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互泰》之“天地自然”
——摘自《天人互泰》
“天”字最早出现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天”的本意是“颠”,即人的头顶,《穷通刍论》中曰“思颠上之颠,思宇下之宇,思道内之道,思物外之物,思身前之身,思己后之己。”中的“颠”、“宇”即是“天”的意思。
“地”字最早见于金文。《说文解字》中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地”与“天”相对,本义为物质,后逐渐引申为土地、大地、地表等。
人类对天地学说的认识水平,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高。从最早的“盘古开天地说”(古代中国神话)、“盖天说”(天圆地方说)到“浑天说”(地动说),到“宣夜说”、“地心说”、“日心说”,再到最具影响的“大爆炸说”、“星云说”,是一个历经了从低级到高级、从不断否定到不断肯定的发展过程,在这一漫长的认识过程中,既有充满着神秘色彩和宗教色彩的学说,也有科学依据的学说,且某些学说至今还争论不休。关于宇宙的起源,1932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提出了“原始原子”爆炸起源理论,后来美国天文学家伽莫夫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1948年正式提出了宇宙起源的大爆炸学说。其中,关于太阳系的起源,在“星云说”之前,人们把天体的运动变化也认为是“上帝”发动起来的,称之为“第一推动”。后来,“星云说”理论对太阳系的起源过程做了较详细的描述,其形成大约于46亿年前的一个巨型星际分子云的引力坍缩,太阳系位于距银河系中心约2.4-2.7万光年的位置,太阳的直径为140万公里,太阳系所占空间直径约为120亿公里,但还有待进一步的完美和充实。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受太阳引力制约在一起运行的一个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矮行星、彗星及其它星际物质等,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逆时针围绕太阳公转。在整个宇宙中,太阳系也不过是像大海中之一滴水珠。比太阳系更大的银河系,直径达10万光年,大小恒星有1000多亿颗。
仰望无垠天空,无边无际、无始无终。人们无论拥有多么先进的望远镜,也无法看到宇宙的尽头;人们无论拥有多么广博的知识,也无法了解宇宙的所有奥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从自身的立足点──地球开始,再扩展到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等。宇宙空间充满着无穷的奥秘,如:地球以外的星球是否也有生命存在?有的星体突然爆炸是怎么一回事?地球上为什么会接收到源于其它星球的电波信号?地震和火山爆发能否准确预测?小行星撞击地球能否防避?地球气候恶化应如何应对?……这一切一切,都带给人们丰富的想象,也有待人们进一步探究。
太阳 太阳是太阳系的核心星体,在浩瀚宇宙中,是距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自转周期在日面赤道带约为25天,在两极区约为35天,它的直径是地球的109倍,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太阳是一个炽烈的气体球,表面温度达6000摄氏度,球中温度达1700万度,其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还有少量氧、碳、氮、铁、硅、镁、硫等。太阳从里到外,由核心区、辐射区和对流区组成,光热能源通过辐射和对流传到表层,表层为“太阳大气”,分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光球上有米粒状组织、黑子和耀斑等活动现象。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就是太阳活动的基本周期。天文学家认为,太阳及所有恒星像人的一生一样,有幼年期、青壮期和衰亡期。当然,这个演变过程是极其漫长复杂的,太阳最终熄灭大约在50亿年以后。
水星 水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太阳最近的行星,直径不及地球的一半,它虽然被称为水星,实际上它是一颗干枯死寂的星体,公转一周相当于地球的88天,自转一周相当于地球的59天,它没有大气圈,昼夜温差达600多度,根本没有生命的迹象。其表面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环形山、平原和盆地。地球上看水星略带红色,由于它离太阳最近,故在强烈的阳光淹没下,人们很难看得到它的身影。
金星 金星是天空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星,它在太阳的东西两侧徘徊运行,天亮时有时在东方出现,称“启明星”,黄昏时有时在西方出现,称“长庚星”。公转一周相当于地球上的225天,自转一周为243天。其体积和质量与地球相当,靠反射太阳光发亮,也有大气层,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形成了一个“大温室”,地面温度高达近500摄氏度,生命也无法存在。
地球 地球与其它星体一样,是一个在太空中永恒不息地转动的球体,但它又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既普通又极不平凡的一员。地球的直径为12742公里,表面总面积是51000万平方公里,70.8%为海洋覆盖,29.2%为陆地和岛屿,在太空中看地球,它是一个蓝色美丽的球体。地球的结构分为三层,从里到外为地核、地幔和地壳。地核的中心是固态,外核的一层是液化,主要成分铁、镍等,温度估计在几千摄氏度以上;地核与地壳之间是地幔,占地球体积的83.3%,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等物质组成。地球表面为地壳,平均厚度为21.4公里,体积约占地球的0.5%。地表风貌有:大陆、高原、平原、山脉、山地、丘陵、三角洲、沙漠、绿洲、沼泽、河流、湖泊、盆地、峡谷、岛屿、海峡、海湾、大陆架等。地球蕴藏着各种不同的地下资源,金属矿藏主要有金、银、铜、铂、铁、锰、锡、钨、钛、锑、汞以及稀土金属等。非金属矿有石棉、萤石、云母、石盐、磷、石膏、明矾等。能量资源有地下热、风能、太阳能、水、铀、石油、煤、天然气、油页岩等,其中大多数资源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其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及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之分,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它拥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常见的气象有:风、云、雨、雪、雾、霾、雹、露、雷电、虹霓、彩霞、寒潮、梅雨等。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台风、龙卷风、地震、火山爆发、巨浪海啸、炎热雷暴、山体滑坡、高山崩雪、泥石流等。
