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喜欢嘲笑狗熊,说人家掰玉米棒子,掰一个掉一个,其实最擅长遗忘的就是我们自己,最不喜欢反思的也是我们自己,这里说的不是回顾过去美好的回忆,或者伤感地舔舐伤口,而是重新审视过去发生的事情,跳出来换个角度做一轮复盘。这件事情有点难,好像元神出窍,在体外旁观着看自己,不是不愿意开始,就是停留在表面打个转就结束了,又或者做到一半痛苦地无法直面自己。
便签法做个人复盘的好处在于很简洁,三张便签就可以操作。同时它又提供了一个分析的框架,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发思考,只要按照问题去想去回答,就可以避免流于表面的问题。认知总是螺旋式上升的,半年后看现在的答案也许会有更进一步的认知,不过,万事开头难,先让便签法帮你迈出第一步,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啦。
第一张便签,我们管它叫A1便签好了,主要是描述你想复盘的事情本身,要尽可能具体,把事情的前因经过结果写出来。举我自己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情做例子好了。年初公司组织专业序列晋升答辩,我直接领导推荐我去答辩,推荐完了告诉我要好好准备。除了感谢领导的认可之外,说实话内心是有点忐忑的,一方面这是公司第一次组织晋升答辩,对于先吃螃蟹这件事不是非常的欢欣雀跃,另一方面各级领导事前表态都暗示我这次估计是通不过的,但可以试试看。于是我就去试了,花一天不到的时间准备了答辩的ppt。现场公司大boss都还挺和蔼,每人问了我一个问题,有的答得算圆满,有的是事后才有更好的答案。隔了一段时间大领导给了一对一的详细反馈,通知答辩没通过,但提了很多的建议和期待。我自己也对结果有预期,所以对结果也欣然接受,很快就投入工作进程中,没太多想这件事情了。
第二张便签,命名为I便签,即用自己的语言去重述信息。在写这张便签之前需要做一轮自问自答,然后把结论写在便签上,我还用上面的例子来作说明。
2.1目标(观察与反思)
2.1.1最初为什么要做这事?
——既然已经报名了,总不能说不去;也被暗示通过的机会不大,那就不能做太高的期待;总而言之,接到这个任务的大多数时间都是不怎么积极想逃避的,所以一直都没有开始准备。内心纠结了一阵,某一天在开会的时候突然有个洞察,新同事们挨个做自我介绍,在场的人其实比较熟悉我了,所以开玩笑地就说了一句我叫某某某,说完隔了一会儿觉得不对啊,大家虽然都认识我,但毕竟去年一年调换了岗位,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我在做什么,为什么不借着这个机会和大家说一下呢?发现自己很少正紧地向别人介绍自己,说明自己是谁,在做什么,擅长什么,但在一个组织里,得主动介绍自己,才能有可能让其他人了解,协作起来也更容易找到切入点。因为这个小契机,我突然又有热情了,就把这次机会当成一次向公司领导介绍自己工作的机会好了。
2.1.2最初希望达到什么目标?
——完成一次自我介绍,清晰明白地向公司高管介绍我近一年来在做什么,自己的长处对公司有什么价值。因为高管分管不同的业务,很多人对于我具体做的事情是没那么熟悉的,得用对方容易理解的方式去沟通。
2.1.3实际目标达成情况如何?
——介绍工作内容估计说清楚了70%,突出个人特点70%,传递工作成果的价值不及格。感觉有些钻牛角尖了,重点放在如何举例子说明白我在做什么,变成一个通俗易懂的说明书,但在晋升答辩的场合面对高管传递价值就可以了,做了什么不那么重要。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与我的目标设定有关系,一场完整的自我介绍,另一方面因为阻抗动手太晚,在准备的时候只是把内容和价值点呈现写在了ppt上,还没消化吸收转化成汇报思路,然后最主要的还是对于过去一年的工作没有系统化地梳理和总结,缺少必要的复盘,反倒是借着年底述职和晋升答辩这两次机会,让自己慢慢意识到去年都做了点什么,工作有什么价值,给自己鼓了鼓劲,估计老板看到这里想抽我。上周参加拆书帮的线下活动突然又有个新的想法,可以给这件事情增加一个原因,还在于我对于未来的目标没有想清楚,不能带着未来的视角看现在。
还有一个委屈的地方在于,我在自我介绍中立了个学习的人设,后来有领导在合议的时候就问了学那么多有用么?其实每一次职业转换之所以能那么快的适应全靠这个了,但还没找到办法在15分钟里面把过去很多年的东西说清楚,感觉吃了个哑巴亏。过两天得专门写写这个,宝宝好气哦。
2.2事实(观察与反思)
实际上发生了什么?审查与最初目标有关的事实
——非常努力地想把事情讲清楚,尝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例子传递信息,但容易把重点迷失在细节里面,信息量塞的太满;有几页忘记先讲结论,变成最后去升华了,不符合高管接受信息的逻辑;回答关于商业判断相关的提问,只讲了点状的思考结论,现场没有回应出系统化的分析;HR妹子问我如何作为一个专业COE的角色确保自己可以输出成果给同事,虽然感觉她是想让我证明自己过往是足够专业的,但还是傻呵呵地避免了“自我吹嘘”(还真不一定能吹的出来,都没怎么总结过)直接说接下来要怎么做。
2.3对比(归纳)
2.3.1有哪些不足?要与目标有关
——1)自己定的目标和事情本身的目标有偏差,评委是晋升答辩的视角,我自己是写个说明文的视角。法乎上,才能得其中,这次躺倒的太早。
——2)没有贯彻先说结论的方式,整段有点随意垮掉。写出来和说出来还是两件事情,虽然都是金字塔原理,一个是归纳总结成文,一个是演绎逐层说理,需要给自己预留时间做这个转换。
——3)平时对一些问题系统性的思考和梳理不足,现场编不出来。
2.3.2有哪些亮点?要与目标有关
——ppt很有系统性,也是花了时间做的,这和去年一年都在从零开始编方案写东西锻炼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心态很稳定,应该没有啥紧张和波澜的,可能有点太不紧张了,不过离现在也有段时间了,很可能回忆被美化了,这说明复盘得及时。
2.4原因(概念化)
2.4.1哪些关键要素导致的不足?
