滿欢乐,同舟共济的浓浓邻里情。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有过几易其居的经历,见异思迁,居住的条件越来越好,条件优越以至乐不思蜀。我却不然,再好的居住条件也难掩我对曾经的旧居一一金星里84号的深深的怀念。
这里曾经有我生活过的痕迹,有过我的少年,有过我的闺蜜,有过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有过邻居孩童之间的追打嬉戏,这里有过我不老的爹娘,更有众多心地善良,亲如一家的好邻居,拴不住的岁月,捆不住的记忆,逝去的时间带不走我对84号的美好记忆。
夸大点儿说,我家曾是楼内大家往来串门的中枢,大人,小孩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常常是班武刚走,班嬸就到,没有一个时辰,班叔又来叫。我家的小床,说大一点儿,全楼的小孩儿几乎都躺过,坐过,更有甚者,班静(唉,英年早逝)小时候更是脱光了屁股坐,好不雅观,又好不热闹。我家的这张小床,说来也怪,愣是坐出了众多出息小伙,班静自学成才成为单位须臾不可离的工程师,班武自谋出路成为单位举重若轻的栋梁,穆岩从这里走进了耀华中学,并以此为基,考入了国内知名学府。
父母在这里居住了近30年,至今让我引以为自豪是,他(她)们在众多邻居中获得交口称赞的口碑,父母均是农村人,谆朴的乡风,浓浓的乡情,朴实无华的言语,与人为善的精神,被他(她)们亳无保留地带到了城市,带到了天津,带到了金星里84号,并与84号原有楼风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充滿欢笑,充滿理解,充滿帮肋,充滿人情的至今使人难以忘怀的新的楼风,全楼人和谐共处,其乐融融,说其为当时社会居民楼中一支耀眼的奇葩,实不为过。当时条件艰苦,生活拮据,我和班辉,小佩有过骑车前往十里以外的李七庄买排骨的经历,我们曾经坐上楼下老朱的大卡车,手捧红宝书,风驰电掣般地奔向当时我们日思夜想的首都一一北京,至今我手里还珍藏着一张当时我和班辉,小偑在天安门前的合影照,当然,当时的红宝书肯定是被我们虔诚地捧在胸前。84号在承载着欢乐合谐的同时,也遭受着自然灾害的侵扰,1976年超强的唐山大地震不期而遇,楼震松动了,人震害怕了,全楼人不约而同地离开了一直以来赖以栖憩84号,又不约而同来到路边,支起了临时帐篷,逢难见真情,母亲被班叔叔夫妇妥善地安置在了一个帐篷里,两张床,分家而居,邻里情演变为亲情,在地震中得到了淋漓至尽地体现,地震警报解除后,人们纷纷回到了楼里,都在努力地恢复着各自的正常生活,直到此时,人们发现84号楼老了,容颜衰退了,楼里被拉起了钢筋,楼外墙体被打上了横的圈梁和竖的水泯桩,无疑,84号楼在这次地震中受伤了。随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道路的拓宽,84号被折除了,坚守在这里的楼里的最后一批居民,四散搬走了,我只知道班叔一家人搬到了解放南路其子班武小区内,后来我们还数次去看过班叔班嬸,重叙旧情。如今84号不复存在了,曾经的84号老人们也己先后离去,但老人们的音容笑貌与曾经的84号,时刻燎绕在我的脑海,久久不肯离去。逝去的亲人和曾经的84号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