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单车创始人套现15亿,这一次同龄人又把我抛弃了
1
最近网上一篇叫做《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文章中写到: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仅仅三年,她就把企业做成了当红的创业公司,并且从美团的这笔收购中,她可能从中套现 15 亿。
“而现在的 80 后,多数都在做什么?
要么在北上广的写字楼里,刚刚成为一个总监,小腹上长出赘肉,每月因为房贷不敢辞职。要么在三四线城市里,过着平淡,却一眼可以看到未来的日子。”
随后韩寒在微博中发言表示对文章的观点表示不屑,认为这样的文章不光光是在贩卖焦虑,而是在制造恐慌。
“没有赚到大钱就叫被同龄人抛弃了吗?很多人也都在努力干活认真生活,成功的定义绝不只是套现几亿十几亿。身价千亿的首富,面对一个园丁,一个美编,一个程序员,都不存在抛弃不抛弃的关系,时代里不同人就是有着不同的分工和命运,也各有不同的幸福。安于现状或不甘如此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内心意愿,他人不可强加”
“那篇文章里有一段写道:“要么在北上广的写字楼里,刚刚成为一个总监,小腹上长出赘肉,每月因为房贷不敢辞职。要么在三四线城市里,过着平淡,却一眼可以看到未来的日子。”我不明白这些有什么不对不好的,当了总监肚子上有赘肉怎么了?觉得爸爸肚没问题的就留着,嫌弃自己有赘肉就去健身;因为房贷不敢辞职难道不正确吗,没有自己更喜欢的工作或者更明确的方向,辞职了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来养你吗?三四线城市一眼能看到未来的日子不好在哪?有人就是不喜欢飘摇动荡起伏不定有问题吗?”
一时间,针尖对麦芒,两人的观点针锋相对,气氛变得剑拔弩张。
2
我们已经不知道多少次被同龄人所抛弃了,82年的胡玮炜赚了15亿;90后的李叫兽,已经是百度公司的副总裁;00后的17岁少女木汁,靠写公众号月入10万。我们见识了太多的天才少年的年少成名,看到了太多的天之骄子光速般成为了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而屏幕前的我们还挤着公交和地铁,做着朝九晚五的工作,拿着微薄的收入,蜷缩在城市里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过着平凡的生活。
我们也并非冥顽不灵,也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想财务自由,衣食无忧,不为现实世界的经济压力所困扰,家庭殷实富足,父母身体健康,儿女快乐成长。
然而与上述的成功人士相比,我们蜗牛般拱卒式的进步和前进看起来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想要拼命追赶,距离却越来越远,望其项背都成为一种奢望,就这样一次次的被同龄人所抛弃,被00后所超越。
我们的内心总是被很多不怀好意的自媒体人所挑逗,如果不是985,211毕业,人生就好像晦暗无光;如果不是年入百万,同龄人已经将你抛弃;如果人到中年还未像马云王建林那样指点江山,小目标“一个亿”般欲扬先抑的低调含蓄,那么我们似乎只能滚到一边痛哭流涕,根本不配拥有冠名成功的权利。
但是正如韩寒所说:没有赚到大钱就叫被同龄人抛弃了吗?很多人也都在努力干活认真生活,成功的定义绝不只是套现几亿十几亿。
用一句时髦的歌词“我们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
年入百万固然可喜可贺,但努力生活的我们也依然值得肯定。无论是在雨雪天气疏导交通的人民警察,还是救死扶伤照顾病人的白衣天使,在讲台上兢兢业业传道授业的辛勤园丁,还是抛家舍业为国守卫边疆的边防战士,大多数的他们没有所谓的年入百万,但是他们依然值得我们的尊重和敬仰。
也许你我只是公司里一个小小的职员,2000块的加薪都让我兴高采烈,手舞足蹈,但是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个人闯进来,扯着我的耳朵吼到:有人已经年薪百万,而你却还在抢两块钱的红包。
本来还沉浸在自己小小进步的快乐中,瞬间就好像被人劈头盖脸的浇了一盆冷水。这样的滋味搁谁谁会舒服?