——往深处看,是一贯的死要面子活受罪,虽然我是个干活儿很拼的人,但是呢不太喜欢给别人看到狼狈的样子,狼狈的成功或者狼狈的失败都不想,但其实这些年每个挑战都是这么过来的,或者没过过来,早就狼狈的不要不要的了,嗯,但主观上还是不想这样,所以主动降低预期避免伤害。
——复盘或者独立思考其实光想想哪怕反复的想,都不如写出来落成文字,讲出来给别人听,不然很容易零散,特别对于我这种喜欢胡思乱想、自己就能玩头脑风暴的孩子,不采取点强制手段很容易就过去了,沉迷于低头做事和发呆。
2.4.2哪些关键要素导致的亮点?
——实践出真知,每一页原创的片子都能带来成长。
2.4.3哪些是杀手锏动作?
——额,好像没有。
2.4.4除了对这事,还对同类事有指导意义吗?
——其实答辩对我最大的启发就是要及时复盘,要看到更高的目标,主动给自己的工作赋予价值,不要灰心丧气,虽然现在又陷入了新一轮的迷茫和自我怀疑当中,未来应该是光明的,且行且珍惜。
——目标非常重要,比后面的努力更重要。
经过以上这么一轮问答,通常会对A1提到的事情有比较不一样的看法,对于接下来要采取的行动也会更有方向感。我举的这个例子其实前前后后也零星想过不少,但没有系统、完整的梳理过,用便签法复盘一次,再写下来,思考地也就更完整了。
前几次用便签法做个人复盘的时候我觉得大家不用太在乎我想的是不是最完整、完美、有深度,其实只要很认真地去面对、回答这些问题就好了。譬如说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分别用了早上的45分钟和晚上一个多小时,其实回答2.1问题的时候顺带就把2.2的一些也回答完了,不用太拘泥于问题本身,把它当成一个好用的提词器就好。可能一个问题会引出和问题无关的思考、答案,也没有关系,把你想到的对你有启发的东西记下来,每一次复盘都有一些新的思考,拉开时间线,让一连串的复盘陪你走更远的路程。
第三张A2便签要把应用写出来,就是复盘完了,接下来你要定一个什么目标,做哪些行动来实现这个目标。定目标最主要的就是SMART法则了(不知道的同学请百度),就是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可实现、有相关性、有截止时间。
结合我上面的例子来说,今年的工作岗位没变,但是工作主要内容变了,而且还得交出足够创新的作品、在商业思维上有足够成长才能再次去申请晋升答辩。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输出倒逼输入的目标,每周写一篇简书,可以是读书心得,也可以是对某个问题的思考,也可以是对某项工作的复盘,而且因为立志要开始拆书家的升级打怪之旅,今年底争取成为3-3(目标很远大哦),所以不会缺学习输出的机会。另外根据工作计划,差不多每个月都会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成果输出,同时也要给同事培训赋能,还有新的服务产品设计要完成,系统思考、商业思维实践提升的机会满满。
这里还要特别感谢上周昭教主的领拆,现场听着听着,我答非所问地居然把工作任务和自己想做的事情拼凑到一起了,之前模模糊糊的目标突然清楚了不少。这个真的非常重要,能解决一部分动力和方向问题,就是那个我相信所以我看见。
虽然我上面的目标不够smart,但后续可以进一步去细化,现在想洗洗睡了。
RIA便签法的更多妙用详见拆书帮帮主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个人学习力升级指南》,中信出版社出版,你一定不会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