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看似负向的事件背后都有其正向意义。 当我们看不到正向时,其实不是没有正向,只是我们没有看到正向的能力和眼睛。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 当孩子说出他的一个梦想或者是近期的一个想法。我们在很多时候是不是很快就会冒出两个字——“危险”。有了这个想法,自然就会否定孩子的想法,还会去阻止他们,甚至还会给孩子讲一大堆道理。然后苦口婆心的告诉他。这样做有什么不好?在很多情况下孩子会听吗?估计大多数不会。其实是我们家长有太多的担心。咱们再来想一下。当孩子出现状况之后,我们的挑错思维,是不是占据着很重要成分?家长和孩子陷入在无休止的内耗之中。引发双方情绪不良。以上可能就是我们家长面对孩子的通常做法。
我们经常强调: 对待孩子首先要“看到”,其次要“听到”。
看到是第一位的。我们能否看到孩子背后也有想好的一面?能否看到孩子问题背后的正向动机?这是需要修炼的。如果看不到,就没有听的机会。首先只有看到了孩子才会觉得我们理解了他们。才愿意跟我们讲。这样我们才有倾听的机会。
孩子出状况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不跟咱们沟通。因此孩子能讲出来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个时候咱们就要安安静静地倾听,听孩子想要什么,他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再关切地询问他: 什么地方需要家长的帮助?在听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记住管住嘴。管住嘴在教育中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情。很多时候咱们家长就是太能说了。总觉得我们什么都懂,常常把自己置于“专家者”的角色。这样确实是让我们自己越来越强,而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会强。
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他的心理发展特点是自我认同。在这个阶段他在不断的探索: 我是谁,我有什么优点?什么缺点?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问号背后的答案,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孩子和身边重要的人互动的结果。而家长就是孩子身边最重要的人,也是和他相处接触最多的人。因此我们如何看待他是什么样的?我们看到他有什么优点什么缺点?都会转化为他的自我认识。我们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是有比较高的自我认同感的,也有比较高的自我概念的。因此,我们必须告诉孩子他是可以的、他是能行的。
最后咱们再来看一看将问题转化成契机的三个小技巧。
第一,没有一件事只有负面意义,每一件事都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和更深刻的体悟。其实任何一件事情对于我们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个礼物,只是外面的包装不同而已。我们有时候看到的外表不一定是真实。要换个角度去思维,去看问题,才能看到孩子不同的和较深层次的那一面。
第二,同一件事情都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行为。进而得到不同的结果,事情的结果与发生本身无关,而是与我们自己的认定有关。因此事情不是事情,怎么看待才是事情。这里所说的怎么看待就是取决于我们的认知水平。如果我能拥有积极思维,就可以引发正向眼光,导致正向认知。反之则全部都是负向的,在这个方面我们是需要学习和不断训练的。因为我们日常的挑错思维太严重,改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三,事情发生缘由和事实真正结果不是“等号”关系,而是“问好”关系。当孩子跟我们说他有一个想法时,我们往往会联想到不好的结果,于是担心害怕,不让孩子去尝试,这就是犯了这个错误,把想法和结果画成了等号。其实在“想”和“结果”之间是有很多的路要走的,期间的变数也很多。作为家长,尽管让孩子去探索,他只有在探索的过程中才会积累经验和教训。或许体验的过程就会让孩子觉得太难,他们就会自动放弃了。而如果是我们家长采取“堵”的方式不让孩子去尝试,他就越想去尝试。如果我们最终没有让孩子去体验,那么他的内心的那分不甘心会永久存在的甚至长大成年以后都会来抱怨父母。其实如果在早年就让他去尝试去做的话,说不定他自己就会放弃了,而一旦是他自己选择不做的,他就不会来抱怨父母。
那么当孩子如果说有一个想法或者是有一个梦想的时候,我们怎么去陪伴支持他们、怎么去让他体验呢? 首先允许孩子去做,然后和孩子一起采取“递推法”。递推法也就是从想要的未来一直倒推到当下、到今天、到此刻我们需要做一些什么?这也就是在未来和现在之间架了一个桥梁,让孩子在这个桥梁上去走、去体验和尝试,他感受到的是家长的一份支持。如果能顺利的走过去,当家长的自然会为孩子开心,如果孩子走着走着就自己选择放弃了。那么这也是孩子自己的选择,这个时候的放弃就不会把责任推到父母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