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梁襄王失望透顶,孟子离开魏国,再一次来到心心念的齐国。齐国也是新君即位,孟子对现任国君齐宣王寄予厚望。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齐宣王问孟子:“能和我说说齐桓公、晋文公的事吗?”齐桓公和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首,是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崇拜向往的偶像。
孟子回答:“孔子的弟子没有叙述齐桓公、晋文公的故事,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也没有听说过。没有办法,我给您讲讲能够统一天下的王道吧?”
齐桓公、晋文公称霸靠的是武力,是霸道,就像靠力气吃饭的年轻人,一旦年老体弱,就会被取而代之。霸道虽然能强盛,但衰落之期一眼也能看到。
倡导霸道,需要知晓很多阴谋诡计,纯是一片功利的心,和孟子倡导的王道正相反,所以孟子不说。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宣王问:“什么样的品德才能称王呢?”
孟子回答:“通过安定百姓称王,天下没有人可以阻挡。”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君主若是能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就会拥有无可匹的的力量。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hé)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宣王问:“像我这样的人,能够给百姓带来安定吗?”齐宣王对德政是心向往之,力不能从之,对自己的德行心知肚明,所以才有此问。
孟子回答:“可以。”
齐宣王不相信,问:“你怎么知道我可以?”
孟子说:“我曾听胡龁说,大王坐在堂上,有人牵着牛从堂下经过,大王看到问:‘牵牛去哪里?’那人回答:‘牵去宰杀祭祀。’大王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颤栗的模样,没有任何过错就被处死。’那人问:“那么废弃掉祭祀的礼仪吗?‘大王说:’怎么能废弃呢?用羊来替换吧!‘不知道有这件事吗?“
齐宣王回答:”有。“
孟子说:“有这个心就够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我则知道大王是因为不忍心。”
齐宣王说:“是啊;确实有百姓这样认为。齐国虽然狭小,但我竟至于舍不得一头牛?是因为不忍心看它颤栗,没有过错就被处死,因此才用羊替换它。”
孟子说:“大王不要奇怪百姓会认为大王吝啬。以小换大,他们如何知道原因?大王若是可怜牛没有过错就被处死,那么牛和羊有什么区别呢?”羊替换牛被处死,羊不也是没有过错吗?
齐宣王笑了,说:“到底是什么心理导致我这样做?我并不是舍不得一头牛而用羊替换。难怪有百姓说我吝啬。”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仁爱之情的流露,因为看见牛没有看见羊。君子对于牲畜动物,看到它生存的模样,就不忍心看到它死;听到它的声音,就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远离做饭的厨房。”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的天性,不知道这点,就会像齐宣王一样,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做事的动机。
王阳明曾说过,这种人是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不知道反观省察自己的内心。就像闭着眼睛走路,好坏全靠运气。但是哪有一直走运的运气呢,所以这种人终究会撞的满头大包。
若想睁开眼走路,可以先从体察自己的恻隐之心开始,再用体察恻隐之心的方法去体察内心的其它情愫,就能逐渐弄明白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就能做到致良知。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齐宣王非常高兴,说:“《诗经》上说:‘他人有心思,我揣摩出来。’说的就是老先生您啊。我自己的做出的事情,反过头来思索,竟然弄不清楚自己的动机。现在听老先生您这么一说,我感觉内心豁然开朗。您说这样的动机适合实施仁政称王,这是为什么呢?”
不要根据表象就给人贴标签,要换位思考,用心揣摩别人的心思,找到表象背后的原因,这样就能消除好多误解,开始变的通情达理。
齐宣王被孟子解开心结,非常高兴,对孟子的学说充满兴趣。孟子为持续调动齐宣王的热情,也为把事情说的浅显易懂,开始举例讲故事。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说:“有人和大王说:‘我能举起三千斤的重物,但是拿不动一根羽毛;我的眼睛能看清飞鸟身上的细毛,但是看不见一车柴草’,大王相信他吗?”
拉弓,设置悬念。为让道理自动显现,孟子极尽夸张对比,让结果不容置疑。
齐宣王回答:“不相信。”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恩情可以施加在牛身上,却不能让百姓享受到恩泽,不就是如此吗?拿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看不见一车柴草,是不用眼睛;百姓不得安定,是大王不施泽恩惠。因此大王还没有实施仁政称王,是不去做,不是做不到。”
放箭,打脸。这种先蓄力再放箭的讲故事套路,能让我们的表达更具有说服力。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选自《梁惠王章句上》)
齐宣王问:“不去做和不能做到两者有什么区别?”
孟子回答:“抱着泰山跳跃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真做不到。帮助长者折取树枝,告诉被人说:‘我做不到’,这就是不去做,不是做不到。大王不能施行仁政称王,不是抱着泰山跳跃渤海做不到,而是为年长者折枝不去做。”
夸张,极尽夸张,把细微难辨的道理扩大千百倍后再对比,道理就变的显而易见。
拉弓,蓄力;放箭,打脸,孟子的说服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