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昨天突然浑身起小红疹,一热似乎就会很痒,小家伙会不停地抓脸挠头,看她的样子感觉无比的难受。在观察了一天之后,小红疹还没有消退,于是上午我们决定带她就近看医生。
不到9点我们就到了安医二附院,找了一圈车位停下来,再在自助机上办理好就诊卡、完成充值、挂号后大概9:15,挂号小票上显示就诊时间大约10:46,考虑到孩子比较小,我们抱着她避开人多嘈杂的大厅,在白天人员相对较少的一楼急诊处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静静地等着时间滑过。我们从9:20左右开始等,期间小宝睡了一小觉,拉完粑粑又吃好了一顿奶后,眼看时间到了10:20,我们又移步到二楼的就诊科室,问过科室前台才知道排在我们前面还有十来个人,于是我们继续等。11:00左右终于听到叫我们的号了,满心欢意去到对应的诊室,才发现原来叫号了只是预备就诊,还要在医生办公室门外继续排队等,这时我们前面还有3个人。最后总算轮到我们了,医生简单了解宝宝的情况后,用放大镜观察了下小宝的疹子,给出了结论:病毒性皮疹,无发热情况不需要处理,可以等自行退疹。考虑到宝宝痒,于是给开了点药,至此本次就诊全部结束,而真正看医生大概花了2分钟左右。等到宝爸拿药回来一看划价单,总价值0.09元。嗯,良心专家。
这样的就诊体验想必大家都有过,排队等几小时看病就几分钟,这个情况很无奈但这个怪圈似乎归咎不到任何一个环节上。就诊者遵照流程自觉挂号排队体现公平;医生自打坐下来就一刻不停的给人看病,有时忙的连水都喝不上,不能说不敬业;至于院方也通过开通微信预约挂号平台、医院公众号发布门诊排班表等形式方便大家提前获取相关信息,用自助机器代替窗口人工简化办卡缴费挂号手续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就诊效率,也还算有所作为。那就诊体验为什么还是这么不尽如人意呢?针对这个问题,个人有几点思考:
1. 优质医疗资源的相对集中,导致患者看病也相应集中。说白了,大家都更愿意去三甲医院看病,而且挤破了头都想挂专家号,因为感觉相对靠谱些。这就导致了一些大家眼中公认好的医院异常火爆,而另外一些医院尤其是分布率最高的社区医院相对冷清,可以说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平均直接导致了目前这种状况。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实现就诊者逐级分流,也许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这个问题。
2. 现在有些医院的就诊流程相对复杂,非常费时费事。很多时候医生都需要借助医疗器械或相关化验的检查结果来帮助判断病情,更何况有些检查结果医院之间有时还不互相认可(如三甲医院与次之医院之间),如果就诊流程过于复杂则可能导致患者需要额外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就诊体验如何能提高?这点我自己之前在妇幼保健院做产检就深有体会。比如每次做相关检查时,必须先挂号排队等医生开检查单,然后去做检查的地方再排队缴费检查等结果。幸运的话拿到检查结果够早,还能找医生再看一下给出意见,慢的话往往拿到结果时医生也到下班的点了。就诊者大部分的时间都浪费在反复排队上了,像B超这种每日限号的检查,一般半天时间肯定搞不定。如果在看医生前能有分诊机制,对一些简单的检查能预判并提前做检查安排,那么看医生的环节可能效率会高得多。
3. 医疗数据信息流动不够自由。不过本着尊重患者隐私,这点可能比较难实现,我倒是觉得可以做个设想。有没有可能未来患者个人的健康数据信息能一定程度上自由流动,比如附属医院之间。这样能避免相同的检查重复做,还能结合过往的病史、就医情况来综合判断病情。就相当于医生看到的是这个人的健康状况是有连贯性的,而不是只聚焦在此时此刻。
4. 私人医生领域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现在的医疗资源大部分是公共的,目前国内的私人医生普及度远不如西方国家。这是个非常大相对专业的话题,我只是单纯从就诊分流进一步细化的角度出发想到这一点,但毕竟我个人的了解程度有限,无发深入展开,更何况相对公共医院花费高昂,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负担得起的。
这个夏天我的注意力不断被AI相关的新闻吸引住了。阿尔法狗战胜柯洁;还有由此被人们记起去年的东京大学医院里的Watson用了10分钟时间,阅读了2000万篇医学论文,给一位60岁的罕见白血病患者给出了正确的诊断并成功治愈了她等等新闻。所以当看到3天前科大讯飞宣布与安徽省立医院共建“安徽省立智慧医院(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中心)”的消息,我不禁为之振奋,因为这标志着AI+医疗的新时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