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几年,再去回想高三,仍有许多熟悉的画面浮现在眼前。因为高三是新转的中学,初到新的学校当然是兴奋,因为这里有发小,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学习环境,在踏进学校的那一刻我暗自发誓,一定要在这一年考上理想的学校。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除了无知还有幼稚,因为我当时进的是一个重点班,就是仅次于火箭班的三(2)班,我刚进班级的那几天,时刻在想,我一定要考到这个班级的前三名,事实证明,我的这个想法真的很自大,有点高估自己的实力,但那时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后来的那一年我基本上没出过倒数第五名,好像每次都是倒数第五名,就好像我们后面几个人是商量好的。
至于成绩为什么那么差,原因好像有很多,但最终的结果就是没成绩,我高一在一所中学读了一学期,当时的原因是我中考没能考上重点中学,就勉强在个一般的中学先读着书,后来 就一直感觉是老师差,才导致我当时学不好,别人也在一直劝说,说学习主要还在自己,但是我心里还是感觉老师差导致我学不好,就这样硬撑着读完了一学期。等到高一下学期,我又转入其他县城的一所被认为管理很严格,学习氛围很好的中学,事实证明,一个学校好不好,老师好不好,不在于别人说,而在于自身去体会。
在高一下学期,我同样是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刚开始上课的那几天,认为转学是转对了,这里的老师感觉很负责,要求也很高,我就在这种环境下开始认真的学习,可是结果总是让人失望,为什么呢?因为发现自己完全跟不上节奏,上课就听不懂,至于课后的作业,也是应付老师,抄班里成绩好的同学,就这样稀里糊涂混了一年,啥也没学到。但是在高二的第二学期,一个老师的一句话彻底点醒了我,“你有没有那种发自内心的想学好”,就是老师的这句话,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我到底是不是发自内心的那种想学习好,想考一个好成绩,我开始反问自己学习的目的,我是为别人学习还是为自己学,也就是从那天起,我暗自下决心,我要为自己学习,要为了家人学习。我开始每天起早晚睡,也少了和同学的玩耍时间,一心钻研自己的学习,可结果总是不太满意,依然考不出理性的成绩,因为我的基础太差了,差到基本概念都不懂,怎么去做题,最基本的东西,老师讲了我都听不懂,老师说这是课本上的概念,可让我自己翻书看的时候,我依然是看不懂,因为基础差的一塌糊涂,成绩依然不好。
我发现了自身的一个优点,那就是,无论我的成绩再差,但是我相信,只要换个好老师,我在努力努力,就可以学好,我始终有一个学好的心态,依然保持了心底的那份自信,然而抱着这种心理,我高三再次转学,转入我们县城的省重点中学,进入了重点班,当然这当中曲折的很。基础差,老师再好,依然挽回不了我的成绩,整个高三一年一直徘徊在倒数第五名。
我甚至还搞不清楚高考的意义是什么的时候,高考就在那年的六月8号结束了,我 傻了吧唧也和别人探讨高考题难不难,至于难不难,我其实根本感觉不出来,因为高中三年啥也没学到。最后25号成绩出来,我考了357分,一个啥学校也上不了成绩,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对不起父母的辛劳,对不起父母的血汗钱,我深深的感觉到惭愧。
高考,让我看清了现实,看清楚了家庭的无奈,我告诉自己,我一定要考上一个好大学,我告诉父母,我要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