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年间,济南府有一个张翁。张翁的家境很是殷实,他常常做善事,附近的乡民们都很爱戴他,称他为“张善人”。
话说有一年,张翁在街上闲逛。忽然就看见一家客店的几个伙计抬着一个年轻男人走出了客店,随后将那男人扔在了大街上。张翁见状后赶忙走了过去。只见那男人奄奄一息,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张翁开口便问:“你是哪里人?怎么被人扔到大街上了?”
那个男人微微睁开眼睛并没有说话。此时,店小二说道:“张翁,倒不是我们不留他。这个人已经在我们店里白吃白住一个多月了,眼下患重病在身已经是奄奄一息了,这要是病死在我们店里官府肯定会质问我们,我们可不想摊上事啊!”
张翁一听觉得也有道理,思忖片刻后说道:“这样吧!你们先给他找间房,我去请郎中看病,他的吃喝住行我来付钱,还有如果他出了什么意外我来承担!”店小二听张翁如此一说也不好再争辩就叫来掌柜的。掌柜的一听就答应了。
张翁随后找来郎中,开了很多的药。在店小二和郎中的悉心照顾下,那男人终于好了许多,还可以下床走路了。男人恳求店小二带他去拜见张翁,店小二心肠也很好,带着他去见了张翁。
张翁见他登门拜访,赶忙将他请进府中。闲聊中张翁得知这个男人叫阮三,家住关外。他来济南府做生意,不想船只遇上大风浪翻了,随身所带的物品全都掉入河中,自己还染上了重病,只得找了一家客店住下了。
后来身上的银子花光了,他再无银子支付住店费用这才被店小二们扔了出来,险些没了性命。张翁闻言后这才明白,就请阮三留在了府中养病。阮三对张翁是感激不尽,欲要下跪行大礼却被张翁一把扶了起来。
“张翁的救命之恩,在下日后必会报答!”阮三拱手说道。
“见死不救,岂有天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公子不必放在心上!”张翁回礼微笑着说道。此后,阮三留在张翁家静养,两个人虽然年龄差了许多,不过不久后他们便成为了好朋友。
半月后,阮三要起身回家。张翁将阮三送出城外,又给了他几十两银子做盘缠,阮三感激涕零,流着泪与张翁道别。
多年后,济南府遭遇了灾荒,庄稼颗粒无收。县令并无作为,张翁开始开仓放粮,这并没有解决乡民们的温饱问题。他随后去找县令,乡民们得知后也都陆续去了,结果张翁却受了牵连,县令将他发配到关外。
不久后,衙役们带着张翁去了关外。一路上他们跋山涉水,张翁岁数大险些在半路丢了性命。在即将抵达关外时,有一天晚上,衙役们没有找到客店,就想在一个大户人家门口蜷缩着休息一宿。
他们刚坐下不久,就被这家的看门人赶到了一边。衙役不服气与看门人争执起来,张翁上前阻止道:“我们来自济南府,老朽姓张,还请小哥通报主家一声收留我们一晚,多谢了!”那看门人闻言后就去禀告主人去了。
那少主人一身貂裘,穿着十分华贵,在他旁边站着的是他的父亲,官员一般的打扮。当看门人说有个济南府的张翁想要留宿一晚时,那少主人眼睛一亮,赶忙领着父亲走到了门外。
这一看,少主人赶忙屈膝下跪,这少主人不是别人,正是多年前张翁救下的阮三!
阮三将张翁扶进了正厅,将实情告知了父亲。父亲闻言后赶忙朝着张翁施了大礼,并感谢张翁的救命之恩。阮三命仆人做了一桌好菜特意招待了张翁。翌日,阮三的父亲写了亲笔信派人送到关外负责接收张翁的大将军,信中明确指出:一定要善待我儿救命之恩人—张翁!
此时,张家因为张翁的发配家道很快落寞了,家仆们相继离开,张家人接连沦为了乞丐。
张翁在关外服刑三年,随后被释放。他特意来到阮三家拜谢,阮三执意留他在家中养老,但张翁实在念及落魄的家人便婉拒了。阮三得知后拿出千两黄金又命人准备车马,将张翁护送回了济南府。
张翁凭着阮三给的千两黄金很快东山又起,逃难到外乡的张家人也陆续回到了家中。
而那个曾经发配张翁的糊涂县令,在一次外出游玩时被几个黑衣人所杀,乡民们得知后皆拍手称快!
结语: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张翁的好心相助为自己积了福泽,多年后自己遇难时此前的善心终于得到了回报,因果报应果然不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