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去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了下眼睛,突然被主任医师告知已经是深度近视。说实话,我的内心是不敢相信的,或许,是我太抗拒这样的现实。
亲戚有意无意的嘲笑,自己心里若隐若现的自卑。
回忆起第一次被发现近视时,大概是在初一的英语课堂上。黑板上的英文字母看不清,逐渐从最后一排挪到第一排。回家后,跟母亲说起这件事,她也只是讽刺我看多了电视,我们大家都并不在意。现在仔细想想,真是有太多处理不当的地方,而自己当时竟都忽略了。
一失足成千古恨,我真得很想问问曾经的自己,为什么不保护自己的眼睛?
然而,一切发生过的事实,都无法再被修改。此刻写下这篇文章,是为了不让下一代人再重走我经历过的错误。
首先,纠正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各个眼镜店售卖的眼镜片区别不大,只不过是有没有的问题,这不意味着装潢华丽的店,它所收进的货就一定会高人一等,大家的货源基本是一样的。
第二,吃木耳的确有助于恢复控制视力。初中老师的女儿一开始被查出轻微的近视,老师很注重这件事情,每天为女儿进行饮食方面的管理,并且纠正坐姿,防止眼部疲劳,最后竟然也就远离了近视。
02
但是,我想这些都不是帮助近视者的有效良方,真正可怕的我们无所谓的心态。
无法控制自己,这比一切都令人恐慌。如果不时刻地提醒自己保护眼睛,再好的眼镜又怎么能帮得了自己?
我们这一代人,从某种角度来说,也许是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经历过按键手机到智能苹果的华丽转变,游戏从捏泥土进阶到iPad上的软件游戏,我们比前一辈的老人面临更多的诱惑。
也许,你要说,难道不能克制一下吗?当然可以,成年人比如现在的我一天不看手机轻而易取,但是,孩子不可能。
试想一下,当小孩子看到手机屏幕上绚丽的游戏时,怎么会不想用指尖随意拨两下呢?毕竟,他们对超市货架上实体的商品玩具都那么恋恋不舍。而一旦沉浸在游戏中后,就仿佛是迷路的羔羊,再也听不见母亲的呼唤。强制地夺取他们的手机,往往迎面而来的是一声刺耳的尖叫,或是一顿没头没尾的乱砸东西。
大人是孩子的一片天空,是孩子眼中的世界。这句话其实很有道理,今天,看到眼镜店里有一个度数很深的10岁小女孩时,我的心情复杂莫明。
我以后的孩子会是个近视吗?父母给了我一双清澈的眼睛,我却可能无法在血脉中传递给下一代。
03
18岁之前的孩子如果成为深度近视,其实家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不是一句"孩子不爱惜眼睛"就可以随便打发的。
我们的习惯影响着他们,我们的双标使他们困惑(比如大人自己玩手机时一片风平浪静,而对于孩子则是一番尖酸言辞)。
让孩子自己盲目的克制,没有目标,有时候就是一顿扯淡。
面对诱惑,很多时候不应该是大人把iPad放在一处,让小孩在一旁心里想得心猿意马。
你可以把它放进二手市场卖掉啊!只不过,我们觉得太麻烦,又或者,这个想法在我们的脑海中,如摇曳的烛火般微弱,最后被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扑灭。
之所以谈及这个,只是因为近来发现,原来当我放下手机的时候,侄女便也不在观看电视里的动画片。原来,我是她很多行为的模仿者,好习惯,坏习惯,而我一直都没有意识到。
现在,放下手机,如果有一个孩子,请和他谈谈。不管是为了预防近视,或只是为了交流一下想法。
很多人,终其一身,只是孩子的抚养者,而不是他们的交心人。正因为如此,竟莫名地让人有些心酸。
04
以前我们家里有些贫困,买一副较好的眼镜有些奢侈,更不必说与孩子之间的谆谆教导,第一次被检查出近视时,我的无知远远超过了解自己的眼睛。大多时候,生活是为了生存,面包是每天所有的追逐。
但是……
并不想让孩子,孩子说一句:"妈妈,我看不见。"
那或许是我最心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