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和陌生人说话》之《不可说》
腾讯视频可看
我是个看电视长大的孩子,几乎所有的课后时光,放假时间都有电视的陪伴,对搞笑娱乐类节目的瘾过后,最喜欢的还是访谈类节目,觉得主持人和嘉宾对坐,几十分钟聊透几十年的人生总让人有酣畅淋漓的感受,
只是现在越看越觉得过于“浅”了,很多节目都变成了给明星给新片宣传的商业化模式,谈来谈去不过是演员如何有匠心,如何顶着酷暑泡在水里努力的脸谱形象。
最近看见的这档节目,真的有打到我内心里。
《不可说》
就像主持人晓楠说的,她尝试离开这把主持人的椅子,把两个陌生人放在一起,她们观点的碰撞间,也许能产生一些有趣的东西。
事实也是如此。
分享一下我的观后心得。
《不可说》丁克
三对观点对立的陌生人坐在一起交谈,一方有孩子,一方反对结婚或是生养,后者多是受童年时期的原生家庭影响,父母不和,或是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方式极其怪异,给他们留下了阴影,害怕自己会重演历史。而前者,其实和后者有共同点,她们中有人父母离异,有家暴,但是她们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因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可怕的家庭中,所以奋力打拼渴望尽快建立一个圆满的家庭以弥补那种遗憾,还有的,虽然怨恨过去父母的所为,但是当一个反转的机会放在她面前,如果有个机会让你做父母,不用指责过去父母哪里不对,但是用行动证明,是可以有好父母的。
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方式和思路。
另外有一点,是个漂亮的单身妈妈说的,她喂奶到三个月都停止了,因为这极大地干扰了自己的生活,她觉得自己像个牲口,失去了为人的尊严,她说自己只要做个60分的母亲就好,拼命想做100分,反而会变成一个怨妇。
这倒是很给我启发,太多的开场白都是,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其实最后的过程和结尾是父母和孩子互相折磨,是谁的错吗?母亲辛辛苦苦奉献了自己的人生,却只落得被抱怨的境地,是母亲的错吗?孩子在以母爱为名的镣铐下痛苦度日,是孩子的错吗?错也许就错在这完美的100分标准,一个人若时时以100分要求自己都明显的苛责,那用100分来要求一段关系又怎么可能呢?
许多困扰我良久的问题,都在这档节目里给出了答案。
《不可说》暴富
1.一夜暴富并非想象中的美好。
如果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和强大的心态,一夜暴富只会使人陷入财富的短暂狂欢中,然后从云端跌落。
2.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未来有极大的影响。
北大中文系毕业,创业成功,管理几千万的资产,逃离城市到处去“玩”……看到这样的一个人,我会下意识地想去看看他的家庭。不出所料,母亲曾是大学教师,退休后每天生活丰富,看画展,爬山,摄影……
所以儿子这些在别人看来过分潇洒的行为,其实只是父母生活方式的传承而已,所以他才会有走出这一步的可能,所以他才能不受生活的阻力。
3.不要过分看重钱本身,在这个时代,拥有足够的才华和实力,钱自然就来了。
很多人会问他同一个问题,“你的钱从哪来?”他回答地云淡风轻,首先我现在还没到三个月我就要饿死的程度,其次我玩的过程中掌握了这么多的小技能,每一个拎出来,都可以作为我谋生的技能。
茅塞顿开。
我们很多人陷在生活的泥沼里,死守着一份工作,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饭吃,才能活下去,其实真的是这样吗?就只有这一件事是我们能做的吗?人生有无限可能,而在这个时代,专才不稀罕,稀有的正是那些尝试了无限可能的人,人们被禁锢的太久了,对自由的憧憬和向往也太强烈了。所以就像维安所说的,如何让自己的公众号不流于同质化?公众号的玩法就那么多,最重要的是让自己这个人活的不一样,
4.最好的人生状态是自己感到满足。
他说的有一句话我特别赞同,“我遇到过很多比我有钱的人,遇到过比我有地位有名望的人,遇到过在某项运动里水平远高于我的人,但我没遇到过比我活得更好的人。”成功有那么多的衡量标准,说到最后,只要人对自己的人生感到满意,达到了自己的衡量标准,不就够了?
5.低谷期不好受,但也有它的好。
因为在低谷期,你一无所有,所以你走出的每一步都是在往上走,每一步都有希望,每一步都是踩在坚实的大地上,而当你真的越走越高的时候,你反而容易战战兢兢,害怕从云端跌落。
所以人生的低谷期,其实是最美妙的一个篇章。
文/Onlooker
活在当下,来日可期
热爱生活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