火星 火星位于地球外侧,古人称之为“荧惑星”,因为它如萤火,位置也常有变化,充满神秘色彩。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5%,质量是地球的11%。火星与地球有很多近似之处,它既有四季的变化,也有昼夜的交替,公转一周是687天,每季172天,自转一周约24小时,昼夜温差约150摄氏度。其表面布满了沙丘、岩石和火山口,是一片干燥、寒冷、沉寂、荒凉的旷野。火星上的大气极为稀薄,其中95%是二氧化碳。迄今为止,人类在火星上还没发现生命形式的存在。
木星 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0倍,质量是地球的318倍,还拥有众多卫星,其中最大的一颗是直径为5262公里的木卫三。故被天文学家称为“巨行星”,西方将其称作天神──“宙斯”。它自转一周只需约10小时,但公转一周约需12年,每年经过一个星座,故在我国称之为“岁星”,用作纪年,也是12地支来源的重要依据。木星大气层厚度1000多公里,主要由氢和氦组成。据观测资料表明,木星是一个流体星体,其表面是一个高温高压的液态氢海洋,且有很强的磁场和辐射带。
土星 土星是一颗仅次于木星的巨行星,其体积是地球的745倍,质量是地球的95倍,它有很多与木星相似之处,也是一个没有大陆的汪洋星体,流动着液态氢,其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自转一周也是约10小时,也有众多大小不等的卫星,其中有一颗比月球直径还大1674公里的卫星──土卫六。它拥有美丽的光环,宛如一条绚烂的“项链”,光环厚15—20公里、宽20公里,光环由无数的小石块和小冰块交织而成。
天王星 天王星是人类在太阳系中发现的一颗新行星,是英国天文学家赫歇耳于1781年3月13日晚,用其自制的望远镜发现的。它直径是地球的4倍,体积是地球的60多倍。公转一周为84年,自转一周为15.5小时,也有四季变化。该星由于离太阳遥远,从太阳得到的热量极其微弱,其表面温度在零下200摄氏度以下。它也有众多卫星,也像土星一样有光环带。
海王星 海王星是继天王星后发现的第二颗新行星,它的直径约5万公里,体积比地球大近4倍,公转周期为165年,自转一周为15小时48分。它也有四季的变化,但变化速度十分缓慢。它离太阳更是遥远,因而表面又暗又冷,温度也在零下200摄氏度以下。它也拥有卫星,其中海卫一的体积比月球还大。
小行星 小行星是绕太阳公转的行星类天体,一般被认为是由太阳系形成时期的微行星演变而来,大的直径相当于月球直径的1/5,小的直径只有200米。小行星大多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轨道运行,形成了一个环状小行星带,现已观测确认的小行星数量有100多万颗,且大部分已编号。据巡天观测发现,小行星的数量每日都在增加,估计总量在50万颗以上。
彗星 彗星主要由水、氨、甲烷、氰、氮、二氧化碳、岩石等混杂而成,没有固定体积。它在离太阳较远时,温度较低,物质处于固结状态,这一固结体称为“彗核”。当彗核靠近太阳运行时,温度逐渐升高,物质升华,出现“彗发 ”,发出亮斑,它继续接近太阳时,由于太阳辐射和太阳风的作用,彗星分解成彗头和长长的彗尾,在夜空中状如扫帚(俗称扫帚星)。目前已发现绕太阳运行的彗星有1700多颗,其中,著名的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为76年。
月球 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天然天体,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其物质组成与地球很相似。它与地球平均距离是38.44万公里,其体积是地球的1/48,质量约是地球的1/81,密度是地球的3/5。月球总是以正面对着地球,自转周期与绕地球公转周期相等,都是27.3天,它的白天和黑夜均约半个月。月球本身不发光,月光是它反射的太阳光。月球表面是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和连绵不断的山脉,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大气的保温和海洋对温度的调节,昼夜温差达300摄氏度以上。因此,人类至今还没发现月球上的生命踪迹。
人类及其它生物生存的自然条件,除了需要时间和空间外,还要有载体(土地)、阳光、空气、水源、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等。
阳光 阳光是太阳上核反应发出的光芒,是最重要的自然光源,它的速度30万公里/秒,从太阳到达地球需要8分钟,经过大气层过滤后照射到地球表面。只有太阳光的照耀,地球才能变得彩色缤纷、获得温暖,充满活力、富有生机。“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照到人体身上,能使皮下血管扩张,杀灭皮肤细菌,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促进血液流通和内循环,改善人体生理机能,同时补充人体维生素、钙和磷等。阳光可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葡萄糖和氧气。它在50-60亿年内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土地 天覆地载,地是万物之载体。地,即地域,是指宇宙中各个星球陆地表面的土壤和基础物质等。现人们常说的土地,是指地球特定地域表面的各种物质,是地理环境中互相联系的各自然地理成分所组成,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大气、植被、地下资源等多种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土地具有自然性、固定性、特定性、有限性、差异性、持续利用相对性等特性。它具有:承载功能;养育功能;物质资料的生产功能;地下资源的利用功能;地理环境的调节、净化、循环、缓冲功能等。作为自然物质的土地是一切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自然宝库,人类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切活动对其利用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据科学测定,人类体内血液中的60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与地壳各种元素的含量比例十分相似。如果地表的自然环境一旦遭到了质的破坏,将对人体健康造成各种不同程度的危害。人类为了生存发展,要向周围环境特别是脚下的土地索取资源。