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湿胖有三个指标:
第一个是体重超标;第二个是舌头有齿痕;第三个则是自己都能感到肉很松垮、不紧致,特别是上臂下的肉,挥手时它们会随着动作摆动,号称“拜拜肉”,肚子上的肉也很松垮,跑步的时候能觉出颤抖,躺下之后,肚子上的肉向两边耷拉。之所以会如此,根源就是脾虚了,肌肉无力。
以上是身体形态上的,身体机能上的更典型,就一个字:累。这种人比其他人更容易疲劳,原因很简单,肌肉无力,不能持重,所以站一会儿就想靠着,能躺着不坐着,他们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脾虚。
我们体重的30%~40%是肌肉,肌肉除了支撑负重,还有一个关键作用,肌肉里含有一个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器,这就是线粒体。线粒体相当于能量的“燃烧场”,肌肉体量大,又经常动用肌肉的人,吃饭时血液中增加的糖及身体中的脂肪,都会在这里被很快烧掉。如果肌肉体量小,而且因为肌肉无力而懒得运动,血糖就可能升高,脂肪没处消耗就会囤积。
我们常说一个身材好的人“穿衣显瘦,脱衣有肉”,这种人真的去量体重的话,可能比看起来比他胖的人还要重!因为他的“瘦体重”高,“瘦体重”就是去掉脂肪之后的体重,去掉脂肪之后就是骨骼和肌肉,成年人骨骼的重量是不变的,所以“瘦体重”越高,意味着肌肉量越大。而同等重量的肌肉,只有同等重量脂肪所占体积的三分之一,脂肪多的人看上去很臃肿,肌肉多的人看上去就很紧致,而且有线条。
中医健脾袪湿的良方
既然肌肉是上述所有问题的根源,自然就要增肌了,这也是西医营养学现在的重点,因为随着增龄和生活的安逸,体力劳动减少,肌肉也在减少。
在中医,早就有针对之法,这就是健脾药,这时会用到黄芪,因为脾主肌肉,肌肉有力,消化功能自然会变好。同时会用到炒白术,无论是去湿胖,还是改善大便不成形,我常推荐的成药是“参苓白术丸”,其中的白术是用土炒的,这是中医炮制白术的一种方式。
河南有一种小吃叫“土炒馍”,先把面粉发酵后,再加入鸡蛋、芝麻、花椒叶等,揉成面团,切成像花生大小的面块,放入锅内,用观音土烘炒而成。传说当年愚公挖山时,率子孙荷担,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因路途遥远,愚公的妻子怕他水土不服,做好“土炒馍”让愚公作为干粮携带。
之所以用土炒,《易经》曰:“人为坤土。”根据同气相求的道理,人体须以土益性。《本草纲目》载:“壁土拌炒,借土气助脾。”土可用于脾虚泄泻。《本草蒙筌》载:“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土不用于补脾止泻。
土在大自然是万物之母,在中医里,脾是“后天之本”,是其他脏腑的依托。所以,中医的脾与土相对应,用土炒过的药物或者食物,健脾的效果更好。这一点也得到了现在研究的证实:土含铁、锌、钙、钾等多种元素,对于改善人体机能、调节肠胃有一定作用。而土早就是一种中药,这就是“灶心土”,是经过多年柴草熏烧而结成的灶心的土,这种土能温中止血、止呕、止泻,脾气虚寒导致的失血、呕吐、泄泻。
同理,土炒过的白术,增加了健脾的作用,更能帮助身体运水,所以更有燥湿的力量。舌头有齿痕,看上去就含水量大,甚至有水滑感,非白术不能奏效。现在的土炒白术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麸炒白术,麦子长在土中,用麦麸也是借了土的健脾之气。
舌头有齿痕是脾气虚的标志,但并不意味着只要有齿痕就一定要吃药治疗,很多人长期有齿痕,要是能合理饮食,也不一定会出问题。平时想健脾,可以吃点“土炒馍”,也可以把馒头或者面包烤到焦黄再吃,虽然没有土炒那么强的健脾效果,但烤过的粮食健脾力量仍提高了,焦香气味之所以能让人食欲大开,其实就是身体在本能地选择最节能、最健脾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