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想想:
如果回到十年前……
1
时间退回到2007年,大学刚毕业的她来到这座大城市。
和许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一样,她希望在这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大城市繁华绚丽的光影下,隐藏着更大的压力和更残酷的竞争,却也有更多的机遇和相对公平的环境。
她每天上下班穿梭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十年的时间,她从设计助理,一步步晋升为管理着20多人团队的品牌总监。
几年前房价还没那么高的时候,她在郊区为自己拾掇了一套小房子,虽然离公司较远,但至少有了自己的家,现在可以不用再为高攀不起的房价捶胸顿足。
她的父母远在家乡三线省会城市,身体健康,有自己的朋友圈和生活。
他们隔三差五通个电话,为避免彼此担心牵挂,早已习惯报喜不报忧。
她最害怕的事,是万一父母需要她的时候,她却不在身边。
如今,看着一拨又一拨涌入大城市的年轻人,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她”是想象中的另一个我。
2
这才是现实中的我:
十年前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一心前往上海打拼。
我坚信我所学的“服装设计”专业,只有到大城市才有接触一线女装品牌、成为我梦想的服装设计师的机会。
但此举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他希望我留在家乡做一名教师,过平静安稳的生活。
我的天性是敢冲敢闯爱折腾的,因此与父亲爆发了非常激烈的家庭战争。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要么互不搭理,要么见面就吵。
最后以我妥协收场,如父亲所愿进了家乡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教书。
很长一段时间,我沉浸在失落的情绪中,如同笼中困兽,尽管眼前有饕餮美食,却打不起精神。
但我还是尽我所能地去适应、去热爱新工作,也慢慢习惯这种波澜不惊的平静生活。
几年后,我收起了羽翼,磨平了棱角,在稳定的生活中游刃有余,却又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3
2011年的一次泰国旅游,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几个一边游历不同国家,一边学习、工作、生活的外国人,知道生活原来可以如此有趣、如此充满挑战。
压抑许久的叛逆终于再度爆发。
这一次,我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离开了“稳定”,到比上海更远的地方追求我一直向往的自由与挑战。
我在泰国生活的第二年,父亲拉着他的好友组了个10多人的团到泰国,美其名曰“度假”,其实是借度假之名到泰国看我。
他们回国前与我在曼谷机场告别时,我分明看到父亲眼中的不舍与闪烁的泪光,他却匆忙转身,避免让我看见。
我的父亲是一个刚强的人,这辈子我只见他流过两次泪,第一次是在爷爷去世的时候,这是第二次。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所谓的反对我去外地工作,不过是父亲对我的不舍!
他以他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女儿最深沉的爱!
原本我打算一直在国外生活,但每每想起机场临别的那一刻,就如同一根刺扎在心里,生疼。
我的闺蜜问我:“父母终有年老的一天,如果你一直在国外,将来你父母有病痛谁来照顾?”
我竟无言以对。
我有个朋友嫁给泰国华裔,常年生活在普吉岛。
她跟我说他们每年只能带孩子回国一次,孩子和外公外婆见面太少,缺乏亲近感。
我不希望将来我的孩子一年才能与外公外婆见一次面。
对于家的牵挂,不管是谁,不管走到哪都是割舍不下的。
4
那些留守的人,他们不见得没有出去闯荡的勇气与能力。
那些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独自在外打拼的人,“家”永远都是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有条件的人也许会想办法把家乡的父母接到自己身边,但对于大多数像我们这样普普通通的人而言,又谈何容易?
就算有条件,父母愿意吗?
他们熟悉家楼下公交车的线路,清楚附近菜市场的价格,要他们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熟悉的环境,对于他们来说有多难?
就算新环境可以熟悉,那他们那些相处了几十年的老友呢?
要他们离开家乡,离开熟悉的一切,陪着我们闯荡,对于他们来说,要割舍的太多了。
我们不能为了自己,而牺牲了他们的生活。
所以现实是,大多数人只能每年赶着春运的大潮跋山涉水回家。
5
我读过一个故事:有位女作家追随爱人的脚步去到一座孤岛。一座岛,两个人,过着神仙眷侣的生活。
她用一本日记本记录生活,星星和太阳代表快乐。
起初的一段日子,都是星星和太阳,日子久了,星星和太阳越来越少,只剩下通篇的省略号。
和大城市的许多夫妻一样,他们也无法摆脱生活的无奈与琐碎,当最初的美好褪去,只剩下一盏照亮暗夜的孤灯。
曾经我一度认为“生活在别处”,在我可望而不可及的远方。
十年前如果我选择走不同的路,今天的我会过怎样的生活?
这是一个永远也没有答案的问题。
但我深深感到:过去了,就与我无关了。
那段逝去的时光,仿佛很近,却又很远,记忆在斑驳的光影里只留下模糊的印记。
如果能回到十年前,我只想对那时的自己说: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