3
作者的本意是为了催人奋进,但用年龄作为噱头标榜成功,实在是有些不妥。而且通过这样的类比来勾起大众内心的焦虑,美其名曰是为了提醒我们不要忽略焦虑的存在,从而可以痛定思痛,努力改变自己,实现人生逆袭。
不过这样的好意实属多虑,这个年头焦虑这个词已经成为中年人的标准配置,职场上面临上层领导和青年生力军的前后夹击,家庭上要承担上有老,下有小的巨大开支压力,婚姻上还得面临情感疲惫和七年止痒的重重考验。
我们生活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面对生活我们草木皆兵,努力维系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每天盘算着各种进步的可能,由内而发的焦虑逼迫着我们有所改变,不需要外部媒体好心好意的提醒。
真正积极进取的人没有心灵鸡汤依然会斗志昂扬的奋斗前行,而自甘堕落的人就算你耳提面命般反复教诲,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应该来源于自己的内心,而并非外部的危机渲染。
我们要搞清楚一个很让人心碎的真相,这个真相就是,如果有那么一些声音或者力量强迫你非要拥有什么才能算有资格跟他对话,这个资格绝对是在忽悠你。也许说这话的人未必知道自己在忽悠你,他只是想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你身上,或者他才刚刚拥有想对你炫耀,或者他未曾拥有希望你弥补他的遗憾。实际上,你上进、追求的动力永远只应该来自于自己内心的渴求和兴趣,而非主流意识。
而且焦虑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也不能改变现状。过多的焦虑除了给予我们夜深人静的辗转反侧和人到中年的头发秃顶,对于进步来说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4
有一则日本广告,叫做《人生不是一场马拉松》。
广告词这样写道:
今天也继续跑着,每个人都是跑者。
时钟无法暂停,时间往前不停流逝,
这是一场不能回头的马拉松大赛。
边跟对手竞争着,边在时间洪流这条直路上跑着。
比别人跑得快。哪怕只快一步。
相信前方有美好未来。
相信一定有终点。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但真的如此吗?
人生就是这么一回事吗?
不对,人生不是一场马拉松。
谁定的路线,谁定的终点?
在任何地方跑都可以,朝任何方向跑都可以。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路,
自己的路?真的有吗?我不知道。
我们还没看过的世界,大到无法想象。
没错,偏离正轨吧!
烦恼着、苦恼着,就这样一直跑到最后吧!
失败又怎样?绕点路又怎样?也不同跟其他人比。
路不止一条,终点不止一个。
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可能。
人生,各有精彩。
谁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谁说成功就一定要年入百万,千万?家庭幸福、身体健康、与邻为善、良好和睦的人际关系,都可以成为成功的定义。
当今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和多元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能够基于自身条件和喜好从事追求的方向。并非所有人的人生追求都是赚大钱,买跑车,住洋房,每个人获取幸福快乐的途径也各不相同。
有些人的幸福,是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光;
有些人的幸福,是窝在家里看电影听音乐打游戏;
有些人的幸福,是辗转于各种美食享受大块朵颐的酣畅淋漓;
有些人的幸福,是繁华闹市的声色犬马;
有些人的幸福,是小桥流水的静水流深。
正如韩寒在《我所理解的生活中》所说的,“生活不是攀爬高山,也不是深潜海沟,它只是在一张标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
4
这个世界上,功成名就的亿万富翁终究只是少数,而且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在那些成就背后,一定也要看到别人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和汗水。那些功成名就的富贾大佬,很多都有着异常辛酸的奋斗历程,即使是已经富甲一方,也必须时刻紧绷神经。
看一下亚洲首富王健林的日程表
新京报曾经采访他,问他一天是怎么过的?
王健林回答:我这一天天就是在工作中度过的。每天准时6点起床,7点10分到公司,基本上雷打不动,前后时间差不超过5分钟。晚上下班回去就八点多了,如果我们自己有会议或者有宴请,就九点多、十点多。11点准时休息。
百度的李彦宏更是每天五点多就醒了,他曾表示,“很着急,现在的机会太多了,一定要决定哪些机会要放弃,做自己真正擅长的。”
小米的雷军也素有“劳模”的称号,小米公司高级副总裁祁燕透露,雷军还是每天都晚上一两点才下班,中午饭是三四点,10分钟吃完午餐,晚饭是十一二点。
看到没,你做得到对自己严格苛刻到如此地步吗?
如果你天赋异禀,而且雄心万丈,那么就勇敢的去创业,如果你做不到,那就好好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升自己。
当然,告诉你没必要苛刻的要求自己去创业成功,但这绝不能成为你好吃懒做自甘堕落的理由。你可以有非同寻常的追求,但至少要想法设法养活自己,而不是依靠父母,做啃老一族;你可以做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但请不要一直躺在过往的功劳簿上看云卷云舒。如果家境不是很好,就不要过于好高骛远,先努力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如果家境相对富足,也不要过好吃懒做,以防未来坐吃山空。
这个世界并不需要人人都是亿万富翁,但每个人都需要认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