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硕真,女,淳安县梓桐镇人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农民政权的女领袖,自封“文佳皇帝”。
永徽元年——幼妹婚配章叔胤,硕真杂工于商贾
“十五年前,家道中落,父母亡故,吾与舍妹相依十二余载,如今她已婚配人家,我也了却一桩心事,还望管家预付我三年工钱,来给我妹妹当做嫁妆。”
“三年!笑话,陈硕真,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 两年前看你们姐妹可怜,才留你在府上做工,如今竟妄图预支三年工钱 。” 忽而管家面色一变, 仔细端详起面前的人儿, 只见此女身材颀长, 面容姣好,并未因多年劳碌而显得一丝老态,随即说道:“ 呵, 要钱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你得......” 语未毕,手便向我伸来。
“管家,请您自重!我虽然家境贫寒, 寄于贵府做工, 但绝不是什么贪图钱财, 出卖色相之辈 ,此事就此作罢 ,全当没发生过吧。”
翌日。
“妹妹,姐姐无能,没法给与你钱财用作嫁妆了。” “姐姐,万不能如此看轻自己,要不是姐姐吃尽那天下男子未能尝之苦,妹妹早已身陨他乡,更何况那章叔胤,也绝非贪图财色之流,姐姐自不必为那嫁妆愁心。” “可是.......” " 没什么可是 ,姐姐大恩 ,妹妹万莫敢忘,如若他日有用得到妹妹与叔胤的地方,定鼎力相助。"
永徽三年初——天降洪灾于睦州,硕真放粮遭毒打
“她大姐,当真要如此?” “叔胤,如今你怎么反倒妇人之仁了,眼下洪灾泛滥,百姓苦不堪言,朝廷的赈灾粮饷不知何时能到,而你看这府上每日佳肴不断,粮仓已满而尚有余,如若我们将这些多余的粮食开放给乡里,岂不是一桩善事?” “这......好吧,一切听大姐的。”
随即,硕真与叔胤趁夜将粮仓开放给乡亲,不多时一满仓的粮食便被分发光,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只见不远处火光突现,一阵阵喧闹声便传进叔姨二人耳中。“ 不好, 怕不是管家发现粮仓失窃了,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这不是窃, 而是盗, 为乡邻疾苦而盗,此事由我一人承担,你且退去。”
“前面那婢子可是陈硕真?” “回老爷, 就是那狗奴才, 老爷请歇歇脚, 待小的给您把她抓起来。”
“陈硕真,你竟敢窃取府上财粮分给这些贫贱刁民,你可知罪。 ” “哼,管家,你把乡亲当刁民,你把老爷置于何地,你要知道,你现在代表的可不是你。” “呵,三年了,你的嘴倒是越发凌厉,不过如今铁证如山,就算你有三寸不烂之舌也无用。”
“硕真自知有过,任凭老爷责罚,不过还望老爷不要为难众乡邻。” “哼,若不是你连同府中那些文玩古器一并偷窃,老夫自不会与你计较。” “文玩古器,我......” "好大的胆子,如今铁证如山,又岂容你狡辩,老爷,此女妖言惑众 ,不如交予小的来严加审问 。 " 管家打断硕真又转身对硕真言到,“陈硕真,你不顾及你自己命,你难道也不顾及你妹妹吗?”
永徽三年初——众乡二次救硕真,硕真成仙舆论起
“相公,你怎么一人先行回来了,我家大姐呢?” “唉,那管家带着众多家丁来抓我们,大姐让我回来,说接下来的事情由她一人承担。” “什么!夫君,你竟然让大姐一人承担此事,妾身这条命都是大姐给的, 倘若大姐有什么三长两短 ,妾身, 妾身也不活了。” “你这是做什么,大姐让我一人先行离去,就是为了营救大姐啊,回来见你便是想与你商量对策,共同营救大姐。” “夫君,我错怪你了。”
“你们这次是为了众乡亲义取口粮,若能说服众乡亲,依民之力,方能成就大事。” “对啊,还是你最有办法,大姐说你读书多一定会有办法的。” “夫君,多一分迟疑大姐便多一份危险,不若夫君即刻前去。”
众乡在叔胤的劝说下合力将叔胤救出,在妹妹的劝说下,化作道姑隐迹于山林,在疗养期间,越发感觉到只有推翻朝廷,才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同时也看到了众人联合的力量。
“妹妹,叔胤,姐姐想做件大事。” “无论何事,妹妹与夫君都会支持大姐。” “我想学前人陈胜,揭竿而起,成大业!” “这,这,她大姐,这玩笑可使不得啊!” “夫君,且听大姐把话讲完。”
“如今这睦州洪灾泛滥成灾,朝廷非但不拨赈灾粮食,反而加重百姓的赋税,乡里民不聊生,卖儿鬻女,流离失舍,饿殍载道,若如此时起义,定能得到乡邻支持。” “大姐我说过,无论做什么妹妹必当支持你,可你可曾想过,当初陈渉先生起义为何众人会听从于他吗?” “还请小妹言明。” “姐姐,若你想成大事,则有两件事是你要做到的。其一,是制造舆论,如今睦州奉行道教,假若姐姐能以道教身份出世,方能使民心齐聚:其二,便是隐忍,静待时机。” “何等舆论才足矣使众乡里支持我成大业呢?”
