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是语文学习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只有通过积累,才能在借鉴他人经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在总结间接经验的过程中充实自己,在获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只有不断地积累,天长日久,“死”的语言材料才会慢慢转化为“活”的语感能力,潜移默化地融进学生自己的语言中去。
如果把学生比做一个厨师,那么积累就是烹饪美味的基础。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次性的过程,而是需要循序渐进的不懈努力。刚开始学习语文的学生,就像刚学做饭的厨师,什么都不懂,只会把土豆、黄瓜、柿子堆在一起,不加分辨。当他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需要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处理,才能作出美味佳肴。又学了一段时间,觉得诸如燕窝、鱼翅类的食材似乎比先前的黄瓜、土豆营养价值高,就想做出营养含量高的“精品”。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很多学生开始有了自己比较擅长的菜式,境界高、悟性好的竟然开始悟出了返璞归真的门道,因为他们发现,以前舍弃的柿子有其独到的妙用,说不定他们又回归了家常菜式。
这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没有这个“量”的积累过程,就难有“质”的飞跃和突破。这也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和时间。所以很多学生提到积累就头疼,认为这个过程太过琐碎。其实,他们是把“积累”这种学习方法片面化了,简单地等同于课堂上基础知识的梳理。积累是一个逐渐内化于学生思想中的态度和方法,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加以实现。
阅读就是一个经典的积累环节。读书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学生在读书时,必然会调动自己全部的知识积累、人生经验、思想认识,这是一种整体的主体参与。学生的情感与理智,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融汇交流、产生共鸣。
毫无疑问,我们应鼓励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可学生在课外到底该怎么读?读什么?
许多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浮躁、急进、不能静下心来看书,就算是偶尔看也只是毫无营养的快餐文学。我个人却不这样认为。学生还是爱读书的,因为课外读物对于求知欲正盛的青少年还是具有莫大的吸引力的。这里有神奇动人的童话寓言,有令人神往的中外传说,有幽默风趣的人物故事,也有好玩可乐的世间百态。一味否定学生的做法并不可取。老师固然是想让学生从中外经典名著中汲取人生养料,可你没有仔细阅读学生选择的书目,哪有权利说这些作品不好呢?我们得承认,虽然经典作品都是经受住时代的洗礼历练而成的,但他毕竟有和现实脱节的地方。你让学生“品红楼”,可他只爱韩寒的叛逆;你要学生读《复活》,他只喜欢郭敬明的《小时代》;现在的学生甚至连金庸、古龙的武侠都懒得读,他们喜欢的是“穿越”和《诛仙》。我们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让学生理解《平凡的世界》中那种执着、倔强、朴实而又伟大的精神?他们还生活在《哈利波特》的魔幻世界中呢。
我们需要搭建一座通往学生阅读世界的桥梁,再把这座桥梁延伸到我们推荐的读物中,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立交桥”,让老师和学生都能在上面自由通行。或许,我们可以先读一读学生们的书,再找个机会探讨一下书中的主人公,然后把经典故事中类似的作品推荐给他们,也让他们比较一番。当然,我们推荐的书目恐怕得要从轻松、愉悦的作品开始,暂时抛开那“广阔的时代背景”和“深刻的思想意义”吧,等学生的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告诉他们也不迟。慢慢的,学生就能借助这些课外读物,与古圣先贤促膝晤谈,也可以在古今中外思想大师的引领下饱览人类世界的精神宝藏,领略深刻与睿智,品味崇高与激情,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与人格的提升。
另外,最好的积累应该是让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充满热情地生活。学生对语文学习毫无兴趣,写出来的作文枯燥乏味,就在于这些都不是他们生活中的兴奋点。告诉学生,不要总在自己的作文中写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也别写那些没感觉的官话套话,写写你喜欢的电影明星、NBA球星、F1赛车手。最近看了哪本电子书?主人公怎么样?谈谈你的看法。近期的社会热点新闻有哪些?你有什么看法?电视里的新广告有什么新创意?这些火热的生活才是学生感兴趣的、愿意谈的,如果把这些话题引入日常的学习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就会更加有滋有味了。生活的积累是最重要的,广阔的社会就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做个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人。
积累无处不在,不要把它孤立在课堂的学习中,其实是“功夫在课外”。积累是花朵绽放前的阳光雨露,积累是秋日收获中的辛勤耕耘,是千里之行开始时的关键一步,是大海波涛澎湃前的涓涓细流。积累对语文素养的提升有潜移默化和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第一道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