人类早期,由于人口稀少和生产力水平不高,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不大,在很大程度上土地资源主宰着人类的命运。随着人口的逐步增加以及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也随之增大。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类对物质资料生产的需求飞速发展,利用土地资源的能力也空前提高,范围和规模速也日益扩大。但是,人类对其破坏和污染也日益增大,其中,对土壤的污染就像一把软刀子,正在不断剥夺着大片沃土和减弱其生产能力。土壤污染主要是土壤中某些有害物质大大超出正常含量,土地自身在短期内无法消除有害物的影响,严重的土壤污染可抑制农作物生长发育甚至枯萎。土壤污染主要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废渣以及农药、化肥等,尤其是重金属(铬、锰、镍等)污染造成的危害最大,人体一旦摄入后容易导致严重疾病,对农作物的危害也十分严重。此外,全世界每年因水土流失、沙漠化和盐碱化而减少的耕地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而人类在珍惜和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方面,也不可等闲视之。
空气 空气是指构成地球周围的大气,大气运动能量来源于太阳,其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范围也有大有小,因而形成了地球上不同区域的不同气候类型。空气是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其主要成分是氮(占78%)和氧(占21%),它是生命呼吸必不可少的气体,维护着人类及其它动物、植物的生存,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生命健康与生态环境。当空气中某些气体异常增多或增加了其它新成分时,空气就受到污染了。其中,人类生产和活动状况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等),还有垃圾焚烧以及城市发展、人口密度、生产方式等。当下,空气中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主要是煤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碳化氢、硫化氢和氨等,全球每年的排放量高达7亿吨。因此,减少污染、“还我清新空气”已成了全人类的共同愿望。
水源 水是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常温下是无色无味透明液体,是生命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喻为生命的源泉和摇篮。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盖,大约有14亿立方公里的水,海水占97.5%, 地球水圈介于大气圈和岩石圈之间,由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地下水及冰川等组成,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水圈处于不断的循环变化中。海洋和陆地上的水受热蒸发升入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雨雪降到地表,有的汇入江河,有的渗入土壤成为地下水,有的蒸发进入大气,往复循环。其中淡水是指含盐分小于0.5g/L的水,地球上淡水的储存量仅占全球总水量的3%,而这3%淡水中,可直接饮用只有0.5%,资源是十分珍贵的,且分布不均。时下,世界上已有60%的地区水资源不足,且水污染在全球既普遍又严重。当水中的有害物质超出水体的自净能力,水就发生了污染,有害物质包括农药、重金属(汞、隔、铬、铅等)及其化合物等有毒物质,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致病微生物、油类物质、植物营养物,各种废弃物和放射性物质等。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是未加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医院废水等。水质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等会引起传染病毒的蔓延。据世卫组织调查,每年全世界有5000亿吨污水流入江河湖泊,全球有70%以上的人喝不到安全卫生的水,不少地区的人因饮用受污染的水而得病或由于缺水而死亡。此外,水污染给其他生物、植物的生存也带来巨大损害。因此,解决水质污染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是生命运动中不可缺少的,是构成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水、空气、食物)之一,是大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对人类的馈赠。它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分和膳食纤维等,它们和呼吸的氧气一起进入人体细胞,经过新陈代谢转化为持续生命运动的能量。其中糖类、脂类和蛋白质都是天然的有机化合物,分布于自然界,有的则取之于自然界的其它动植物中。食物一旦受到污染,必然影响和危及人类健康,其污染是指人们日常食用的各种物品(粮食、鱼肉、蔬菜、水果等)在生产、包装、运输、销售、贮存、烹调等环节中,混入了有害或有毒的物质。它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两大类,前者是有害的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污染的食物,后者是食物受到了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目前,全球食物污染问题必须引起人类的高度重视。
温度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一般是指环境温度和动物体温。科学家研究表明,人类在适宜的环境温度内才能生存和繁衍,人的正常体温是36-37摄氏度,30摄氏度是人体感觉最佳的环境温度,气温40摄氏度以上高温会令人不适,甚至休克或无法正常呼吸。人类生产生活中对大气的无节制排放会引起地球整体升温,如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地球温室效应等,从而影响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环境。“温室效应”是气候直接受到空气中的化学元素影响而形成。当前,由于工业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等气体越来越多,致使全球气候正在变暖。按现状的发展速度预计,至21世纪中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增加近一倍,地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2-3度。这样,将造成南北极冰雪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后果将是严重的。
