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了?
如果你有记录时间开销的习惯,你会发现:注意力不集中、无所事事的时候,时间真的不知道去哪了;你对那段时间没有什么感受,导致你忘记具体做了什么,因此也就不知道该记些什么了。(这种情况下,我通常都记录为拖延。每天晚上回忆当天的事情,都还有可能记不起来;如果长期不记录,难以想象会怎样。)
我们都是由叙事自我主导的,而叙事自我只能记住高潮和结尾。如果没有什么具体有意思的故事发生,那么这段时间大概就只是个时间段而已。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赋予它具体的内容,就等于是白过了。
如果我对那些过去的时间没有感受,我又怎么能说明我拥有过那段时间呢?历史大概只能说明我经过了那段时间,至于怎么度过的,不得而知。
多么可怕的现实——我度过了那段时间,但那段时间在我的印象中却消失了,没有留下任何记忆,留下的只是个空洞的时间段。
专心做事的时候,感觉就完全不同了。无论做的什么事情,只要我们投入了注意力,就会有所感受,就能感受到那段时间是怎么流逝的、怎么过去的。
所以,或许可以这么说,注意力是时间的度量衡——我投入了多少注意力,我就拥有多少时间。
但是,并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投入注意力。也就是说,上面所说的我们拥有的时间的意义是不同的。
注意力在哪,时间就在哪
专心做事至少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专心做无意义的事,比如:游戏、盯盘、搜淘宝、刷朋友圈、追剧、背后议论等等。
这些事情也消耗了我们的注意力,因此事后也一定会有所感受,不过大多是些不好的感受罢了。尤其是那些无谓的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这些会消耗更多的注意力和意志力,通常会造成更坏的结果。
另一种是专心做有意义的、重要的事,比如:工作、陪家人朋友、阅读、写作等。
这些事情中很大一部分都需要集中注意力,甚至需要消耗很多的意志力来专注于此。要专注做这些事情是有难度的,因为,这些事大多不能给自己带来即时享受。反观游戏、淘宝、吃喝玩乐,都可以带来即时满足感。我们的大脑就是这么工作的,喜欢及时享乐,讨厌延迟满足。
注意力用在不同的地方,其实也是对时间的度量。
专心做无意义的事情时,即使当时会给自己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过后也肯定会记不住。因为它们没有给自己带来什么收获,也就不会有什么有意义的感受;即使有,也是负面的感受,而我们天生就善于忘记负面的、痛苦的感受。
反之,如果这段时间是在做有意义的事情,是在努力拼搏。那么,其中的酸甜苦辣,才会长久的留在自己的记忆里,因为那会带给自己带来真正的满足感。即使这段时间没有取得多大的进步,这段过程的本身也是收获。(PS:真正重要的事情都是短期内很难看到成果的,当然,持续的足够久,取得的进步就会愈发明显)
就像量子理论一样,我的注意力就相当于是我的观测,如果我把注意力用在了重要的事情上,那么时间就会塌缩到重要的事情上。如果我的注意力用在了无意义的事情上,那么时间也会塌缩到无意义的事情上。如果我不知道时间去哪了,说明我没有把注意力用在任何地方,相当于时间没有塌缩,它就是量子态的,存在无限可能,或者说经过了所有可能的形态。
怎么才能让注意力尽可能的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呢?李笑来一直强调的一个理论是:活在未来。
也就是说,把注意力集中在未来,只做那些对未来的自己来说重要的事情,甚至就直接按照未来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生活。
活在未来,时间花的才有意义
我想,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未来,我们都幻想着未来的自己有多么美好,都渴望未来的自己能真的像自己想象的那样。
然而,只是渴望和幻想是没用的,我们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未来才有可能跟自己想象的一样,甚至更好。
这需要我们尽可能的时刻意识到自我,意识到自己的注意力用在了哪里。然后,思考这段时间有没有为将来打算,有没有努力让将来的自己过的更好、更快乐。如果有,那么很好,继续做下去;如果没有,就得尽快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未来的自己来说重要的事情上。
说白了就是,如果没有活在未来,那么那段时间就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