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2周三早5:30~6:30约练读书《尊重与希望》102(四、探讨例外阶段)~107页
1.我们并入当事人的用字,不创造新句子,表明我们听懂了来访者的话,听懂了理解了来访者在乎的点。
2.运用奇迹问句来访者回应不知道:一方面我们是不是走快了,还有就是来访不愿意用这样的问句。首先先疏导情绪,建立关系之后才会水到渠成。
3.评量问句不同的地方用作用不一样。
4.能力不足技术凑,刘老师说“放屁”。在咨询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是咨询师这个人,而不是技术。
5.理解与共情也不要滥用,用好了很好,用不好会把来访推到一个边缘。(来访者的伤不共情,被共情后来访者委屈、触发了伤疤,共情要适度、要有边界、要了解共情是为了促进咨询进展,而不是揭来访者的疤。)
我们可以被看见,看透不说透:受委屈了,您付出了很多。(避免快速掲伤疤,造成更大伤害)。
来访者自己藏着掖着,咨询师一眼看透,来访者会无处遁形。
我们最多说:受委屈了,不多说:我看到了您的付出、您的委屈...
让来访者的眼泪流出来是为了你的水平吗?
6.成长是来访者的事,看到来访者成长到哪个阶段,咨询师不拔苗助长。
咨询师可以搭一个台阶,台阶的高度对于不同的来访者进度不同,我们不能因为来访慢而把来访一把拽上去。
7.不给现实的建议,不给具体建议,更多的是一个方向性的。(您遵从内心真实的想法。)
收获:咨询过程中往往起作用的是咨询师本人,咨询师关注来访者这个人,并不是技术,关注细节。更多的看透不说透,避免掲伤疤,避免共情滥用,要适度、要有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