“我和叔胤回去散布消息,说姐姐你在深山遇到了太上老祖,并被太上老祖收为弟子,授以仙术即可。” “此为良计,一切就托付予你了,妹妹。”
数日后,妹妹与妹夫将我的仙遇传到众乡耳中,然而我等到的不是妹妹的喜讯而是一大队官兵,将我带入地牢,不知过了多久,耳畔传来了妹妹的声音。
“姐姐,姐姐,你醒醒,醒醒啊!” “妹妹,这是,我不是被抓起来了吗? ” “姐姐,是乡亲们救了你,现在你听我说,你要成大事的时机到了。” “什么!此刻,额........” "姐姐,你且先躺下,容我慢慢道来......"
从妹妹的话语中我了解到,朝廷中已经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朝驸马谋反,如今朝廷内动荡不安,正是起义的好时机。
永徽四年——一呼百应民心顺,将星陨落天难违
“姐姐,如今时机已到,该是行大义之时了,不过,姐姐可曾想过以何名义起兵。” “姐姐等这天已经很久了,必然以想好: ‘ 天子基, 万年楼 ,东水向西流, 正龙天子迈山头’, 妹妹, 你看如何。” “好,姐姐你现在是‘老祖之徒’,加之朝廷现在时局不稳,定能成就一番大事。”
“天子基,万年楼,东水向西流,正龙天子迈山头。”
“撞钟焚香为民起,敌众我寡难取胜,我拼尽了全力,却不敌唐朝众军,这还不足一个月,便落得如此境地,还害得妹妹与妹夫替我身死,如今李唐军队又包围了这睦州,难道真的是天命难违?” “师傅,事已至此,徒儿这有一壶酒,请您享用。” “酒放下,你下去吧。”
我醉了,醉的忘记了我在哪里,忘记了起义之事,忘记了我是谁,只是依稀记得,在那田野中,两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尽情嬉戏。一阵寒意让我惊醒,眼前的一切逐渐清晰了起来,眼前的人,即便是将他挫骨扬灰我都不觉得解恨,崔义玄,这个害死我妹妹的男人。
“呦,怎么,我们的大仙人醒了。” “这是哪里,你怎么会在这里,来人!” “ 别叫了,你喊破喉咙也不会有人来救你的,这可多亏了你的好徒弟,可是省了我们一大把功夫。” “什么,文宝,不,不可能!” “哼,没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你徒弟是个聪明人,不过你放心,待我将你押回京中处死,定不会留他性命。”
“呸,奸贼,就算我死,也绝不会放过你。” “哈哈......你活着我都不怕,你死了又能奈我何,陈硕真,你可知你错在哪里?”
我没有回答他,却在心里叩问自己,我错了吗,我真的错了吗?
我是错在没有理会文宝送完酒后异常的神情,错在不该让妹妹替我留在扬州,错在不该妄图与朝廷对抗,错在不该为乡里开仓放粮,还是错在我不该生在这乱世,不,我没有错,错的绝不是我,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百姓,为了大义,我绝没有错!
本传终
写在后面:关于硕真的死因众说纷纭,小华认为最为可信的是被腰斩,至于清朝有些野史将硕真的死描写的“极为壮观”,实在是另小华大开眼界。另外关于“落凤山”的美丽传说,小华倒是愿意相信,可是却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而硕真与武帝的相遇,也是一厢情愿的说法罢了,年份对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