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最近是太过压抑着自己了,也不知道天天为什么都是如此消极,如此怀念过去的时光,准确的说是怀念那个时候的开心的自己。天天压抑着自己,从来了实验室就是这样,一年的时间节点,总是在一些不经意一些事情上,悔恨着抱怨着,知道什么都是于事无补,但是又能怎样。总是情感越来越脆弱,别人不经意的提起些东西,就湿了眼眶,再强忍着收回去,抑或装作不经意的抹掉。在外人面前强忍着不让眼泪流出来,不想被看做如此脆弱,可是眼泪不经意的总是打转,不晓得怎么回事,鼻涕也顺势而来,偷偷抹了一把,还是被发现了,想快点逃离,径直走出来,走到距离最近的厕所,关上门,压制不住的委屈与伤心,深深痛哭了一下,但是又不敢大声,自己憋着边哭边给自己擦干,就这样藏了30分钟,觉得释放了,但是哭过又一想,哭有什么用呢,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如果所有问题可以用哭解决,可能什么事情就简单了吧,不过发泄下总是好的吧,顺便排毒了。出厕所门,洗脸,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假装没事的走楼梯上楼,不敢坐电梯,担心遇到熟人,把头低下去,还为自己默默想了托辞,解释为自己看电视感动到不行,真是想得很多呢,到了实验室,默默走回自己的座位,不敢与别人对视,生怕别人一眼看到了你的脆弱与难堪。
最后,还是要靠自己的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最近看剧中,一开始会觉得贺涵这个人是过于冷血,但是慢慢就会发现这是他的原则,他有自己处理问题的手段与方法,我想可能他经历了职场太多的东西所以慢慢的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或者说他是成熟者的思考方式,每个人处理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都与个人经历个人成长有关吧。在成长与成熟面前,面对的永远不是当年年轻时候的稚嫩与任性,记得一期奇葩说,是在探讨变成了自己以前讨厌的模样,是不是一件坏事,罗振宇的话打动了很多人,他说:在人们成长的初期,就是先构成主观世界,然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那条沟,掉进去了叫挫折,跨过了叫成长。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无数次内心被击碎的过程,他把自己的玻璃心展示出来,也让大家看到自己的玻璃心,以及面对挫折时候的感受。我们每个人都感同身受,面对未知的事情,未知的领域,在一次次被击碎后,能做的只是捡起碎片重新拼凑起来,在碎片化的同时看到了别人的不一样。只能说在时间的长河中,在社会中,每个人前进的路上都在成长,都在成熟,不管是不是想要的,都在不断被改变着,雕琢着。之前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要去改变环境,而不是被周围的环境而改变。要最大化的做自己,保持自己的特色,不失去自我,可是谁又能保证自己会一点不变呢,不管是怎么样的改变,好的坏的,只能说是我们尽量随心而走不被社会太多改变,每一种都是自己有意抑或无意识状态下被悄然改变或者接受的吧,成长与成熟这个话题永远都存在争议,只有时间来证明哪些是对或者错吧,慢慢会发现没有绝对的事情。
在成长中,可能会变成以前自己讨厌的模样,但是评判讨厌与否的价值观可能也是相对的变化的,所有没有一成不变,只是相对合理。在慢慢与自己和解,与外界妥协。在每次遇挫遇波折时候,我从来不是一悲观的姿态,总是试图给自己灌鸡汤,打鸡血,把之前的道理反复讲给自己听,好像这样每次都能充满能量的走好下一步的路,但是久而久之,发现一时的鸡汤解不了更久时间的困惑。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话,心灵鸡汤所面对的这些人群,都在扮演着迷茫、需要希望、感情脆弱的社会角色,人处在这个阶段的时候,比任何阶段都需要关怀和爱。当一个人情绪失落之时,往往更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而忘记了自己最初要的东西,对于一些感性的人群尤为如是。感性,每次看到这个词,都设身处地的想到,感性的自己,感性这个词,在此刻仿佛是一个贬义词,它仿佛在意味着是你的懦弱与无能,仿佛是看不到一个理性的解决问题的头脑,而只是一味地感慨与苦闷。于是这句话,振聋发聩:一个人在遇到问题时,需要的是冷静与理性,有了这些他们才能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而鸡汤的目的不在于解决问题,而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从而使人的负能量转换为正能量,这正是鸡汤的荒谬所在。鸡汤,总是在习惯于他带来正能量,可是却发现,逻辑错误于他而言,是一场致命的硬伤。
每个人都喜爱夸大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其他人的感受。人们总是觉得,自己承受的苦难比别人大得多。所以当人们受到挫折时,总觉得自己是全天下最倒霉的倒霉蛋,只有当他们遇到一个比他更倒霉的倒霉蛋时,他们才得以振作。叔本华,《人生的智慧》中有写到:我们前半生的最后部分,亦即我们的青年时代,拥有比起我们后半生很多的优势,但是,在这青年时期,困扰我们、造成我们不幸福的是我们对于幸福的追求。我们紧抱着这一个假定: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寻觅到幸福。我们的希望由此持续不断地落空,而我们的不满情绪也就由此产生。我们梦想得到的模糊不清的幸福在我们面前随心所欲地变换着种种魔幻般的图像,而我们则徒劳无功地追逐这些图像的原型。因此,在青春岁月,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状况,我们都会对其感到不满,那是因为我们刚刚才开始认识人生的空虚与可怜——在此之前,我们所期盼的生活可是完全另外的一副样子——但我们却把无处不在的人生的空虚与可怜归咎于我们的环境、状况。
所以成为自己讨厌的人,你可能获得了成长,但是真正的成长是,用尽努力,你成为了你自己喜欢和欣赏的人,而不是你以前不服的人。不管我们最终成为我们讨厌的人是好事还是坏事,它都是一次成长的蜕变。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