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是很高的境界。
当王阳明提出这个知行合一时,自己已经真正领悟了知行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已经能做到行则顺思,思即行中。
知行不合一的表现一般是知行分离,知和行在两条道路上平行的运转着。
最常见的是行低于知,这里所谓的知,也只是口头上的言说,并没有化为自己真正的思想,而仅仅是觉得某一思想很有道理,更多的时候只是想把它当作谈资或者装点,并没有真正想实施它。或者心里也想做,但是内在的能力还不足以吸纳这种思想,思想很超前,肉身很沉重。这就是一种错觉,对人而言,几乎是宿命性的错觉。要想达到知行合一,还需要慢慢的领悟和训练。
知行分离还可能是言不如行,这只是理论上的分类,如果真能做到这点,就已经是很高境界的知行合一了。比如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但为人处事创造世界等成就很高,只是不善于表达而已。有种说知识分子的段子可以一提:三等知识分子一看即知;二等知识分子看不出,需说话才知;一等知识分子看不出,说话判断不出,但其做事却是真正的知识分子。这第一等的知识分子就是知行合一且不善言说者。真正能创造,不善言说又能怎样呢?“天河岩在!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君子虽不能自比为天,但真正的君子就是天性的具形。知行合一就是天人合一,是人生最高妙的境界。不过,但凡一大学说的创立者,其所知所行所言都是一致的,言说深刻明白,做事自成高格。这是在说真正的知行合一者,知能言,言能行,言行一致,思行合一。
人生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以知当行”,即自己领悟了一个道理,就认为已经完全做到。其实,真正做到往往是忘掉观念,把“知”化在行动中。中国哲学史上一度对比老子和孔子,谁更伟大?基本的结论是:老子未能真正做到“无”而不断的言说“无”,孔子首先具备了“无”的精神,而在实际行动上着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就是靠这些实际的实绩践行自己的思想,但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只为了世界的向前发展,是“无所为而为之”,特别强调“君子不器”,这是最高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方向,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不断的顺应,丰富自己的认知图示,而这一点是非常难的。当你总在不断的思念故乡故人故事,这就是对古老图式的眷恋,即使增长了若干能力,也脱不去过去的底色,这是宿命性的。其实也不必摆脱,真正把一切过往都消弭的时候,这个人也只能是无情的机器。说这一点的目的是在说明,更新图式,知行合一,没那么简单。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做到佛家所言的“慈悲”,才能像成佛的菩萨一样砍陷自己普渡众生,而不是像上帝那样自成高格,信我者上天堂,不信我者,下地狱。
知行合一,天人合一,仿佛就是那威严的坐标轴,人就是那无限接近的双曲线,可以无限接近,无法合一。唯有保持这份敬畏,才能把这双曲线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