生物圈(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出现及对其活动有影响的地区,是地球表面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的综合统称。其范围在海平面上下约10公里,包括大气、陆地、水圈和岩石圈,是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诞生和适宜生存的特有空间,包含生物链和所有微生物的生态环境。据统计,大自然中约有200万种生物,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形成生物群落,靠摄取自然界中的空气、水分及土壤里的营养物生存和繁衍。各生物群落在一定的范围或特定的区域内相互作用,在适宜生存的环境中相互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不断传递,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生物循环系统。该系统由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周围的非生物环境等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生物圈是一个外部封闭、内部能自动调节的天然循环系统,圈内的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时刻在相互作用与相互变化中,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开放性及有限性等特征。生命圈存在的基本条件是:一、来自太阳足够的动力和热能。因为一切生物需要获得太阳能合成有机物才能进入生物循环;二、生物必需的大量液态水。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所有生命体大部分由水组成;三、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四、提供生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此外,圈内一切生命的活动促进着能量流动和循环再生,生命既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反过来也会影响圈内各种因素的不断变化。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在其物质和通常的流动中可分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微生物。当三者的能量交流相对平衡时,生物的生命活动秩序才得以稳定。因此,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被破坏。人类是生物圈中占统治地位的生物,当今人类的活动能量和科技能力,足以能使生物圈在不同程度上发生改变,如果超出变化的极限,自身生存的安全必将受到威胁。据资料显示,近百年来,全球生物资源(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衰退速度是惊人的。生物资源是自然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现在全球已有2500多种植物和1000多种脊椎动物濒临灭绝的危险,其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增长和森林的减少,生物生长和栖息的环境遭到了破坏,其次是许多动物和植物被人类乱捕滥伐,再次是工业“三废”的超标排放和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大气和水质受到污染,危害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导致生物数量的明显下降。
自然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它具有客观性、必然性、普遍性、稳定性、重复性、恒久性等特征。从其种类划分有: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因果规律、生命规律、命运规律等,从其不同层次和范围划分有:普遍规律(一般规律)、特殊规律、个别规律等。它是由物质的客观性和联系的客观性决定的,其存在和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和改变的,人们只可以认知它、运用它,却不能创造它、消灭它。“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而辍广”,万物皆有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这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岁星约每12年绕太阳运行一周,地球上“三年风调雨顺—三年水灾—三年风调雨顺—三年旱灾”,这是星体运行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规律。四季交替、缺圆轮回、昼夜更迭、水往低流等,这是无机界的自然规律。新陈代谢、生老病死、兴衰荣枯等、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等,这是生物界的基本法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这是人类行为的因果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是价值规律。规律面前,人人平等,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谁就少走弯路,事半功倍。否则,必将受到它的惩罚和报复,以致南辕北辙,努力越大失败越大,付出越多损失越多,甚至遭灭顶之灾。在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中,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是最基本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和内容之中的灵魂,它为人们认识世界、洞悉事物本质,把握事物变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中国古代的智慧学说中,人们提出的“阴阳”、“正负”、“矛盾”、“五行生克制化”等思想,都深刻地反映出对立统一的道理。