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我国明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
家和教育家。
王阳明诞生于余姚北城武胜门内寿山堂(后改名瑞云楼》。其父王华喜爱绍兴山水,从余姚迁
居绍兴城内光相访。公元一四八一年,王华考取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次年,王阳明随父侨
居北京,十七岁时赴江西洪都(今南昌)结婚,寓居岳父诸养和官邸一载半,曾向城内铁柱宫
道士学养身之道。一四八九年十二月,他和夫人归余姚,在舟过广信(今江西上饶)时拜访了
理学家娄谅(号一斋),开始接受“格物之学”一-理学。此后,他搜集和研究朱熹的著作,曾
于一四九一年(弘治四年)在父亲的衙门里,企图依据理学家“格物致知”的办法,通过穷究
竹子,来认识“天理”,结果是沉思了七天,毫无收获,反而病倒了。于是,他以为圣贤高
不可攀,乃改学诗赋词章,钻研八股文,参加科举考试。二十六岁那年,北方边事甚急,他
又认为武事重要,转而学习兵法,“凡兵家秘书,莫不精究”。过了两年,他进士及第,“观
政工部”,曾 向明孝宗疏陈边务八条,提出了蓄才以备急、舍短以用长、简师以省费、屯田
以足食、行法以振威、敷恩以激怒、捐小以全大、严守以乘弊等措施,要求朝廷斟酌施行,
以加强北方防务,抵御外族入侵,维护国家的统一。三十一岁那年,他因病同家,在越城(今
浙江绍兴)东南二十里阳明洞( 今大禹陵附近委宛山瑞宫,尚有“阳明洞天”遗迹)室,按道
家方法进行修养,故世有阳明先生之称。
他于三十四岁开始“授徒讲学”与主观唯心主义者
陈献章的学生湛若水共倡“圣学”,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即是理”,“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创立了一切从“心”出发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第二年,南京
科道戴铣等人因反对明武宗宠任官官刘瑾而被捕下狱。王阳明抗疏引救,措词十分激烈,因
而也被逮捕入狱,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驿示。
在三年谪戍生活中,王阳明常常日夜端居静坐,悟出了所谓的圣人之道。荒谬地提出“道”只
要在自己心中寻找就可以了,不必从外部事物中去寻找。在他看来,要治理好国家,只有通
过“正心”、“格意”,加强封建道德修养,“去人欲,存天理”,才能平息统治集团内部的钩
心斗角,使劳动人民俯首听命。他在龙场的石洞中,写了《五经臆说》,并筑龙岗书院讲学。
一五 O 九年,他任贵阳书院主讲,提出“知行合一”说,反对封建士大夫的言行脱节、口是
心非的恶习。一五一 O 年,他升庐陵(江西吉安》知县,路过常德、辰州时,向门人冀元亨
等大谈龙场“悟道”的体会,并带他们一起入僧寺静坐“悟性”。一五一四年他在南畿讲学,
要学生们“存天理,去人欲,为省察克治实功”,就是用自我反省的办法进行修养,“克”去
思想上不符合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意识。
一五一六年,王阳明升都察院左金都御史,巡抚江西南部和福建汀州、漳州等处,在任上编
练地方武装,残酷镇压大帽山、大庾岭等地农民起义,屠杀义军一万八千余人,因而升任都
察院右副都御史。在写给门人杨仕德的信中,他提出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的命题。他说:“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
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他把农民的革命思想和地主阶级中-切有害本阶级利益的思想,都视
为“心中“贼’”,宣称要把它们清除掉。为此,他在赣南普遍兴办社学,以所谓孝、梯、忠、
信、礼、义、廉、耻等封建道德为教育内容,让青少年“歌诗习礼”,又在州修 濂 溪书院,
大量收容门徒,刻古本《大学》和《朱子晚年定论》,排斥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刊刻自己
的讲学语录-一《 传习录》,公开表明他的哲学理论与朱熹在方法上的根本分歧,目的是为
了更好地维护封建政权及地主阶级的利益。
一五一九年(正德十四年),宁王朱潦在江西谋反。王阳明一面上报朝廷,力劝明武宗要“易
辙改弦,罢斥奸谀,绝迹巡游,以杜天下奸雄之望”,一面利用朱辰潦倾巢外出、南昌空虚
的机会,从吉安出兵,攻下南昌,并在朱辰豪回师救援时,乘其不备,击溃其师,擒获朱辰
豪,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二五二 O 年九月,他在南昌接见了泰州人王银,传授“致知格物”之学。王银大为叹服,说:
“先生之学,精深极微,得之心者也。”便拜阳明为师,改名王艮。他就是后来把王阳明哲学
向下层传播的泰州学派的创始人。这时,王阳明门徒满座。他在讲学中提出了“致良知”的
学说,把“良知”说成是“知善知恶”,明辨是非的唯一标准。这是他承袭孟轲性善的观念
和受唐朝佛教禅宗“善端”、“佛性”等思想,以及朱哀潦谋反事件影响的结果。
一五二一年六月,王阳明升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但他没有赴任,原因是主政的大学士
忌才,平叛 纪功又不实。一五二二年正月,他在辞封爵疏中说:“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
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此臣之不敢受爵者,
非以辞荣也。避祸也。”反映了他在当时政治腐败,统治阶级内部倾轧不已状况下的心情。
也正因如此,他在仕途上才长期不得志。一五二三年(嘉靖二年)明朝廷曾一度宣布陆九渊、
王阳明之“心学”为非,但王阳明还是宣扬自己的“致良知”的学说,公开宣布“良知”以
外的知识都是邪妄和异端。-五二四年,因门人日增,他在越城辟稽山书院,招收绍兴府八
县及湖广、直隶、南赣等地三百余人入学听讲,郡守南大吉也拜他为师。一五二五年十月,
他又在越城西郭门内光相桥之东,立阳明书院讲学。他的哲学思想的宗旨是:“无善无恶是
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他传授给大弟子钱
德洪、王畿等人所说的话。
一五二七年,广西发生谣族、僮族人民起义,和田州土司的兵变,于是明朝延再次起用王阳
明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及江西、湖广军务。他抵达广西后,对少数民族上层人物采
取怀柔拉拢政策,对八寨和大 藤峡 、 起义人民,则采取血腥屠杀的手段,杀害了三千多
人,残酷地镇压了这次少数民族的起义。
一五二八年,王阳明病重离广西北归,于一五二九年一月九日病死于归途南安舟中,终年五
十八岁。墓地在今绍兴市西南郊花街。他的主要著作收录为《阳 明全书》,亦称《王文成公
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