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市区来到坐落于淀山湖畔的民间藏书之乡、都市水乡朱家角,如穿过时光隧道,百年上海的画卷扑面而来。水清天蓝空气新鲜,听说早在三国时期,朱家角就已形成了村落集市。明代时现已正式建镇。古街、古桥,一条清幽的漕港河,将朱家角分为南北两半,清幽的小弄,青石板砌的小路,桨声悠悠的小舟,还有许多的明清古建和遗址,组合成一幅幅水墨画卷。是读书做学问的风水宝地,历来人才济济。
游走在朱家角这些清雅的景色里,或品香茗,或乘轻舟,或逛小店,真是优哉悠哉,神仙一般啊。我在古弄里穿行,一条一条的巷子风格各异。有的青砖铺就,有的雕砖刻墙,古意盎然:有的一条水泥路,月洞门里夹竹桃掩映着几户人家;有的临街,里边却别有天地。
来到了朱家角课植园,这是当年一位有钱人的庄园,园子内有亭台楼阁、廊坊桥树、厅堂房轩和等。课植园的大门在西井街上,装饰得普普通通的,并不富丽。从外面看很难想出里边深藏不露的品格。课植园原主人姓马,所以这儿也被称作马家花园。民国元年始建,15年后完工,占地96亩。有迎贵厅、宴会厅、正厅、耕九余三堂、逍遥楼、书城楼、望月楼、戏楼、打唱台、藕香亭、倒挂狮子亭、司教亭、碑廊等各类修建200余间。
出课植园坐船,不远就找到一座小楼,楼门左边是一个雕有龙形斑纹的深绿色铁制邮筒,门右侧的石碑上雕琢着“大清邮局”四个夺目大字。这儿就是华东地区保存下来的仅有大清邮局原址,是旧时上海十三家邮站之一,现已有百年历史了。 邮局的一楼仍保存着原样,进门的左前侧设有经营货台。货台里靠墙有一排木格架,听说是放邮件用的。大门左边靠窗方位有桌椅和笔、墨、煤油灯等物,是当年专设的代写函件的当地。另一边设有上楼的窄窄的扶梯,能够通向二楼的邮政展览室。屋后设有送信的小码头,码头上停着两条乌篷小舟,当年的函件就是从这儿分寄向全国各地的。这个邮局至今还在作业,不过由于空间约束,只能寄发一些纪念性的明信片了。我没有寄明信片,而是停下脚步,细心打量起那个老邮筒,我想:它的姿态看起来笨头笨脑的,可是从它这儿,放飞了多少千山万水的怀念和祝愿啊。
走在朱家角古弄里,晚风吹来,似乎一只温顺的手在暮色中抚弄我的头发,两旁的灯火月影照过了好多美女和文人墨客,伴着月白风清的笛音披洒在我身上。我用手轻弹“江南天下第一茶室”打烊的门板,咚咚的回声从身边传到水边,水边有许多水杉,河面上三三两两顺流而去的是大船和小舟。在出朱家角古镇的路上顺手买些肉粽,喝一碗冰糖藕汁,我还有许多夜路要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