其实,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或过程,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关系的两个方面,就是“对立”与“统一”,也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两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联结。同一性是事物中稳定性的力量、斗争性是促使事物变化发展的力量,在分析两者作用的同时,不能只看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和矛盾运动中的作用,也要充分重视矛盾同一性的作用,因为在新旧事物的矛盾对比中,新事物开始时总是弱小的,需要寄居于旧事物的“母体”中不断积蓄能量,壮大自身,因此,如果急于求成或采取拔苗助长等“催生”的方式,那么,欲速则不达,势必以夭折或失败而告终。因此,如何把握好这个尺度和时机,是成败得失的关键所在。其次,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变化状态,即事物在保持原有性质前提下的一种渐变过程。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突变形态。量变质变规律告诉人们,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当量变到达了一定的程度时,就会突破事物存在的界限,发生质变,即“物极必反”、“日中则昃,月圆则亏”等道理,最后使这一事物向相反方向转化、消亡或变成别的新事物,新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又开始新的量变和质变,事物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再由质变到新的量变的相互转化、相互交替的无止境变化过程,由此推动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步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总结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行不义必自毙”、“若要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等道理,任何事物只要积蓄一定的量,就一定会发生质变。积小善者必成大善,积小恶者必成大恶,奉劝人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再次,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遵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新的肯定)”这一过程的规律。世界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不变的,它迟早要被自己否定。在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发现,任何事物内部的矛盾,都可归纳为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力图使自身的性质不变,中事物中的一种保守力量,否定因素,是竭力促成事物发生变化的一种革命力量。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和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过程,这对于人们正确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大有帮助的。否定就是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实质性飞跃,它是事物在量变到达一定程度时所发生的根本性质的变化,这意味着新事物战胜和取代旧事物,或者使事物从一个阶段飞跃到另一性质不同的新阶段,所以,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必要环节。此外,否定也是事物发展的联系环节,它使新旧事物,或事物的新旧阶段得以连接起来,防止否定一切和肯定一切等错误行为的发生。例如:儒学根植于古老的中华大地,是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情愫、心态、智慧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的形成和发展基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是与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社会制度紧密相连的、是统治阶级实施统治的理论工具,因而,也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对它要扬弃,而不是简单地抛弃,儒学中有价值的精神资源和思想光辉是人类社会任何时代都必须坚守的立身之本,其积极的一面要继承和大力弘扬。但儒学中的一些宗旨、观念、信条并不是一成不变、神圣永恒的真理,对那些不符合时宜的、不适应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必须批判与摒弃,使众多中国人摆脱那些不必要的束缚和煎熬。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一样,也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是物质世界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物质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不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可随意改变的,社会与自然界一样,时刻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中,每一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规律,一种社会形态被另一种社会形态所取代,都是客观的必然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所不同的是:自然规律是通过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变化显示出来的,社会规律反映的是人的社会活动规律,人类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自觉实践活动创造自身的历史。