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穿衣。”
“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这些句子摘自萧红的《呼兰河传》。萧红总是可以用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道出人生的悲凉。这些文字细腻而透着凄凉。萧红用她的眼观察着呼兰河这座小城里的人,用那颗玲珑心体会着生活。她的文字夹杂着花园里的玫瑰花香和北方的风雪,通透留香,又像是南方的细雨,温温柔柔地打在人心上,传来的是真实的疼痛与悲戚。
在我看来《呼兰河》算是20世纪20年代乡村的真实写照。像呼兰河这样的乡村或许今天的中国依旧存在。生活在里面的人每天在意的只是他们的生活,不回忆过去,不展望未来,每天守着那一亩田三分地生活。小城还有一个特点是有人情味,一家有难或是谁家的马儿、家禽被困着,他们会积极地帮忙,但也愿意看看别人家的新闻,毕竟那是这座寂静的小城里难得的消遣。
这部小说不算特别标准的小说,它更多的是萧红的回忆。这本书写了呼兰河的街道,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唱秧歌,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萧红家的荒凉的院子,萧红和祖父,租住在她家的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北方充满文化与人文气息的画卷,是萧红将感情融入笔尖画出的一副呼兰河生活图。
生活在这里的人愚昧,固守传统,但又善良。他们揣着明白当糊涂,明知是瘟猪却把它当作是淹死的猪下肚。老爷庙里的雕塑修得威风凛凛、气概盖世,娘娘庙的雕塑却是温温顺顺的,就连磕头在两个庙里的心也不一样虔诚。这似乎那个年代的固有印象,但其实现在依旧会有这样的偏见。他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每个人的思想都大同小异,他们逆来顺受,遵循着祖辈传下来的传统,他们跳不出那个圈子,他们每个人都是构成圈子的一部,分他们或许感受过光明却不会选择去追寻。他们就是这样愚昧和顽固。
但是愚昧之人的善良往往是可怖的。这是我印象最深的情节之一——小团圆媳妇的死亡。租住在萧红家的老胡家接来了他家的团圆媳妇,大家都来看团圆媳妇,大家对她指指点点,批评着她,只是因为团员媳妇不符合传统媳妇的样子,可是她不过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后来,因为团圆媳妇想回家,她婆婆就开始打她,甚至为她请来了大神,为了治好团圆媳妇花了她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钱。呼兰河里的人听说了团圆媳妇让鬼捉弄得很可怜,纷纷提供奇方妙法。最后,团圆媳妇竟是在众人围观下脱光了衣服被放入装满热水得大缸里,往复三次,就这样生生被折腾死了。
团圆媳妇的婆婆有错吗?站在她的角度来说,她花钱供着团员媳妇,从定下团圆媳妇的那一刻,团圆媳妇的开销都由她负责。她这一生也没有做过什么恶事,对得起天地,过着再平凡不过的生活。事件的源头是因为她打了团圆媳妇,团圆媳妇想要回家。可是在那一辈人眼里,认为打媳妇是很正常的,打了才可以变得中用。后来请大神算了,说是团圆媳妇的要回阴间地狱。本着救人的善心和自己的私心,团圆媳妇的婆婆请了很多大神,做了很多法事最后把团圆媳妇折腾死了。团圆媳妇的婆婆也不过是那封闭的呼兰河小城中传统思想的受害者。这样的现象在今天或许难以看到,但是早些年也是存在的。我曾听过我中学的老师说过,以前的老师是可以打学生的。学生不听话,狠狠踹一脚人都飞出去,学生也不过是拍拍屁股站起来又是一张笑嘻嘻的面庞。他们遵循的也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思想——打孩子没有什么要紧的。
呼兰河那些热心提供各种妙法的村民也没有错,他们也是切实想帮助团员媳妇。这么以来似乎过错在跳大神上了,可是跳大神是那里的一个习俗,家里有事请人来跳大神应该算是一个习俗。最后到底是谁害了团圆媳妇呢?只能说是那个年代的愚昧和顽固,是那群愚昧之人的善良。善良是本性,但在愚昧思想的加持下就变成了一把伤害他人的刀。呼兰河的思想就是一潭死水,任凭湖底风起云涌,湖面依旧风平浪静,这样的死水亦是一种禁锢,没有人能搅动这潭死水。
在文章的最后萧红逃离了这座小城,自从爷爷去世,那里便没有值得她留恋的。那是一座没有新鲜活力注入的小城,萧红有自己的思想,是注定无法与这座小城融为一体的。生活在呼兰河的人们留在萧红的回忆里。他们与那样传统愚昧的思想,平淡而又丰富的生活和他们的善良钉在历史的画卷中。
这就是20世纪20年代的小城的生活,也是当时的农民最真实的写照。或许哪一天你经过一个传统的村落时,能与这本书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