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复杂的存在,没有只有一面的人,如果有,也只能是襁褓中的婴儿或者非幼儿的智商障碍者。即使是我们所谓的单纯的人都不代表其只有一面。
不过我今天不想讨论人性,人性太复杂。我只谈谈在对人这个方面,我们的一个共性——往往只关注到自己对别人的付出,而忽视了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会在别人表现出了令自己不满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不爽,接着是觉得对方完全不会为自己考虑,然后觉得心寒、失落甚者绝望。我们会抱怨会苦恼,为何会有这些心情,因为觉得自己付出的和得到的反馈是不对等的,觉得自己的付出不值得,感觉像把自己的感情和付出都抛向了无边际的黑洞里。
其实两个人能成为朋友,必然因为两个人付出的天平绝大多数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否则绝不可能长期相处。之所以有时候会觉得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反馈,是因为我们都只看到了自己付出的一面,忽视了自己可能跟对方带给自己困扰一样的带给过对方苦恼。处在自我道德感崇高的道德评价体系下的我们,永远在不停地要求自己要尽可能符合评价体系,在标榜美德的旗帜下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这其中必然包括对待朋友。但是我们容易只看到自己付出的,而忽视了自己带给对方的困扰。
我一个室友,人很好,跟我的关系也不错,很懂得为人着想,但是她却没有注意到自己平时一些让别人难以忍受的习惯——在寝室从来不戴耳机,音乐影视语音视频一律开外放;不管多晚或者多早来了电话一律接听,而且一接就要说十几分钟左右才停止,让别人无法入睡或者吵醒正在熟睡的室友。太多这样类似的小习惯,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她平时又挺会为别人着想,并且觉得自己对室友都很好。这是她的自我认知。但她确实在其他方面很好,很热心,很会照顾人,也很大方开朗,优点也很明显。
其实我们大多都是这样的人,不是不善良,也不是绿茶,而是真的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在别人提出来的时候很难接受更难改变。我们很容易就只活在自我认可度极高的自我价值评价下,并不自知自己在忍受对方缺点的同时,其实别人也在以同样的心情忍让我们。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包容。包容其实应该分为两种性质不同的表现,一是主动包容,也可以称为乐意包容;二是被动包容,也可以称作义务包容。前者是出于情感上的乐意而发出的包容行为,后者则是出于人们对于现状而做出的妥协行为,或不想跟对方闹翻或出于维持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和谐而妥协。总之,两种行为性质其实大相径庭,差之千里。对方的行为在我们能承受范围内的包容就是主动包容,而超出承受范围外的就是被动包容,后者典型的就是休息总是被打扰,休息是每个人人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总是被打扰,我想没有人会觉得是乐意包容的,尤其是对方并没有干什么正事的时候,感觉自己很想要把对方踢出去,让其说完了再进屋。
感觉,人性真的很复杂。好的一面让人觉得特别留恋,而差的一面却让人几乎不想面对,但每个人都是这样优劣面的结合体,我们喜欢一个人就不得不接受其的缺点,但是有些缺点又让人无法忍受,于是才有了那么多所谓的烦闷和抉择。
结束。