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多种多样的,一类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它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的规律等。另一类是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这些规律只有在阶级社会中才起作用的。如: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阶级划分的规律;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等。再一类是个别规律,它们只存在于某一社会或某一社会现象中。如: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规律等。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也具有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这两者是统一的,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但人不能随意地取消或改变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人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认识并掌握运用这种规律,直到实现人类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另外,社会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在体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同一性和普遍性的同时,还因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上的千差万别,体现出各有特色的多样性。如: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不是严格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依次演进的,实践的具体过程存在着多样性或偏向性。这种现实情况的出现,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主要有:一是自然条件的差异;二是历史传统的不同;三是国际环境的影响等。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社会运动和发展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曲折的,但是,社会发展的潮流及规律是不可改变的,历史发展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表明:不认识规律是无知的,不利用规律是愚蠢的,不尊重规律是危险的,不遵循规律是可悲的。当下,社会发展如果只是不断地追求GDP的快速增长,而不注重对自然资源及环境的珍惜和保护。那么,总有一天人类会自食其果,会遭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也不排除大自然对地球物种重新进行选择的可能性。因此,人类必须要进一步增强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紧迫感,自觉协调好天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类与人口 人类是地球上陆栖哺乳动物物种,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化学组成中,有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盐等,其中水分约占人体重量的65%。人体主要由骨骼、肌肉、血液、大脑等组成,其中骨骼206块,肌肉639块(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血液为人体总重量的8%,大脑(约由140亿个细胞组成、重约1400克)。人体分为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九大系统。人口方面,自人类诞生以来至1850年,全球人口才10亿左右,1930年人口20亿,1960年人口达30亿,1974年人口40亿,到1987年人口增至50亿时,联合国宣布了“50亿人口日”,以唤起全球人类对人口问题的关注。2000年时,全球人口已超66亿。目前,全球人口还在不断增长,平均每分钟增加100多人,如果按此速度发展下去,到21世纪下半叶,全球人口总数将达到100多亿。近几十年间,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最快,尤其以非洲为先。人口分布以亚洲东部、南亚次大陆、欧洲、北美洲为主,居住着总人口的2/3,且人口城市化的进程正在加速。此外,人口的寿命也在增长,直至2021年查询,人类平均寿命已超77岁,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天地自然是生命之母,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她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而且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天地自然是公正的、慷慨的,人类善待她,遵循其规律,取之有时,用之有度,她就会无私地馈赠于人类。反之,则会无情地惩罚于人类。珍爱和呵护天地自然,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望,早在我国古代,周文王曾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令:“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孟子》中也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鉴古可以知今,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资源作为资源作为劳动资料,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在社会生产中,人和自然是同时起作用的,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寥廓天际,璀璨星河,人类在这一共同家园中,保护天地自然这一使命,将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唯一的未来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