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君子中庸”这个君子就是圣人,能达到圣人境界,他们做事能够循中庸。
什么是中庸?前面讲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谓之中,庸者平常也。既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又能合乎常道,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就是常道,这就是中庸的义理,只有君子能够做到。小人反中庸,反字不单纯说是反对,因为他不知,他做不到,他不知你君子为什么这样做,也有反对,小人反中庸。孔子说:君子之所为,小人固不识也。君子遇到一个事,他的处理办法,小人理解不了,他本来就理解不了。为什么小人理解不了?小人只有私心,他有私心他就不知道,有公心的君子为什么这样处理事,人的思考总是站在自己的德性水平上来看待事物。所以,小人要是反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他想的都是他自己的利,君子违背了他个人的私利,他就不愿意,他就毁坏你。君子的中庸,后边又作进一步的解释:“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君子为什么能够中庸?第一,他是君子,前面“君子之中庸也”这个君子是专门要表达的一个意思。朱子注释说,他有君子之德,他就能中庸。比方说,君子之德,仁义礼智这四性都有,有仁,仁者爱人,对人的怨恨就没有,这是仁适中的时候,就对人没有怨恨。没有私心,就是见到人有毛病,见到人对君子放恶言,也能体会他,他是这样的德性,从他的角度这样来说我,也能理解他,这就是恕道,所以说也不在意,不会产生怨恨。同时仁者爱人,也不会溺爱,看着孩子呵护得不行,他想要什么马上给他。这些包括对万物,你说不杀生,这个不杀生就是太过绝对。君子持中庸的态度,他有仁爱之心,不敢轻易杀生,我贪我的私欲,我想喫肉,我就去杀生,不可。祭祖的时候用,其余的时候按照礼法,喫肉的时候,君子远庖厨,也是不忍,不忍看着杀野兽,那些禽兽血淋淋的性状。既有仁爱之心,又不至于走向绝对,这就是仁。君子既有仁心,又能保持既不让它不及,不及就是人心没有,怨恨愁怒,过的时候就是溺爱,这是仁。
从义上来讲,你说义,像《易经》上讲“天地设位,上下尊卑”,按照天地设的位来陈列,无论上下还是尊卑,各正其位,各人正自己的位,这就合乎义。你是君的,你就行你的君仁,我为臣的,我就为我的臣忠,我做父亲的时候,对我的子女就有父慈,我做儿子的时候,对我的父母就有子孝,这就是各正其位,这就合乎义。那越位,义上就有点过分,所以我们学校管理也强调这一点,天地之理就是这样的,治理天下国家也是这样的,就是各正其位。从我们学校管理上也是,每个岗位上都安排有人,那各正好自己的位,做好自己的事,不要管不归自己管的事。你想一想,每个人尽到自己本分的时候,整个秩序就建立了。你不能说,我管他的这个事,看起来是闲事,我也是为了他,为了这个学校,那不好,这是好心容易做坏事。你说人家听你的,还是不听你的?不听你的得罪你,人事之间不好相处,听你的话,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是按他的心意去执行的,他尽他的职就能执行得好,你所想的让他去执行的时候,不合他的意他也执行不好,这是义。那有的,给我这个责任,不尽责,稀里马哈,马马虎虎。就是说越位与不尽责任,这些都不符合义,不是君子之德。越位就是过,不尽责任就是不及,不符合中庸之道,不符合义。仁义礼智那个礼,你像见人谄媚,“唉哎,你真好,你真伟大”,谄媚、买账,这些不符合礼。另外,你见人高傲得不行,“你们都是什么,我如何如何”,那种傲慢,这也是。一个是不及,一个是过。智也是这样,人本来本性就应当有智慧,这个智慧是大智慧,你好行小智就是过。我想个办法弄你难看,这就是行小智,这就是过。你说愚蠢,“唉哎,我什么都不知”,这就是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